只要是武俠的故事,總是不免提到「少林」這個門派,而且多數情況下少林派在江湖中都是處於武林至尊的地位,江湖中若是有大事發生必然會有少林派站出來主持公道,甚至直接是讓天下群雄匯集在少室山共同商議,足見少林派在武俠小說作者心中的地位都是極高的,無可厚非,畢竟少林派本就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門派,的確出現過不少傳奇的大師,所以武俠小說界才會公認「天下武功出少林」的說法,雖然金庸筆下的作品中並未明確提到這一說法,但他筆下的少林派的確也配得上這個名號,那麼金庸筆下少林派的武功又是出自何處呢?

似乎提到少林派就不得不提到達摩祖師這個人物,作為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少林祖師爺,他在金庸筆下的故事中也是處於旁人難以撼動的地位,似乎在「天下武功出少林」後面還得加一句「少林武功出達摩」才算完整,其實不然,金庸筆下的少林武功並不是出自達摩祖師之手,甚至金庸還通過改書明確過這一點。
在連載版的《射鵰英雄傳》的第四十五回中有一段描述:「周伯通道:『是啊!兄弟,你年紀雖小,武林中的掌故倒知道得不少。那九陰真經是武學中第一奇書,相傳是達摩祖師東來,與中土武士較技,互有勝負,面壁九年,這才參透了武學的精奧,寫下這部書來。那一來不知怎樣,此書忽在世間出現,天下武學之士,無一不欲得之而甘心,紛爭不已,據我師兄說,為了爭奪這部經文而喪生的成名豪傑,前前後後已逾百人。凡是到了手的,都想依著經中所載習練武功,但練不到一年半載,總是被人發覺,追蹤而來劫奪。循環往復,殺人無算,得書者千方百計地躲避,但搜尋者耳目眾多,總是放不過他。那陰謀詭策,妙取豪奪的花招,也不知為這部經文使了多少。」

其中提到的「這部經書」就是《九陰真經》了,事實上在連載版的《倚天屠龍記》中甚至還提到了九陰九陽兩部經書皆由達摩所創,只不過這些設定都在後續的修訂版本中被刪改,《九陰真經》改為北宋大內文官黃裳所創,而《九陽真經》則變成了與王重陽鬥酒的一位僧人所創,與達摩祖師再無瓜葛。

不過這九陰九陽兩本經書似乎本就不該與達摩有關,即便刪去它們,達摩也還是與少林武功有關才對,比如那少林七十二絕技,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少林高僧,若是達摩祖師連一點兒武功都沒傳下來,那麼《天龍八部》中的掃地僧如何力壓群雄?那《倚天屠龍記》中的少林三渡又如何能夠讓身懷乾坤大挪移和九陽神功的張無忌也奈何不得呢?其實這一切還真與達摩祖師沒啥關係,因為金庸在《笑傲江湖》一書中解釋過少林武功的由來。
原著道:「方證說道:『達摩老祖見他這等誠心,這才將他收為弟子,改名慧可,終得承受達摩老祖衣缽,傳禪宗法統。二祖跟著達摩老祖所學的,乃是佛法大道,依《楞伽經》而明心見性。我宗武功之名雖流傳天下,實則那是末學,殊不足道。達摩老祖當年只傳授弟子們一些強身健體的法門而已。身健則心靈,心靈則易悟。但後世門下弟子往往迷於武學,以致捨本逐末,不體老祖當年傳授武功的宗旨,可嘆,可嘆。』說著連連搖頭。」

從這段話能看出達摩祖師是一位得道高人,在他看來,要傳授給弟子的並不是高深的武功,而是佛法,他傳給弟子的武功不過也只是一些強身健體的基本法門而已,至於後續少林派的種種武功都是那些痴迷武學的僧人一代又一代傳下來的。
說到這裡,少林派的整體形象也不免大打折扣,原本以為整個少林皆是得道高僧,其實不然,少林派的壯大還得歸功於那些痴迷武學的僧人,若不是他們,少林僧人只怕根本就沒有書中展現出的那等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