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我們生活的原點,無論大小,我們總是要回到這樣一個溫暖舒適的地方。因此,家裡的裝修也更多要符合我們的喜好和心境,豪華和潮流,都不如令人愉悅平和。
這期我們分享一對90後夫妻的家,他們說想要的家,是能坐住、有溫度。
戶型圖
房子面積是90平,兩室一廳一廚一衛,還有一個很大的生活陽臺。
兩人都是都市小白領,男主人性格大方隨意,卻在處理關於女主人的事情時,一絲不苟。女主人愛美食、愛享樂,愛男主。
玄關
進門玄關左手邊是廚房,設計師把原來的24牆改為12牆,增大了10來釐米的玄關寬度,進門不再感到細窄壓抑。
鞋櫃在進門右手邊,位置也向客餐廳延伸了一些,這樣換鞋凳、鏡子、鞋櫃都放下了。
屋主鞋子較多,所以做鞋櫃的時候做了大體量的立櫃,為了視覺不顯得沉悶還做了半開放的收納格,還可以隨手收納一些,拿進門的東西和喜歡的擺件。
馬失前蹄的是,櫃內隔板沒有打排孔,對不同高低的鞋子,無法靈活調節。
只好藉助鞋託,單只上下收納,把原本浪費的隔板上部分空間利用起來,櫃內收納量也瞬間翻倍。
餐廳
餐廳是家裡最溫馨的中心地,靠近廚房,取菜方便,在一側擺放了餐邊櫃,專門存放喜歡的餐盤、小家電之類的。
為了營造好的吃飯氛圍,設計師在餐桌上安裝極具設計感的吊燈。
對於忙碌一天的小夫妻,在燈光下吃一頓滿滿儀式感的晚飯,也是生活裡的小確幸。
廚房
半開放式廚房,水槽是對著餐廳的,廚房總體面積雖然不大,但配置很齊全。
U型布局,最大化利用空間,高低臺,根據男主人的身高定的尺寸,喜歡做飯的男主正好可以一展身手。開放式的設計,也是為了和不在廚房的女主也有甜蜜的互動。
水槽對面原本冰箱的位置,被移出廚房,改做成高櫃,滿足男主人對洗碗機和烤箱的需求。
屋主搬入新家後,廚房也確實成為夫妻倆最幸福的地方,美食和愛人都是日常最好的陪伴。
不過,對於半開放式的廚房,臺面空無一物很重要,於是只好利用各種方法將東西收進柜子。
比如將家裡不常用的鍋、烤盤、砧板之類的,全都放在帶滑輪的收納筐裡,立起來收納,增加櫃內收納量,同時因為有滑輪,拿取也方便很多。
平時的調味品,也用統一的密封罐分類裝好,貼上標籤,做飯的時候方便辨別。
視覺上很整齊,也可以用來存放五穀雜糧類的,對於開放式廚房來說再合適不過。
客廳&多功能陽臺
客廳布局簡單,整面大白牆,不加任何粉飾,簡潔、真實,便是如此吧!
原本的陽臺門被拆除,整體做了抬高處理,形成地臺,滿足男主人隨處躺的願望。
來客人的時候,這裡又成為會客、喝茶、聊天的空間。
周末休息的時光,夫妻兩人的美好青春,在此度過,一塊喝茶、玩手遊,增加平淡生活裡的趣味。
陽臺一側是雙人工作檯,可以在這裡加班或者寫東西,也滿足了一塊工作的場景。
衛生間
原本衛生間比較小,不過為了塞進一個大浴缸,把衛生間的牆面向次臥擴大了一點,牆面用了淺色,視覺上會顯得敞亮。
在浴缸對面的洗手臺,設計成雙臺盆,早起上班,兩個人可以一起洗漱,不會擁擠。
主臥
主臥依舊是抬高了地面,做成榻榻米,整潔清爽地放了一張床和一個懶人沙發,依舊是為了滿足男主人喜歡隨處可躺的感覺,也增加了很多的儲物空間。
床旁邊的飄窗連起梳妝角,底下是開放式的收納格,飄窗上可以看書曬太陽。
床另一邊的衣櫃,退後的設計,嵌入榻榻米,可以讓過道沒那麼擁擠。
衣櫃內部是少隔板布局,利用抽屜式收納箱更靈活方便。
抽屜式收納箱不僅可以很好地給衣服分類收納,還可以根據衣櫃掛衣區的情況,進行合理布局,充分利用掛衣區底部空間給衣櫃擴容。
換季的時候,隨時可以把抽屜式收納箱上下做位置調整,讓衣櫃能長久保持整潔,非常適合懶人。
衣櫃內的掛衣架是很小卻不能忽視的細節,用的是加寬的防滑的日式衣架。
可以用於晾曬,也可以用於櫃內收納,晾衣服肩膀不會鼓包,衣架承重也非常好,掛冬季大衣也不變形。
兒童房
兒童房的設計非常簡單,大排的衣櫃+榻榻米,簡潔實用全搞定,也增加了小戶型的利用率。
整體來說,不管是屋主還是設計師,都是從實用和簡潔出發,努力把房子打造成自己喜歡的、有歸屬感的樣子,相比華麗繁瑣的裝飾,這才是每個人最初對家的期望和需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