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除了觀察地球上發生的各種奇觀異象之外,對頭頂上發生的天文奇觀通常感到好奇。在過去的時候,由於人類的知識還比較匱乏,無法得知一些天文現象的正確原理,通常喜歡用神話解釋。比如說天空的存在是因為上面有神仙在居住,月亮的存在是嫦娥生活的廣寒宮。於是,當人類在地球上觀察到第一次日食的時候,就認為是天上的神仙狗將太陽吃掉了。
在許多的農村地區,人們通常用「天狗吃太陽」來表示日食的發生。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些天文現象都被人類用高科技的設備進行觀察,得出了科學的解釋。因為月亮是地球的衛星,圍繞著地球旋轉。而地球又是太陽的行星,圍繞著太陽轉動。所以這也導致了,在某個時刻,三者在各自的運行軌道中連成一條直線。當月亮位於地球與太陽之間的時候,月亮就會擋著地球接收來自太陽的光線。
站在地球上的我們就會看到,當三者剛開始接近的時候,月亮開始慢慢遮擋太陽的光線。由於月球是一個球體,所以我們會看到太陽就像是被咬了一口一樣。直到三者完全重合,太陽就會被完全遮擋住。這一過程就是日食。由於這樣的天文奇觀需要三個天體運行到同一直線上,所以並不常見。天文學家們根據觀察天體的運行狀態,預測今年共有兩次日食的機會。一次是在6月21日,另外一次是在12月15日。
雖然相比於月亮與地球之間的距離,月亮與太陽之間的距離非常地遠,但是月球還是無法將太陽完全擋住。所以我們看到的,就是一個黑色的球體周圍環繞著一個金色的圓環,所以通常日食發生的現象都是日環食。但是根絕天文學家介紹,6月21日發生的日食,太陽被覆蓋的部分高達92%,幾乎相當於日全食的發生。
在日全食發生的時候,有一種特殊的天文現象,叫做「貝利珠」現象。我們都知道,月球表面是沒有大氣層的保護。所以在過去幾十億年的時間裡,許多飛馳而過的隕石在月球的表面砸下了許多深坑。而且在月球上,也有許多山脈的存在。結合二者的情況,月球的表面並不平整。當日全食發生的時候,由於這些錯落有致的起伏,有一些太陽光從這些縫隙中透過。
我們站在地球上觀察,就好像月球戴上了一顆寶珠一樣。因為這種現象是由英國天文學家貝利發現的,所以被稱為是「貝利珠」。月球的縫隙非常小,所有「貝利珠」存在的時間極短,只有一兩秒左右。
由於日食的奇特性,天文學家表示只有在觀測中心的人才能看到日全食的現象。根據天文學家的預測,今年6月21日的日全食,只有在我國的四川,貴州,湖南,江西等周圍的地區可以看到,其他地區只能看到日偏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