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說了黃貨和黑貨的幾個主要區別外,有人問到,黃貨為什麼會比黑貨貴,黃貨與黑貨在藥用價值和養殖方面是否還有明顯的區別呢?作為養殖品種哪種更好呢?
黃貨和黑貨都屬於東亞鉗蠍,都是藥材,藥典規定:全蠍為鉗蠍科動物東亞鉗蠍的乾燥全體。也就是說,只有東亞鉗蠍才能用做藥材,而且目前國內養殖的蠍子都是東亞鉗蠍。從目前的市場價格來看,肯定是黑貨貴,那麼黑貨貴,就一定是藥用價值更大嗎?比如蒙山全蠍,從相關資料查詢,特別是藥書上也都說蒙山全蠍藥性好(像百科上,蒙山全蠍定義為地理標誌性產物,也說蒙山全蠍藥性更好),其實我覺得,從科學的角度說也不一定,因為目前還沒有相關的科學定論說黑貨就比黃貨毒性大,我個人認為:黑貨只所以價格貴,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1、黑貨相對來說更稀有,像純黑貨只有沂蒙山區才有,可能是物依稀為貴吧。2、從古人的觀點來看,越黑越補,所以醫書上都是說蒙山全蠍藥性好,也就造成了藥材市場上黑貨的價格高(據我所知,實際的毒性、藥性是否更好,還沒有相關部門的科學的定論)。3、黑貨的皮厚(外層硬殼更厚),在做成幹蠍後,更出稱(比如黃貨皮薄,一斤鮮活做成幹蠍後能出半斤,而黑貨可以出到六兩),所以價格要貴一些。當然了這是我個人的分析,有對這方面的了解的可以多做交流。
關於黃貨和黑貨在養殖方面有什麼不同,目前有些人說黑貨的產子量大(說因為黑貨個體大,產子量就大,說實話蒙山全蠍不是個體最大的,河北黃貨個頭最大)、還有的說黃貨長的快、更有人說黑貨的皮厚,所以抗病能力更強。其實這些說法都是不對的,從我養殖蠍子的經驗上來看,我這些年各種蠍子都同時養過,根本沒有那種蠍子產子的更多、長的更快,主要還是在於管理,同樣管理下,產子沒有明顯區別(小黃蠍除外,小黃蠍確實產子量低,但目前真正養殖蠍子是沒有人養小黃蠍的);管理不好,黑貨也一樣會得病(我養殖的就是蒙山全蠍,純黑貨);無論黃貨、黑貨在相同溫度和飼養環境下,生長期也沒有明顯區別。
最後特意提醒一下,蠍子養殖不存在什麼特殊品種、優質品種。有些公司稱自己的蠍子是金蠍一號、郟蠍一號、中華藥蠍、這都是為了吸引顧客自己起名字,其實都是東亞鉗蠍,目前根本不存在什麼特殊品種。還有我們山東一家號稱自己的蠍子是自己培育,有證書的,其實就是收的野生蠍子當做種蠍賣的。還有安徽亳州一家更是收了野生的小黃蠍當做種蠍賣,是騙人,因為小黃蠍按斤收的價格便宜,而且個頭還小,當種蠍按只賣賺錢多,上面說過,真正養蠍子是沒有人養小黃蠍的,小黃蠍價格低、產子率低,和其他蠍子還是一樣的生長周期,所以沒有人養殖這種。
以上是我對蠍子養殖的一些個人經驗和觀點,歡迎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