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為全球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國家,在1969年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羅號降落月球表面。而中國在2004年正式提出「嫦娥探月」工程,從最初的嫦娥一號到如今的嫦娥五號,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完成「繞」、「落」、「巡」三個步驟。隨著嫦娥五號降落月球,並且順利帶回月球土壤,此次發射任務以圓滿落幕結束。然而此前外界看到中國旗幟出現在月球上之後,便對美國登月產生質疑,畢竟當初的星條旗可是「迎風飄揚」,而中國旗幟卻是紋絲不動。
對此有專家解釋之後,暫時解除了對美國的質疑。然而隨著嫦娥五號降落月球的照片曝光之後,明顯能看到著陸足墊的陷入深度要優於美國的阿波羅號。為此再度對美國登月發出質疑,事實上嫦娥五號之所以比阿波羅號陷入較深,首先是因為嫦娥五號在距離月球3米左右的高度關閉發動機,而阿波羅號是在著陸之後才關閉發動機。因此造成兩者下降速度不同,為此著陸足墊的陷入深度也出現不同。
其次阿波羅登月艙重量在15噸,而嫦娥五號著陸器的重量大約在3噸左右,為此兩者配備的發動機推力也不同。最後便是雙方懸停高度不一致,再加上關閉發動機的時間不同,必定會造成著陸足墊陷入深度也不同。此外嫦娥五號搭載雷射測速敏感器,是全球範圍內首次採用該技術的航天飛行器,可以通過掃描選擇合理的著陸區。而阿波羅則是通過人工操作進行著陸,為此著陸地點的區域也會有所不同。
此外我國還為嫦娥五號配備高效吸能合金拉杆,不僅能夠伸縮同時也能減少衝擊力,再加上採用自動避障技術。這一技術放眼全球,同樣是第一次使用,因此意味著中國再度突破技術壁壘,甚至可以說是跨越了技術鴻溝。對於此後的探月工程,乃至火星探索工程,均有著巨大的幫助。
當然並不能否認美國的成就,可以說阿波羅登月確實存在,即便美國沒有將真正的月球土壤分享給各個國家,但是阿波羅登月的的確確屬於事實。只能說因為時代的不同,科技也有所不同,而嫦娥五號在各項技術上均優於阿波羅號。為此才會讓外界對美國登月再度產生質疑,對此美國也沒有任何解釋,完全驗證了那句「事實勝於雄辯」。
編輯: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