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等於啥?機械硬碟搭配SSD方案演示

2021-01-10 中關村在線

    本來希望能夠擬劃一篇關於開學前的硬體選購指南,近期的硬碟大跳水讓很多用戶正在將裝機計劃提前,而我們一直再說的機械硬碟搭配固態硬碟的方案究竟能夠起到什麼明確的效果,對於很多沒有使用過固態硬碟的朋友來講,依然是個空白點,我們今天的文章也將主要針對機械硬碟搭配固態硬碟所需要注意的問題來進行一次系統的描述。

    當固態硬碟剛剛進入國內市場的時候,售價過高導致用戶無法購置大容量的產品直接使用,所有所謂的1+1方案就是讓SSD做為系統盤,老式機械硬碟做為從盤存儲數據使用,利用到了SSD的速度同時兼容了HDD的大容量。另外一個優點就是可以在不更換掉老硬碟的前提下使用SSD,在兩年前500元一塊的32GB固態硬碟成為了首批「吃螃蟹」用戶的主流選擇。直到今天話題再次升級,硬碟雙線掉價的同時,人們對於容量及性能的雙向需求更強烈,那麼傳統的1+1方案變得更為顯示,一款128GB的固態硬碟配合2TB機械硬碟或許將是現在甚至今年最具性價比的搭配方案。



1+1等於啥?機械硬碟搭配SSD方案演示

128GB配2TB,不開玩笑

    估計上面那句話有讀者朋友看到並不贊成,128GB/SSD配合2TB/HDD的方案是在結合近半年價格走勢的前提下,筆者選出最適合目前中端電腦存儲產品的搭配組合。首先目前SSD 64GB版本的售價128GB百元之差,機械硬碟也有同樣的情況。也就是說在小容量方案搭配的前提下,我們只需要額外花費200元的價格就可以獲得原有基礎上一倍的使用空間,這難道不划算麼?

    除此之外,64GB固態硬碟目前已經無法適應消費者對於從性能到容量高度的需求,SSD在提升容量空間的同時也在加大寫入速度的提升,那麼你額外花費的100多元預算換回的價值不僅僅是一倍容量,真實可見的寫入速度佔更多的優勢。

    在下面的內容中我們繼續分析選購利弊的同時,會使用固態硬碟搭配機械硬碟進行演示,並從中概括此方案的注意事項,另外已經使用了這樣搭配的朋友不妨也從中了解一下自己是否已經掌握了安裝技巧,查缺補漏吧。

    筆記本電腦用戶能否使用此方案?答案是能,但需要針對不同的機型,很多筆記本電腦通過置換光碟機位來實現固態硬碟的擴充,在不改變原有本盤的同時實現1+1方案。也就是說,如果你的電腦光碟機位配置SATA接口,那麼就是可行的,不搭配甚至根本沒有光碟機位的用戶此方案則無法實現。

注意你自己的硬碟位設計

    當然筆記本電腦後面的設計也各不相同,筆者用一款Tinkpad為大家做一個簡單的演示:


光碟機位和2.5吋本盤位置

    上圖中的筆記本光碟機位和2.5寸在同一側,這無所謂,只要保證你的光碟機位有SATA接口就可以,2.5吋硬碟位不用做任何改變。


加厚的2.5吋本盤託

    如果你不想置換掉你的光碟機,那麼將固態硬碟直接放入2.5吋硬碟位即可。但這裡一定要提醒讀者的是,目前多數固態硬碟為7毫米設計,而2.5吋筆記本硬碟的厚度為9毫米,如果你的光碟機位沒有配備加厚層來保證固態硬碟的正常使用的話,需要額外配置2毫米的擴展卡。

 
拔出光碟機後查看SATA接口(點擊放大)

    取出你的光碟機,注意看看接口,確定其是否為SATA。

    最後就是關於光碟機位的置換,我們同樣需要一塊2.5吋的轉接工具來完成。如下圖看到的光碟機架就是來讓固態硬碟替換光碟機的轉接器,其售價不高,在淘寶中50元左右就可以買一款,安裝方法簡單,將SSD放到裡面推回光碟機位置即可。


在淘寶搜索筆記本 光碟機架即可找到

    小結:和臺式機相比,筆記本的搭配方案稍顯複雜,同時筆記本平臺目前多數產品仍然是SATA2接口,所以無法享受到SATA3的性能,那麼建議該平臺用戶儘量選擇一些低價格大容量的產品,

    關於搭配的接口問題其實非常簡單,但筆者發現在網絡有一種說法是關於啟動問題的解釋,有網友表示固態硬碟做為系統盤的啟動條件是在開機時選擇主板項。這樣的解釋僅限於筆記本平臺上,臺式機本身主板SATA接口已經提供了優先選擇,我們只要將相對應的接口插好即可。

機械硬碟插入SATA2接口的問題

    我們之前在一篇文章中已經提到過關於目前SATA3.0接口的機械硬碟插到2.0接口上會不會有掉速的現象,但其實不用太可以考慮這個方面,如果機箱內的走線空間不足或為了美觀需要將機械硬碟插到SATA2.0接口上也是可以的。本身SATA2接口的理論速度可以達到3Gbs/s,也就是300MB/s的速率,目前的機械硬碟最高的讀寫速率均達不到該接口標準,所以這個答案也能夠解開很多用戶的困惑。


1+1方案並沒有想像中的複雜

    為了臺式機電腦的走線方便,在選擇安放固態硬碟位置時也可以考慮到其他的安裝方法,具體的建議我們將在下文中提到,綁好電源線我們就應該注意在另外一側的SATA接口選擇了。


硬碟在機箱內的走線也非常重要


認準主板上的SATA接口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在SATA接口的下方,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主板上有0/1/2/3/4/5的標識,因主板的不同數據的位置也不同,我們以此為借鑑。如果你希望使用硬碟A中的系統,那麼將硬碟A的數據線連接到第一個SATA插口內,也就是SATA0,從盤放到SATA2-5中即可,多硬碟連結也是按照此方式依此類推。

    在硬碟安裝完畢後,我們點亮計算機,首先安裝系統,如果發現你的電腦並沒有自動識別USB啟動項或無法識別硬碟,那麼我們需要在BIOS中更改相關的設置。


Z77啟動主板信息畫面

    由於主板的BIOS設置畫面不同,筆者選用最新的Z77主板為事例。圖中可以看到在SATA Mode Selection一欄中默認的磁碟啟動為「AHCI」模式,如果當你的新硬碟安裝到計算機後無法識別時,我們可以更換為「IDE」模式來使得計算機從新識別硬碟埠。

    有一類問題就是針對硬碟啟動項究竟如何選擇,AHCI與IDE間差別究竟在哪裡?與後者IDE相比,AHCI是在Intel的引導下的新型接口標準,它的本質是一種PCI類的設備,它可以提高計算機硬碟的尋道與查詢時間,讓多任務下的磁碟能夠高效的使用。如果磁碟內沒有系統,可能會導致計算機無法識別硬碟接口,我們必須手動來更改BIOS設置讓其重新回到IDE接口下。


BIOS界面

    通過對IDE/AHCI接口的修改,硬碟可以再次被系統識別,如果你的計算機無法通過USB接口啟動,你仍需要更改啟動項,在BIOS中設置即可,也可通過主板的不同,在開機主板畫面提示是按「F12」進入啟動項修改畫面。


開始進入Win7安裝畫面

    上述操作全部完成以後,計算機會自動識別優盤內的系統安裝鏡像,進入Win7的安裝畫面。我們接下來會講解關於新硬碟分區的問題,且會通過秒表來計算優盤裝系統需要花費多長的時間。

    關於配套方案上,很多用戶都反映到1+1對於開機速度的影響很大,有人說由於盤符數量的增多,磁碟自檢所要花費的時間更長,同時考慮到機械硬碟節能功能的影響,會要比單獨使用固態硬碟開機時間延遲30%左右,為了驗證這一情況,筆者也準備了測試來考察情況是否有那麼嚴重。

1+1是否影響開始速度

 
使用1+1方案後,啟動性能並沒有降低

    在上圖測試中我們看到兩者間別沒有太大的差別,使用機械硬碟作為從盤後,開機速度也沒有發生變化。我們在這裡要提及一下關於Autochk.exe這個程序,其是微軟作業系統的一部分。它會備份和還原系統設定到初始狀態。有網友反映其在加大開機速度的延遲,所以筆者收集資料來解決存在此問題的朋友們:

    在註冊表裡禁止開機自檢硬碟:運行Regedit,進入註冊表然後找到下面的鍵值: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
再找到右邊這個值:BootExecute,把BootExecute裡面的autocheck autochk * 改成autocheck autochk /k:E *。

不要再把遊戲放進倉庫盤了

    很多網友在使用SSD搭配機械硬碟後,依然將遊戲或大型程序放入到從盤中,那這完全失去了固態硬碟存在的意義,所以筆者也在此提醒讀者朋友儘量選擇在合理預算內的大容量SSD,並將程序放入系統盤或者用SSD分區出的盤符中。下圖的遊戲載入對比將驗證在統一方案中,放入SSD和放入機械硬碟的差別:

 

    魔獸世界為21.5GB的客戶端,載入時間也是目前遊戲中少有的長時間讀取,我們在很多評測文章中都看到即便使用固態硬碟,其載入速度也要在30秒左右,上圖中最後的成為HDD為:43.7秒,SSD為:27.3秒,10多秒的差距十分明顯。

我沒有硬碟位

    其實現在很多固態硬碟在包裝內並沒有配備硬碟支架,如果讀者朋友不願意購買的話,可以使用下圖中的綁繩將其固定在機箱內的3.5吋架子上。其實筆者自己的固態硬碟就是直接放在了3.5吋支架上,在挪動機箱時多注意下一就可以了。

 
當然綁幾根就隨意了

總結

    我們全文在多方面描述和講解了1+1 SSD搭配機械硬碟的實操體驗,我們不在一次次的將產品性能進行反覆測試了,文章最終希望能夠讓更多入門級用戶能夠更快的享受到高速體驗同時不丟失性價比,當然這也是1+1最終大於2的效果。

    全文中最主要的兩點需要再次提及的就是BIOS內的AHCI一定要打開,同時使用從盤時關閉磁碟檢測可以明顯起到開機提速效果,當然其實不關閉的話我們在進入系統正常操作也不會受到影響。除此之外,對於固態硬碟的裝機還有任何疑問的話,可以參考下方我們之前撰寫過的《固態硬碟裝機指南》,更多新問題在日後的文章中也會陸續講解。

《3大建議5項原則 SSD系統後臺優化知多少》

《4K齊不齊 Win7系統SSD快速裝機技巧簿》

6威剛SP900詳細參數

SSD自打出現後就備受爭議,有好評也有質疑,但是無可否認的是固態硬碟出現徹底顛覆了磁碟性能過於低下的現狀。對於這個產業而言,品牌增長如同雨後春筍也很好反應了這個市場的前景一片大好。本文介紹SSD使用是利用小容量SSD的速度優勢搭配HDD的大容量存儲優勢結合,相信是SSD未普及前的最佳方案。

孫玉亮

相關焦點

  • 同為入門級SSD 性能竟也有如此差異?_影馳固態硬碟_固態硬碟評測...
    然而隨著快閃記憶體顆粒的價格不斷飛漲,所有品牌的固態硬碟從2016年開始市場價也是一路「高歌猛進」,這讓許多有裝機打算但預算不足的玩家不得不選擇了入門級SSD。那麼市面上入門級SSD產品有很多,到底應該如何選擇性價比較高的產品呢?今天我們就從幾款同級別產品的對比測試中一探究竟。
  • TLC SSD實現坦克級壽命!20TB機械硬碟卻成了過街老鼠
    該硬碟採用2.5寸標準形態,厚度15mm,接口為SAS 12Gbps,第三代96層堆疊3D TLC快閃記憶體,容量共有九種,其中800GB、1.6TB、3.2TB、6.4TB的支持每天3次全盤寫入(留有足夠多的冗餘空間),960GB、1.92TB、3.84TB、7.68TB、15.36TB支持每天1次全盤寫入
  • 五種誘惑無法拒絕 電腦升級SSD的前生後世_三星 SSD 840 EVO(120GB...
    五種誘惑無法拒絕 電腦升級SSD的前生後世    和其他硬體相比,SSD的預算不高,其容量雖說不大,但是主流120GB SSD滿足系統盤和工具盤的需求綽綽有餘,它還可與原有機械硬碟兼容共存但實際上無論整機性能提升還是效費比,SSD在當前無論是臺式機還是筆記本電腦升級方案中,都可算是最為中肯有效的。
  • SSD與機械硬碟不僅僅是速度的差別
    大家都知道,買筆記本一定要選有固態硬碟(SSD)的機型,那麼固態硬碟到底和機械硬碟有啥區別,固態硬碟的哪些優勢讓大家趨之若鶩呢本文重點從形態、特性、性能和價格四個方面為大家簡單介紹固態硬碟與機械硬碟的區別。
  • 15nm TLC顆粒 西數黑盤SSD重出江湖
    自從收購了SanDisk以後,傳統存儲大廠西數加緊了在固態硬碟行業的布局和研發,繼發布了西數藍盤和西數綠盤後,目標定位於高端市場的西數黑盤,近日也終於亮相併且開售。    作為西數定位於高端固態硬碟市場的產品,此款新近推出西數黑盤採用了更加強大的主控方案和核心顆粒。
  • 極速鯊課堂1:固態硬碟是什麼?
    讀寫速度快:由於採用快閃記憶體作為存儲介質,所以固態硬碟的讀取速度相對機械硬碟更快。固態硬碟不用磁頭,尋道時間幾乎為0。無論是持續讀寫還是隨機讀寫的速度都非常驚人。在開機、大文件拷貝、開啟軟體和遊戲時都能更快的完成。
  • 揭開固態硬碟的神秘面紗,一張圖看懂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的區別!
    說起固態硬碟,懂的人一聽就明白是怎麼回事,而不懂的人則是一臉懵逼。其實,固態硬碟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神秘。它最大的特點就可以提高電腦的開機速度的運行速度,就是是電腦的「外掛」一樣。1、什麼是固態硬碟在出現固態硬碟之前,所有的電腦都是使用的機械硬碟。它的原理類似於光碟,主要結構是一個高速旋轉的碟片的和在碟片上來回讀寫數據的磁頭。
  • 1T機械硬碟是什麼意思?即:1TB電腦存儲空間
    1T機械硬碟什麼意思?這要分兩個問題來回答,首先,1TB指的是容量,也就是1024個GB。而機械硬碟,即是傳統普通硬碟,也叫做HHD硬碟,是幾年前非常主流的硬碟方案,自從有了SSD固態硬碟的出現,機械硬碟的存在感也逐漸變低了。
  • 速度容量價格的平衡 840EVO 120GB促銷_三星 840EVO_固態硬碟行情...
    三星840EVO 120GB固態硬碟MDX方案基礎上進一步提升頻率。    編輯點評:從性能表現來看,這款840EVO 120GB固態硬碟比起840進步了太多,而三星顯然不會像某些品牌那樣偷偷更換顆粒來降低成本,促使產品銷量增長,如果您覺得500元的價格可以接受,這款三星840EVO 120GB固態硬碟應該是同價位中最值得購買的。
  • 小Z聊固態:淺談SSD專業術語之Trim(全文)_固態硬碟SSD微故事...
    1前言:關於Trim    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rive,是近些年來,存儲行業發展最快,市場最為火熱的前沿產品。(這也就是為什麼文件恢復軟體可以通過系統底層數據進行文件恢復)機械硬碟允許覆蓋,固態硬碟卻只能擦除再寫入
  • HDD形式窘迫 840EVO 500GB京東售2039元_三星 840EVO_固態硬碟行情...
    固態硬碟的降價一路高歌猛進,千元以內的250GB SSD已經不是高端用戶所關注的,有很多消費者將目光投向了500GB產品,下面介紹的這款三星840EVO 500GB固態硬碟就是超大容量SSD中一個不錯的產品,目前京東報價2039元,擁有它,就可以完全擺脫HDD了。
  • m.2固態和ssd固態區別
    m2固態和ssd有什麼區別?讓我們一起看看m.2固態和ssd固態之間的區別對。SSD是固態硬碟的英文縮寫。固態硬碟具有兩個接口,即SATA接口和M.2接口。傳輸速度不同:M.2的傳輸速度更快。使用NVMe協議的960PRO M.2固態硬碟的最高讀取速度為3.5GB / s,是傳統SATA固態硬碟的7倍。SATA 3.0通道的最大傳輸速度為6Gbps,實際速度高達560MB / s。音量不一樣:M.2標準SSD的單面布局的總厚度僅為2.75mm,而雙面布局的厚度僅為3.85mm。
  • SSD真能淘汰HDD?硬碟廠商轉型意欲為何
    1希捷退出家用SSD 西數時隔五年回歸    2015年第一財季,傳統機械硬碟的出貨量每況愈下,反觀SSD固態硬碟的出貨量則是迅猛增長,硬碟廠商抱著機械硬碟這顆老樹,遲早樹倒猢猻散,不得不面對殘酷的轉型問題。
  • 固態硬碟也開始玩燈 銘瑄RGB F7評測
    最近筆者手裡來了一件比較獨特的固態硬碟,銘瑄F7 RGB(SATA3),顏值十分能打,看這個外包裝,你想到誰了呢?好了,話不多說,趕緊開箱,讓大家欣賞一波,過過眼癮先。流動燈效    銘瑄F7 RGB擁有多個發光區域,多種顏色變換搭配,採用流動的燈效模式設計,說了這麼多,既然是流動的,沒有動態展示那可就有點太說不過去了
  • 淺析固態硬碟中Trim指令
    一說到SSD 固態硬碟,經常會看到Trim指令這個名詞,那什麼是Trim?    Trim是什麼?    為了解決硬碟降速的問題,微軟聯合各大SSD廠商開發了一個新技術——Trim。其速度比直接讀寫硬碟去標記刪除區域要快得多,既提升了讀寫效率又大大減輕了固態硬碟的損耗。    Trim有什麼用處?    如果SSD支持Trim指令,那麼SSD就可以長期使用不掉速,否則SSD會隨著使用時間越長速度就越慢。    如何查看電腦裡是否已開啟Trim?
  • 超能課堂138:硬碟的S.M.A.R.T.是什麼?如何看懂它
    其實最早在1992年IBM就在IBM 0662 SCSI2硬碟上就類似的故障預警分析技術,後來計算機生產商Compaq和硬碟廠希捷、昆泰和Conner提出了IntelliSafe的技術,後來這個方案提交到Small Form Factor委員會進行標準化,得到了各個硬碟廠的支持,並正式將其更名為S.M.A.R.T.。
  • SSD漲價不要慌 這些固態硬碟真實惠
    近段時間以來,受制於上遊3D-NAND快閃記憶體顆粒的產量不足,固態硬碟產品一直在瘋狂漲價,很多有需求的朋友都表示「鴨梨山大」,快要買不起固態硬碟了。那麼,對於有著剛需的朋友而言,在漲價的大環境下,到底該購買哪款固態硬碟產品比較合適呢?    下面,筆者就從性價比的角度出發,為大家推薦幾款優質的固態硬碟產品。
  • 小囧的煩惱 安裝固態硬碟為何速度慢?
    馬年新春到,硬體迷小囧拿著壓歲錢購買一塊心儀已久的SSD固態硬碟。經過幾番海選之後,小囧選購了一款性能強勁的SSD固態硬碟,但是他的煩惱很快就來了,SSD固態硬碟咋沒有想像中那麼快,究竟哪裡出了問題?
  • 1t機械硬碟是什麼意思
    簡稱B),8個二進位位稱為1個字節,此外還有KB、MB、GB、TB等,它們之間的換算單位是1Byte=8bit,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 1TB機械硬碟就是是1000G的機械硬碟,就是電腦普通的硬碟。機械硬碟:即是傳統普通硬碟,主要由:碟片,磁頭,碟片轉軸及控制電機,磁頭控制器,數據轉換器,接口,緩存等幾個部分組成。
  • 真·良心 飢餓鯊OCZ全新VX500固態硬碟鑑賞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真·良心 飢餓鯊OCZ全新VX500固態硬碟鑑賞http://ssd.zol.com.cn/621/6214458.html /slide/621/6214458_1.html ssd.zol.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