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黃楊出現葉片變黃的現象,和日常的養護管理有著很大關聯。黃和黃並不是完全一樣的,經過仔細觀察,也能夠清楚地判斷出是什麼導致的葉黃。一般來說,判斷的方法主要如下。
為什麼葉黃?
1、澆水過多造成的葉黃,小葉黃楊儘管是喜溼,卻也不能耐積水。如果是長期澆水過多,盆土就會一直處於潮溼的狀態中,時間一長,盆土內就會滋生很多細菌,造成根系腐爛等情況。
澆水過多的葉黃,在開始之初,老葉的變化並不明顯,經常是先葉黃那些新長出的葉片。
2、過於乾旱造成的葉黃,小葉黃楊的生長,如果盆土長時間過於乾旱,就會出現植株失水的情況,在輕度時候會造成葉片的變黃。嚴重時候,就會造成小葉黃楊整體的死亡現象。
旱黃的明顯特點,通常是先從靠近盆土的葉片開始,自下而上逐步變黃。
3、施肥過多造成的葉黃,施肥一旦過多,肥料在有限的盆土空間內分解,會產生大量的熱量,這樣就會造成根系的燒傷。包括是使用了未腐熟的肥料,這都是會燒傷根系的。
輕微的肥害,黃楊會出現幼葉肥厚、畸形、變黃等情況,如果是燒傷過重,則有可能造成黃楊死亡。
4、施肥太少而出現的葉黃,假如長時間沒有施肥,養分的供應就跟不上了,也會造成植株的葉片發黃。
這種葉黃的表現,先是從嫩葉開始變黃,包括是枝幹的嫩芽部分,也會出現乾枯等現象。如果發現這樣的情況,基本是缺肥無疑了。
如何對症解決葉黃?
在發現黃楊葉黃了之後,需要先將黃葉的部分剪除,接著再有針對性地改善自己的養護。這樣,才能避免再次出現這樣的情況。
對於澆水造成的葉黃,就應該給它進行控水了。建議是將盆土翻鬆一下,另外,在後期的管理當中,需要適當調整自己的澆水方式。盆土稍幹一點的環境才利於根系的生長。
乾旱的葉黃最容易解決,及時的給黃楊補充水分即可。除了給盆土進行澆水,還可以增加每天給植株噴霧的方式,建議是每天早晚各一次更好。
肥害造成的葉黃,是要根據葉黃的程度決定辦法的。如果情況不是很嚴重,黃葉的數量不多,可以用水衝洗盆土,達到稀釋土中肥料的目的。假如發生的面積過大,則需要對黃楊進行翻盆換土了。
施肥少的葉黃是最常見的,一般來說,缺肥了施肥就是。建議是採用噴施葉面肥的辦法,葉面肥的肥效快,相對施加盆土的辦法,效果在這個階段更加明顯。葉面肥建議選擇磷酸二氫鉀即可。連續噴灑三次,間隔時間一周左右。
結語:對於小葉黃楊的葉黃,比較常見的就是以上4種情況。具體到底會是那種,可根據葉黃的現象進行判斷。一般來說,葉黃的處理並不困難,將它摘掉就首先是看不見了。比較重要的是後期的養護辦法改善,只有在管理方面進行了適當的調整,才能避免葉黃的情況再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