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運城:文化謝師成風尚,黃金水岸,成為創建文明典範和楷模

2020-12-02 家在大河東

8月18日,在山西省運城市鼎鑫·黃金水岸小區黨支部和愛心會舉辦的第三屆主題為「感恩父母·感謝老師·知識報國」 集體文化謝師活動上,55名即將邁入大學校園的學子,面對大屏幕上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百年五四座談會對青年人的深情寄語時,莊重而鏗鏘有力的宣誓。

「感謝父母、老師、母校來對我的悉心栽培,希望在未來學有所成後,為社會貢獻我的綿薄之力。」被天津大學錄取的康傑學子張雨嘉激動地說。

沒有宴席,沒有禮品,只有寓意美好的鮮花和象徵「豐收果實」的西瓜,沒有鋪張,沒有浪費,參與活動的教師、學生和家長們同樣都能感受到了尊重和溫馨。

「今天我能參加文化謝師這樣一個活動,我很感動,尊師重教,禮傳天下,一個小區能這樣注重文化輸出,是不多見的,參與這樣的活動、得到如此的禮遇,對我來說也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禮。」康傑中學老師胡曉琴深情地說。

這是該社區黨支部、愛心會舉辦的第三屆主題為「感恩父母·文化謝師·知識報國」公益活動,從2017年開始,已連續3年成功組織160餘名莘莘學子參加。

活動當日,自發參與活動的3000餘人,集體見證了來自黃金水岸、地標廣場、河東故事的三地受表彰的學子們,心誠地手捧著一束束鮮花,獻給自己敬愛的老師,給諄諄教誨自己的老師一個緊緊的擁抱;虔誠地站立在老師的面前,畢恭畢敬的向老師行鞠躬大禮。

最後,他們莊重的集體宣誓,更是表達了步入大學後要發奮讀書,報效祖國的堅定決心。

「孩子們懂得向父母感恩,是高尚的人格表現;孩子們知道練就本領,立誓報效國家,是新時代的新青年集體人格的表現,中華民族綿延數千年,這樣的人格從古到今就從未間斷,這樣的典型在新時代層出不窮,這樣的情懷在我們每個的心中無時不在!」鹽湖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蘇引萍充滿自豪地說。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每個人的關鍵時期,都要有一種儀式來體現。牢記於心後做人就不會跑偏,做事就不出大錯。「文化謝師」活動,我們已經連續舉辦了3年,已經成了常態,孩子們參與了就能學會感恩,就會牢記住習總書記的諄諄教誨和殷切期望,勵精圖治、砥礪前行。」黃金水岸黨支部書記馮文俊介紹說。

由黃金水岸社區黨支部、社區愛心會藉助舉辦的集體文化謝師活動,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倡導「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為宗旨,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活動中,小區居民和周邊群眾也深受感召,自發地積極參與,並紛紛為組織方點讚。

感恩母校,感恩老師,感恩父母,感恩祖國!這種情懷,是發自內心的感恩;這股力量,是砥礪前行的奮進。愛國是青春的底色,奮鬥是青春的代名詞,黃金水岸孕育時代新人,鳳凰湖畔唱響青春力量。

責任編輯,閆文斌

相關焦點

  • 《西廂記》裡崔鶯鶯和張生的愛情故事來自——山西運城永濟
    的《登鸛雀樓》;你也知道風景迷人的五老峰王官峪;也肯定知道蒲津渡 大鐵牛;但不會不知道唐朝時有個大美人楊玉環;你可能不知道普救寺在哪裡,但不會不知道《西廂記》裡崔鶯鶯和張生的愛情故事……而這些,都出自同一個地方——山西運城永濟。
  • 關公文化旅遊節運城開幕--山西青年報2020年09月23日09版:文旅...
    本報記者 張帥 李雲霞     9月22日晚,以「弘揚關公忠義精神 促進民族偉大復興」為主題的山西運城第31屆關公文化旅遊節盛大啟幕,以此為契機,運城市將在以「關公忠義文化」為代表的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耕耘新篇章。
  •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汕頭市文明創建工作剪影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底色、風骨和靈魂,是最具價值、最有影響的「城市名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僅是為了拿下全國文明城市這塊「金字招牌」,而是要讓群眾過上文明幸福的美滿生活,讓海內外潮人對汕頭更有歸屬感、認同感。
  • 運城驕傲!視質量如生命,運城這家企業再獲國家級工程大獎!
    參評國家優質工程獎必須在滿足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達到同時期國內先進水平等八項條件的同時,再滿足推動產業升級、行業或區域經濟發展貢獻突出,對促進社會發展和綜合國力提升影響巨大等七項條件,可見含金量之高。在入選的工程名單中,我們又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山西西建集團。
  • 「毒蚊」奇襲山西運城
    毒蚊」奇襲山西運城  □本報記者 徐 彬 □實習生 袁 玥  8月18日下午,山西運城市傳染病醫院重症監護室,71歲的楊某和19歲的暢某依然在死亡線上掙扎。  他們被確診為流行性乙型腦炎,發病後幾天就出現意識障礙和抽搐、驚厥。為了防止呼吸衰竭,醫生切開了他們的氣管,用呼吸機來供氧。
  • 運城博物館:以星雲之勢託起厚重河東
    關公文化、根祖文化、鹽文化、德孝文化等 具有鮮明特色的地域文化, 更是時時成為運城的代名詞…… 關於運城, 它自帶光芒從遠古走來, 綿延至今流光溢彩。
  • 山西一「巨觀」走紅,建了110年,人稱運城「小故宮」
    山西院落中的建築很多,還因為有喬家、王家、常家等院落,使得院落中其他類型的建築顯得有些單調,但隨著山西省旅遊業的發展,又有一項限時免費的「利好」政策出臺,其院落類型中的許多走紅,永樂宮就是其中之一。永樂宮坐落在運城芮城,為何被稱為「巨觀」,又被稱為「小故宮」?
  • 看運城的將相文化之旅!
    瑤臺山地處運城夏縣,因夏朝在此修建瓊宮瑤臺而得名。又稱巫鹹山,是商代父子名相巫鹹、巫賢隱居之所,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價值,世稱「夏都來龍、神奇聖山」。
  • 江蘇全國文明城市增至28個 居全國第一
    近年來,江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的殷殷囑託,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構築道德風尚建設高地目標,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大力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在城鄉大地蓬勃開展,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持續提升,文明助力江蘇發展的作用進一步彰顯。
  • 文明新風惠萬家——七星關區文明城市創建紀略
    近年來,七星關區牢牢把握創建主戰場和主陣地,突出創建重點和難點,聚焦短板和弱項,集中開展環境「大整治」和管理「大提質」,公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逐步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不斷增強。  塑造城市形象匯聚文明力量  培養文明市民,從厚植精神沃土開始。
  • 山西運城發生4.8級地震 地震局震前闢謠(圖)
    山西運城今早發生4.8級地震 西安等地有震感山西運城發生4.8級地震  從史料看,臨汾盆地地震活動強度最大,1303年洪洞趙城和1695年兩次7—8級大地震均發生於該盆地。4次7—7.9級地震均發生於忻定—靈丘盆地。綿延不斷的小震群多發生於太原盆地,其餘分布於昔陽、和順、靈丘、代縣、天鎮、運城等處。
  • 林梅村:黃金藝術所見中外文化交流
    公元前3500年,裏海-黑海北岸的印歐人開始向東方遷徙,首先在葉尼塞河流域的米努辛斯克盆地形成阿凡納羨沃文化(Afanasevo Culture),隨後在阿爾泰山南麓的額爾齊斯河上遊形成切木爾切克文化。隨著古代印歐人的大舉東遷,黃金藝術首先傳入米努辛斯克盆地,如阿凡納謝沃古墓出土的一些螺旋狀,用金、紅銅、銀、隕鐵打制的耳環、手鐲等飾物。
  • 視角| 山西運城:智慧「天眼」來襲!
    可快速關注我們運城市是如何利用高分衛星數據服務民生保障、政府科學決策和數字經濟建設呢?近日,在運城市政府舉辦遙感技術應用研討會暨運城市衛星遙感大數據應用中心揭牌儀式之際,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運城市衛星遙感大數據應用中心於2020年12月5日正式掛牌成立。
  • 第二部分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問卷調查常識
    答:(一)制定《陽新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實施意見》;(二)組織開展非遺進社區、非遺進公園、非遺進軍營、非遺進校園的「四進」活動;(三)實施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普及工程;(四)實施優秀傳統文化文藝創作工程;(五)實施優秀傳統文化實踐融入工程;(六)實施優秀傳統文化傳播互鑑工程。27、我縣在未成年人中開展的「勞動美」社會實踐主題活動有哪些?
  • 從「山鷹之子」看安第斯文明:秘魯文物匯聚山西博物院
    從「山鷹之子」看安第斯文明:秘魯文物匯聚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 2019-09-20 20:01 來源:澎湃新聞
  • 世界五大母親河,締造魅力水岸人生
    有人把河流稱為大地的動脈,河流世世代代的滋潤大地哺育著人民,成為人類文明的發展的搖籃。古往今來,「上善若水,水善利而萬物不爭」向來被認為是人類賦予水的最高稱讚。正如塞納河之於巴黎、泰晤士河之於倫敦,黃浦江之於上海....河流永遠是城市的盛名之作。
  • 石家莊市氣象局:弘揚氣象精神 傳播文明風尚
    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我局自2008年以來連續保持全國氣象部門「文明臺站標兵」榮譽稱號,2002年起連續保持河北省文明單位,1998年起連續保持市級文明單位;2000年以來保持河北省氣象部門優秀達標單位和綜合考核先進單位;2015年,被評為第四屆全國文明單位,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 文明頭條|六盤水上演「撲克戲法」 文明創建越戰越勇
    「第五空間」最美公廁功能完善,市民紛紛點讚,已成為全市掀起「廁所革命」的「示範新樣板」。千餘輛計程車統一著裝、統一座套、統一文明用語,已成為六盤水的「文明新窗口」。改造後的水城河水體清澈,兩岸成景,已成為市中心城區的一條「靚麗景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