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在山西省運城市鼎鑫·黃金水岸小區黨支部和愛心會舉辦的第三屆主題為「感恩父母·感謝老師·知識報國」 集體文化謝師活動上,55名即將邁入大學校園的學子,面對大屏幕上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百年五四座談會對青年人的深情寄語時,莊重而鏗鏘有力的宣誓。
「感謝父母、老師、母校來對我的悉心栽培,希望在未來學有所成後,為社會貢獻我的綿薄之力。」被天津大學錄取的康傑學子張雨嘉激動地說。
沒有宴席,沒有禮品,只有寓意美好的鮮花和象徵「豐收果實」的西瓜,沒有鋪張,沒有浪費,參與活動的教師、學生和家長們同樣都能感受到了尊重和溫馨。
「今天我能參加文化謝師這樣一個活動,我很感動,尊師重教,禮傳天下,一個小區能這樣注重文化輸出,是不多見的,參與這樣的活動、得到如此的禮遇,對我來說也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禮。」康傑中學老師胡曉琴深情地說。
這是該社區黨支部、愛心會舉辦的第三屆主題為「感恩父母·文化謝師·知識報國」公益活動,從2017年開始,已連續3年成功組織160餘名莘莘學子參加。
活動當日,自發參與活動的3000餘人,集體見證了來自黃金水岸、地標廣場、河東故事的三地受表彰的學子們,心誠地手捧著一束束鮮花,獻給自己敬愛的老師,給諄諄教誨自己的老師一個緊緊的擁抱;虔誠地站立在老師的面前,畢恭畢敬的向老師行鞠躬大禮。
最後,他們莊重的集體宣誓,更是表達了步入大學後要發奮讀書,報效祖國的堅定決心。
「孩子們懂得向父母感恩,是高尚的人格表現;孩子們知道練就本領,立誓報效國家,是新時代的新青年集體人格的表現,中華民族綿延數千年,這樣的人格從古到今就從未間斷,這樣的典型在新時代層出不窮,這樣的情懷在我們每個的心中無時不在!」鹽湖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蘇引萍充滿自豪地說。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每個人的關鍵時期,都要有一種儀式來體現。牢記於心後做人就不會跑偏,做事就不出大錯。「文化謝師」活動,我們已經連續舉辦了3年,已經成了常態,孩子們參與了就能學會感恩,就會牢記住習總書記的諄諄教誨和殷切期望,勵精圖治、砥礪前行。」黃金水岸黨支部書記馮文俊介紹說。
由黃金水岸社區黨支部、社區愛心會藉助舉辦的集體文化謝師活動,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倡導「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為宗旨,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活動中,小區居民和周邊群眾也深受感召,自發地積極參與,並紛紛為組織方點讚。
感恩母校,感恩老師,感恩父母,感恩祖國!這種情懷,是發自內心的感恩;這股力量,是砥礪前行的奮進。愛國是青春的底色,奮鬥是青春的代名詞,黃金水岸孕育時代新人,鳳凰湖畔唱響青春力量。
責任編輯,閆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