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裡的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嗎?

2021-02-15 中科院高能所

在這個世界之外,是否還存在著許許多多的世界,存在著許許多多的「我」,彼此相似得如同一根樹枝上的分叉?這種「平行宇宙」的概念,在電影中早已不算新鮮,許多人隨口就能報出幾個電影名,比如《彗星來的那一夜》、《復仇者聯盟4》、《蝴蝶效應》……

 

然而,現實往往比電影更科幻,平行宇宙的概念竟然真的能找到一定科學依據。

 

在天文學中,有一個科學猜想名為「多元宇宙」,簡單來說就是世界之外仍有世界,宇宙之外仍有宇宙,與平行宇宙的概念相差無幾。

 

多元宇宙猜想是怎麼提出來的?

薛丁格的貓和多元宇宙有何關係?

如果多元宇宙存在,我們怎麼看待自己的命運與存在呢?

 

《太空是什麼形狀的?》一書中,天文學科普作家賈爾斯·斯帕羅從「太空是什麼形狀的?」這個簡單的問題入手,梳理了過去幾個世紀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對當下前沿研究進行了科普,並展望了宇宙的未來。

 

此外,賈爾斯·斯帕羅還接受了中信大方及造就聯合發起的提問,回答了一些讀者提出的問題:

1.  學習太空科學知識對普通人有什麼意義?

2.  人們會重燃對太空探索的興趣嗎?

3.  埃隆·馬斯克認為人類應該成為跨行星物種——你怎麼看?

4.  我們現在對宇宙的了解有多深?

 

賈爾斯·斯帕羅答讀者問

 

以下內容節選自《太空是什麼形狀的?》,由出版社授權發布:

我們穿越太空時,會發現自己穿越了無數個哈勃體積——像我們在地球時所擁有的時空氣泡一樣重疊的時空氣泡,每個氣泡都從原始大爆炸的極小部分開始膨脹,並向各個方向延伸。

 

因此,把最大規模的空間想像成一個以驚人速度(遠遠快於光速)增長並由無數快速膨脹的氣泡組成的巨大球體似乎是合理的。

 

這解決了空間形狀的問題。但別急,看似平坦的宇宙(U.)的無盡延伸實際上只是宇宙無限性的幾種不同表現之一。其中一些意味著存在超出我們通常感知範圍的其他維度。

 

即使在我們熟悉的三維空間中,空間是平的,那麼在這些更高的維度中,它仍然可能呈現奇異的形狀。

 

做好準備,因為事情會變得很奇怪。

 

物理學家通常將集合多個獨立「宇宙」(無論你想怎樣定義它們)的複雜結構稱為元宇宙」

這個術語最早是由美國哲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在1895年創造的(儘管他相當粗略地談論的是超越世俗的感知概念)。

 

同時,第一個提出多元宇宙可能是物理現實的人是奧地利著名物理學家埃爾溫·薛丁格。他在1952年的一次有影響力的演講中提出了這個想法。

 

以上所描述的無窮無盡的時空,和數量上無限的可觀測宇宙,是我們能想像的最簡單的多元宇宙類型。

 

關於它的性質,我們能推斷出什麼?

 

與我們所處宇宙質料相同並源自我們假定各處狀態均等的大爆炸,它們實際只是「更多的時空」

如果我們能通過魔術門進入多元宇宙的另一部分,我們可以合理地期望它們的基本情況與我們的十分相似:空間仍是三維的,時間是一維的,以常見方式運算的物理常數也不變。

 

當然,可能會有一些有趣的變化。例如,儘管我們不能確定,但是多元宇宙的某些部分可能被反物質所主宰。

 

物質和反物質理論上是在大爆炸期間產生的,兩者的數量相同。物質在當今宇宙中的主導地位仍然是個謎。

有人懷疑這與某些亞原子粒子的相互作用從根本上打破了「對稱性」有關。這可能意味著整個多元宇宙都偏向由物質佔主導的方向,但我們還不能完全確定。

 

2011年,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反質子」(粉色)儲層,它被地球表面幾百千米的磁場層困住了

 

對於多元宇宙來說,「更多的相同」乍一看似乎有點乏味,但我們必須記住,我們談論的是無限多的相同。在基本物理參數範圍內,無限多種可能的場景可能會出現在不同的可觀測宇宙(U.)中。

 

可能會有另一個星球或多或少和我們的一樣,在那裡有另一個你和另一個我——只不過在那裡我是左撇子,你乘飛艇去工作,我們都是恐龍的後代。

 

事實上,如果多元宇宙真的是無限的,那麼幾乎必然有那樣一個世界,以及所有其他可以想像的和物理上可能出現的結果。

 

然而,這種時空延展的多元宇宙只是多元宇宙的一種類型——在有影響力的宇宙學家馬克斯·泰格馬克所歸類的四種宇宙中,這種擴展是最低級也是最直觀的層次。

 

在泰格馬克的「數學宇宙(U.)」假說中,每種多元宇宙都可以嵌套在一個更高級、更深奧的層次上。

所以,以上討論中相當直觀的無限時空的「一級」多元宇宙,只是「二級」多元宇宙中眾多(可能有無限多)這樣的結構之一。依此類推……

 

但是這些更高的層級到底是什麼呢?層級越高,它們越難以理解,所以我們將從第二級開始討論。

 

從本質上說,二級多元宇宙是一個不斷產生「氣泡」的物體,這些氣泡本身就是一級多元宇宙,並且可能顯示出彼此顯著不同的特徵。

 

二級多元宇宙概念依賴於一種可能性,即具有獨特性質的新時空氣泡不斷從宇宙的原始多維物質中膨脹出來

 

雖然一級多元宇宙的所有部分有相同的基本物理性質,但二級多元宇宙中分開的氣泡可能顯示出截然不同的物理常數——甚至是不同維度數下的不同時空排列。

 

二級多元宇宙論點的證據來自宇宙(U.)早期歷史中發生的一個重要事件。它僅發生在大爆炸後的10-35秒。

這一事件被稱為暴脹,它見證了初期宇宙(U.)的一小部分突然劇烈膨脹,從一個小原子的大小膨脹到像銀河系一樣的星系大小,然後在大約大爆炸後10-23秒結束膨脹。

 

……

 

不管二級多元宇宙是否存在,還有另一個更奇異、層次更高的多元宇宙——它完全破除了我們所持的一切關於「形狀」的固有觀點。

三級多元宇宙從令人困惑的量子物理理論中浮現,確切來說是源自休·埃弗雷特三世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的多世界詮釋。

 

量子物理是控制非常小物體的物理:亞原子粒子領域。人們在大約一個世紀前發現它。它的一個關鍵認識是波粒二象性,即我們通常認為是粒子的物體,如電子,也可以表現出類似波的特徵。

 

這意味著一個粒子的準確性質(如它的位置或動量)可以保持波形並擴散,直到我們通過某種觀測方式來「測量」它們。

 

量子波函數是一個複雜的「對象」,幹擾模式可以增加粒子在某些地方出現的可能性,而減少粒子在別的地方出現的可能性

 

這樣做的一個重要結果是解釋諸如放射性衰變等現象的本質。單個原子會不可預測地經歷這種轉變,但要遵守特定概率規則,即描述特定樣品中有多少原子會在一定時間內衰變的規則。

此外,衰變過程實際上包括粒子「挖隧道」穿越把原子核結合在一起的能量屏障——經典物理學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但是量子物理學認為,逃逸粒子出現在能量屏障之外的概率不為零。

 

不可否認,量子物理是真實的,它是許多現代技術的基礎,包括電子學和雷射。但這也深深困擾著我們理解宇宙(U.)是怎樣運作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習慣了經典物理的可預測性:事情要麼發生,要麼不發生,除了預測可能的結果,沒有概率模糊的餘地。

 

為了解決這一點,物理學家提出了各種「解釋」——彌合量子不確定性和日常世界決定論之間差距的規則。

 

其中第一個也是最著名的解釋是哥本哈根詮釋,由量子先驅尼爾斯·玻爾(Niels Bohr, 1885—1962)、沃納·海森堡(Weiner Heisenberg, 1901—1976)等在20世紀20年代中期提出。

量子不確定性的這種「嚴格」觀點認為它是真實的,粒子的精確性質只能通過觀察或測量來解決。

1930年哥本哈根會議上量子物理學的先驅,包括尼爾斯·玻爾和沃納·海森堡(前排左)

 

量子物理的核心——「波函數」方程的提出者薛丁格在著名的薛丁格貓思維實驗中大致闡述了他對哥本哈根詮釋的懷疑。

 

他說,想像一下,我們把一隻貓密封在一個裝有少量放射性物質的盒子裡,還裝有一小瓶毒藥和一個一旦探測到放射性衰變就會釋放毒藥的機構。

這個實驗是這樣設計的,在實驗的持續時間裡,有一半的可能性會發生這種衰變。因此貓存活或中毒的概率是50∶50。

 

薛丁格認為,因為整個實驗依賴於一個受量子規則約束的現象,如果我們從表面上看哥本哈根詮釋,整個系統——放射性樣本、毒藥釋放機構和貓——在人們打開盒子和測量放射性樣本(或者更廣泛地說,其當前狀態的後果被觀測到)之前一直處於不確定狀態

換句話說,在實驗進行期間,描述貓的波函數據說是以「量子疊加」的形式存在的,同時活著和死去。

 

著名的薛丁格的貓實驗

 

當然,薛丁格知道進行這樣的實驗既殘忍又毫無意義,因為在實驗過程中不可能對系統進行觀測且不結束實驗。然而,他認為一隻貓被困在兩種狀態之間的可能性是荒謬的,這足以貶低哥本哈根的觀點。

 

許多物理學家試圖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有的方法認為量子不確定性無論如何會隨著其影響波及亞原子尺度之外而自然解決本身。

也有的方法認為宇宙(U.)無論如何會提前「知道」量子事件的結果,因此它們並不像看起來那樣不確定。但是埃弗雷特的解決方案可能是最廣為人知的,僅因為它令人驚奇的影響。

 

法國散文家貝爾納·德·豐特內勒在1686年思考了無限「多元世界」的可能性

 

埃弗雷特認為量子事件的不同結果是由整個宇宙(U.)分裂成兩條不同的路徑來「解決」的:一個宇宙(U.)對應一個可能的結果和它的後果。

 

薛丁格的貓永遠不會處在不確定狀態,因為放射性衰變的量子事件本身將我們帶到一個宇宙(U.)或另一個宇宙(在前者中貓是活的,後者中貓是死的)。

 

這兩個宇宙(U.)以光速從事件發生地被撕裂開來,就像兩片紙巾逐漸被撕裂一樣。

 

因此,多世界詮釋暗示了無限數量的獨立平行宇宙(U.),每一個獨立的平行宇宙自身都可能是一個較低級別的多元宇宙。自大爆炸以來的每一個量子級事件都創造了自己的一套分支宇宙(U.)。

 

因此,這種三級多元宇宙的結構可以被比作一棵樹,儘管其中最小的樹枝會繼續無數次長出分支,從而產生分形(註:一種數學結構,如「自相似」的方程或幾何圖形。在這種圖形中,相同的模式在越來越小的尺度上反覆出現)圖案。

 

那麼,顯而易見的問題是,我們宇宙(U.)的其他版本在哪裡?

 

奇怪的是,答案是它們和我們的宇宙(U.)佔據完全相同的時空。

 

實際上,大多數物理學家將多世界詮釋看成一種陳述,即我們的多元宇宙自身包含了量子事件的所有可能結果。因此,不是薛丁格的貓被困在量子疊加態中,而是我們處於無限變化的現實的一個特定分支。

 

這個觀點可以由以下論點支持,即為什麼我們最終會出現在這個特定版本的現實中——既然我們作為宇宙(U.)的具有意識的觀測者存在於此,我們就必然會處在這個導致我們存在的特定版本的現實分支上。

 

只能用「希爾伯特空間」來描述這種多元宇宙的波函數。希爾伯特空間是一種具有非常大(可能是無限)維數的數學結構。然而,從我們理解它們的意義上來說,這種情況下的維度通常不被視為空間維度。

 

1891年,戴維·希爾伯特描述了一條令人注目的分形曲線,通過一組簡單的指令,就能使一條可能無限長的線填充任何有限的空間

 

只有在少數「現實主義」版本的「多世界詮釋」中,多元宇宙(U.)才「真正」是希爾伯特空間。這種詮釋表明宇宙確實在歷史上的每一個時刻都通過分岔來創造新的物理現實。

 

量子疊加和多重物理現實之間的區別巧妙地預示了它們中最後也是最抽象的多元宇宙:一個被泰格馬克命名為「終極系綜」的四級多元宇宙。這是一個數學而不是物理對象,它可以產生所有其他可能類型的多元宇宙。

 

這可能看起來僅僅是數學家的一個打鉤練習,但它卻帶來一個令人驚恐的可能性:如果宇宙(U.)可以用一個數學公式來描述,那麼人們可以用一臺足夠強大的計算機來計算它嗎?

 

一些科學家和哲學家認為這是可能的——此外,如果數學仿真是足夠詳細的,並且我們是其中的一部分,我們將無法把它與真實的東西區分開來。

 

自法國哲學家勒內·笛卡爾(René Descartes,1596—1650)想像出一個「欺騙人的惡魔」可能會給他的感官帶來一個明顯外部世界的幻覺以來,這種關於我們是否真的可以相信我們對宇宙的日常感知的爭論一直是哲學中最受歡迎的話題。

 

……

 

哲學家們提出了一個令人擔憂的有說服力的論點,即我們確實可能處於一個數學仿真出來的多元宇宙中。

這個想法只是說,如果在「真實」的多元宇宙歷史上,只有一種高級文明培養出了運行這種仿真的能力和興趣,那麼多元宇宙中仿真實體的數量將迅速增長並超過真實實體。

 

由於無法區分,我們不得不承認自己可能也在仿真之中。與此相反,其他哲學家和科學家認為「仿真假設」是不科學的,因為它不能被推翻,或者計算機的能力有內在的限制,這將阻止它們產生多元宇宙的真正仿真。

 

不管事實如何,多元宇宙的可能性給宇宙形狀的問題增加了新的複雜性。它還對宇宙的未來發展以及我們對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的理解有著重要的影響。

 

……

 

當然,這可能不是這件事的最後定論。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裡,我們對宇宙的理解發生了如此多的變化,以至於很少有人認為我們目前的知識是全面的。

 

一個顯然有待解決的問題圍繞著仍然令人困惑的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本質,特別是暗能量的強度是否會無限期地增長,或者它是否有一天會逐漸消失甚至逆轉。

 

引力理論也有對立的理論。它們試圖不藉助暗物質或暗能量的概念解釋觀測到的宇宙(U.)現象(儘管目前這些只是少數人的興趣)。

 

所有這些都很重要,因為儘管探究太空的形狀看起來純粹是一個學術興趣,但它與其他極其重要的問題有著內在的聯繫,這些問題關乎宇宙(U.)未來的發展和宇宙中所有生命(尤其是我們自己)的位置。

 

宇宙是一個永恆結構的可能性,它產生了無數的氣泡宇宙(U.)。每個氣泡宇宙都有自己獨特的維度排列和其他基本屬性。

這些氣泡中,許多將是一片巨大空曠而沒有生命的虛無,而其餘的是如此不穩定以至於它們一旦形成就會坍塌。「我們的」氣泡碰巧是一個可居住的氣泡,而這只是弱原理所致。

 

相關焦點

  • 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嗎?NASA發現平行宇宙,這是真的嗎?
    經常看科幻電影的朋友可能對於平行宇宙有一定的映象,而科幻影視劇中也經常有演到一個人穿越到另一個平行宇宙中,從而開啟了高富帥、白富美這樣的生活。這其實在一定程度上還原了現實生活中人們對自己生活的不滿從而想得到更好的生活的這麼一個憧憬。
  • 漫威:如果平行世界真的存在,漫威影業將如何開啟?她能成為關鍵
    後來電影逐漸火爆,資金到位,迪士尼收購漫威,開始不缺錢的漫威就大膽開始了漫威電影宇宙的塑造。誰能想到,一家差點就要破產的漫畫公司旗下的電影公司,居然能夠拍攝出如此驚人的電影。現如今漫威的電影宇宙已經存在十多年的時間了,這十多年的時間裡,漫威電影宇宙一直都在努力鋪墊和塑造一個故事,那就是無限戰爭。
  • 找到了,平行宇宙真實存在的證據!
    01比如,現實世界裡,就有一個關於平行宇宙存在的證據:曼德拉效應。 2013年,前南非總統曼德拉去世。新聞一出,世界各地的人發現自己對曼德拉的記憶出現了混亂。 他假設測量不會使波函數坍縮而是「分裂」成多個宇宙,是當你打開盒子的時候,便分裂成不同宇宙,有的宇宙裡的貓死了,有的宇宙裡貓還活著,你看到的結果是你所在的這個宇宙裡的唯一。 而這多個宇宙「分裂」後,就會彼此平行沒有交集,成為「平行宇宙」。
  • 平行宇宙被發現了?NASA發現了平行宇宙的存在,這是真的嗎?
    我們經常能在電影中看見人類穿越到平行宇宙,並開啟一段白富美或者高富帥的生活場景。這反映了現實生活中,人們想要重新開始自己人生的一個映照,但是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嗎?其實呢,平行宇宙的提出是因為在20世紀50年代,有物理學家在觀察量子的時候,發現每次觀察的量子狀態都不相同。而由於宇宙空間的所有物質都是由量子組成,所以這些科學家推測既然每個量子都有不同的狀態,那麼宇宙也有可能並不只是一個,而是由多個類似的宇宙組成。
  • 平行宇宙被發現了?NASA發現了平行宇宙的存在,這是真的嗎?
    我們經常能在電影中看見人類穿越到平行宇宙,並開啟一段白富美或者高富帥的生活場景。這反映了現實生活中,人們想要重新開始自己人生的一個映照,但是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嗎?其實呢,平行宇宙的提出是因為在20世紀50年代,有物理學家在觀察量子的時候,發現每次觀察的量子狀態都不相同。而由於宇宙空間的所有物質都是由量子組成,所以這些科學家推測既然每個量子都有不同的狀態,那麼宇宙也有可能並不只是一個,而是由多個類似的宇宙組成。
  • 真的存在平行宇宙嗎
    抬頭仰望天空,你能想像會是什麼樣子嗎?1954年,普林斯頓大學年輕的博士生休·埃弗雷特三世想出了一個激進的想法:存在平行宇宙,就像我們的宇宙一樣。這些宇宙都與我們的宇宙有關;的確,它們是從我們的宇宙分支出來的,我們的宇宙也是從其他宇宙分支出來的。
  • 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嗎,人類能夠進入平行宇宙嗎?科學家給出猜想
    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嗎,人類能夠進入平行宇宙嗎?科學家給出猜想引言:對於平行宇宙來說,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而且我們也知道平行宇宙是人類一直尋找的宇宙空間,人類走出地球之後,看到了浩瀚的宇宙,才發現我們自己是多麼的渺小,而且人類對於宇宙的奧秘充滿了好奇,希望以後人類能夠解開宇宙的奧秘,不過有很多的科學家認為我們的宇宙並不是由一個宇宙組成的,而是有很多的宇宙組成的,這就是科學家所說的平行宇宙,那麼平行宇宙是不是真的存在宇宙中
  • 平行宇宙可能真的存在
    這跟我們了解的宇宙,又大不相同,宇宙就像是互相交織著,沒人知道到底會存在多少個宇宙,今天我們就一起探討一下,什麼是平行宇宙呢?恐怕科學家也說不清楚,宇宙系統在不斷的擴張之中,也許一秒鐘,或者根本就不需要一秒鐘,就可以創造出一個新的平行宇宙,這可真的很難研究出來,那麼這些猜想中的不止一個的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嗎?
  • 平行世界真的存在嗎?
    1.平行宇宙(Multiverse、Parallel universes),或者叫多重宇宙論。①是一種在物理學裡尚未被證實的理論。根據這種理論,認為人類的宇宙之外,有可能存在著其他宇宙,是宇宙的可能狀態的一種反應。這些宇宙基本物理常數可能和人類所現存宇宙相同,也可能不同。
  • 關於漫威影視劇宇宙的平行世界
    ,但是我們相信這並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而從終局之戰中古一與浩克的交談中我們可以得知,每失去一塊無限寶石,世界的時間線就有可能產生一個分支,進而產生一個平行世界,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個平行世界的相似程度會越來越低,也就是漸行漸遠(這一點無論是dc還是漫威的漫畫中都有所提及,說這是一種蝴蝶效應),那麼接下來漫威宇宙的重頭戲應該就是開始描寫平行宇宙了,畢竟本宇宙的大boss滅霸已經被消滅了,是時候找其他世界的人練練手了
  • 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嗎
    平行宇宙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很熱門的話題,為什麼這麼多人願意去相信平行宇宙論,我覺得是一部分自然現象我們確實還沒辦法理解,我覺得更多的一部分原因是大部分人不滿足於目前的生活狀態,更願意去相信還有另外一個世界,我們寄希望於多元宇宙,那裡的我們也許終生幸福。
  • 如果平行宇宙存在,真的會有另一個你嗎?
    如果平行宇宙存在,真的會有另一個你嗎?對於平行宇宙的概念,想必很多人都有所耳聞。它最早是由埃弗萊特提出來的,在他看來,我們的宇宙並不是唯一的,宇宙應該是多元的。多元宇宙理論認為,我們生存的宇宙之外存在著另外的宇宙。而且在另外的平行宇宙裡,很有可能存在著相似的時空體系。那裡也會有著一個地球,甚至存在著一個一模一樣的你。但不同的是,這兩個宇宙不在同一個空間裡,就像兩條平行線一樣。這個理論的提出是非常具有顛覆性的,它打破了理論物理學在解釋量子力學原理方面的僵局。
  • 盤點漫威10大平行宇宙,電影宇宙第三、第一實至名歸
    雖然這一切只是神秘客團隊捏造的虛假劇本,但隨後的《奇異博士2》官宣副標題「瘋狂的多元宇宙」後,這個概念再次火爆起來。熟悉漫威漫畫的粉絲,對平行宇宙並不陌生;漫威的平行宇宙誕生了不少經典故事,有些故事甚至影響到了漫威的主線劇情。
  • 平行宇宙真的存嗎?10種證據證明平行宇宙可能真的存在!
    平行世界的存在與否,至今讓人疑慮重重。但是,下面這10種有說服力的證據證明平行宇宙可能真的存在。10. 多重世界理論 The Many Worlds Theory  1957年物理學家Hugh Everett用量子力學提出了多重現實的理論,他表示在他們的世界裡可以有許多不同的過去與未來。
  • 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嗎?科學理論中的七種平行宇宙哪種真實存在?
    而到了現在,科學家所提出的平行宇宙遠不止一種,而是有好多種……那麼是不是每一種平行宇宙理論下都有平行宇宙裡的另一個你呢?下面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些常見的平行宇宙和它們提出的背景。科學裡的非科學——多世界詮釋裡的平行宇宙我首次在正經的科普作品裡看到關於平行宇宙的描述是在曹天元的科普書《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裡。這也許也是平行宇宙在科學上首次出現的地方吧。
  • 科普:理論上,平行宇宙真的存在
    說起平行宇宙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像電影裡所說的,大致就是世界上存在一個和地球一模一樣的星球,在那個星球上還有一個一模一樣的你,兩個人互不相干沒有因果關係,可能你在這個世界上是一個會計,在那個宇宙中卻是個廚師。
  • 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嗎
    不少科學家都認為平行宇宙是真實存在的,只是我們無法證實。這個理論很難被接受,因為現實是不可能存在同時處於兩種狀態的貓,要麼是死,要麼是活,只能處於一種狀態。平行宇宙的概念就從這裡開始衍生,當盒子被觀測時,世界被分裂成兩個版本,其中一個版本原子衰變,貓死了,而另一個版本原子沒有衰變,貓活著。
  • "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嗎?更深層次的解讀
    平行宇宙概念的提出,得益於現代量子力學的科學發現。平行宇宙是指從某個宇宙中分離出來,與原宇宙平行存在著的既相似又不同的其他宇宙。在20世紀50年代,有的物理學家在觀察量子的時候,發現了已知道的四種相互作用力。
  • 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嗎?(深度長文)
    1954年,普林斯頓大學年輕的博士生休·埃弗雷特三世提出了一個激進的觀點:存在平行宇宙,就像我們存在的宇宙一樣。這些宇宙都與我們的有關,事實上,它們是從我們的分支中分離出來的,我們的宇宙也是從其他的分支中分離出來的。在這些平行宇宙中,我們的戰爭有著不同於我們所知的結果。在我們的宇宙中滅絕的物種已經進化並適應了其他物種。在其他宇宙中,我們人類可能已經滅絕了。
  • 《漫威蜘蛛俠:邁爾斯·莫拉萊斯》平行宇宙戰衣抽幀效果設置方法
    《漫威蜘蛛俠:邁爾斯·莫拉萊斯》是漫威蜘蛛俠系列的第二部作品,玩家可以在遊戲中獲得平行宇宙戰衣,有小夥伴不知道怎麼設置戰衣的那種酷炫的抽幀效果,那麼就來看看「Gokou丶Ruri_」分享的《漫威蜘蛛俠:邁爾斯·莫拉萊斯》平行宇宙戰衣抽幀效果設置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