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園林網5月7日消息:「那些堅強美麗的野草們,還未來得及迎來它們最美麗的時刻,就被園林工人們一棵棵拔除。伴隨著它們的消失,是大面積的黃土裸露著……」環保組織自然大學前日通過網絡,發布了給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的公開信,呼籲不要拔除野草,同時反對城市鋪設大面積單一草皮,破壞生態及生物多樣性。(《新京報》5月6日)
一年一度的「除草季」在5月再一次開啟,這是一場冰冷的拔草比賽,野草因影響「市容」和「美觀」被拔除,然後種上高價的園林花卉或者鋪上單一的草皮。大部分園藝花卉嬌貴、耗水、易感病蟲害,其抗旱性、抗寒性、耐熱性和抗病蟲害能力,均非本土野草的對手。
鋪設大面積單一草皮,不僅破壞生態,使生物多樣性日趨消失,為了維護景觀效果使用大量的除草劑和化肥,對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不可逆轉的汙染。野草發揮著防塵、吸納雨水、增持地下水量、防澇、保持水土、增加城市生物多樣性的生態功能,自然生長的野花野草如果長得太高,可以適當修剪並進行人工調整和規劃。
雜草,也就是野草,在城市是那麼不受待見,即使逢春喜生,欣欣然鑽出地面,但是也免不了夭折的命運,城市綠化向來需要整齊劃一的美感,君不見城市的草,模樣一樣,個子一般高,齊刷刷的如毯似氈。城市裡有土壤的地方,被人工草坪全部覆蓋,沒有土壤的地方,被水泥覆蓋了,即使頑強地在草坪中或者縫隙中生長,也會戰戰兢兢,朝不保夕,因為城市沒有給與野草生存的「戶口」,甚至將野草當成了綠化的天然敵人。
但是,野草從來就不是城市的天敵,早期的城市從村落演變而來,植被的多樣性特別豐富,野樹、野草和野花構成了早期城市的綠化景觀。可是城市發展到了今天,恨不得用單一品種的草種將野草趕盡殺絕,這不僅是綠化審美的無知和過激,也違背了生物多樣性的生態規律。
在城市的各個角落,本土性的野草、野花也在萌生。但是,它們的命運往往註定是中途夭折,人工草坪對野草形成了唾棄性的嚴重擠兌,曾幾何時,「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本身就是城市最自然,最和諧和最便宜的美景,但是,當城市發展到今天,野草卻被無情的被拋棄了,這實在是舍本求末。
這和國外一些城市把野草當貴客的做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歐美國家紛紛告別人工草坪,讓野草回歸城市。這樣不僅大大降低了綠化城市的成本,也給城市帶來了生機盎然的特色植被景觀。英國曾是歐洲建造直線型、平整型和異國植物園林的發源地。而現在,英國很多城市把綠化轉向了恢復鄉土植物物種上。由於英國在18~19世紀從非洲、亞洲、拉丁美洲獲取了大量植物品種並隨意種植,使得英國國土上外來植物泛濫,鄉土植物消失,給英國人的健康和英國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帶來了多種至今無法估量的負效應。20世紀90年代以後,英國的學者們呼籲走出異國植物園林建設的誤區,代之以儘量順應自然,讓樹林中長出野花野草;讓街區生長著英國本地樹種;讓市民欣賞英國獨特的鄉土植物。
2000年,一場向人工草坪告別的運動席捲了加拿大。人們在問:我們給人工草坪澆水、除草、施肥、修剪,再澆水、再除草、再施肥、再修剪,最終得到的是什麼呢?所有的辛苦換來的只是片片單一、短矮、充滿農藥、缺乏美感的方塊草地。在那片綠色下面是被化肥、殺蟲劑和除草劑汙染的土地。對這種不健康的綠化方式,植物園藝學家提議:讓各種各樣的野草來取代人工草坪。
實踐後人們發現,這種順應自然的綠化方法不僅能使自家門前在一兩年內就長出生機勃勃的鄉土花草,也能大大減少綠地對水的需求,減少人工養護,不必使用農藥,而且由於色彩豐富而對鳥類和蝴蝶很有吸引力。現在,加拿大一些新建的居民區就保留了原有的野草地,產生出了人與自然共存的舒適美景,也減少了建造人工綠地的費用。
「您如果嫌野草長得太高,可以適當修剪它;但請不要拔除它。野草的生物多樣性豐富、生態效果佳,它們節水、零成本,它們防風、防沙、固土、蓄水、保溼、淨化空氣。它們不必噴灑任何農藥與化肥就能健康地長在首都的陽光下,開出自由美麗的花朵!在北京,也開始有人意識到野草的好處,採取措施讓野草回歸。比如在天通苑公園,在2009年以前,100萬平方米的人工草皮每年每平方米耗水量約1噸。管理處發現這些人工草皮雖然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養護,但每年枯死的草坪仍然不在少數。他們決定淘汰掉這些人工草皮,替之以丁香、迎春、連翹、月季、蒲公英、二月蘭、小野菊等地被植物,讓野花野草及小昆蟲自然繁殖,形成良好生態循環體系。而今,天通苑地區的植被在天然的演替下已經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到處是鳥兒、昆蟲和野花野草共處的和諧場景。成為環保志願者眼中「生態城市」的最佳狀態。
而面對那些人工草皮又不能隨意踩踏的非人性化現狀,環保志願者呼籲說:並不是任由野草在街頭路邊等地「瘋長」,而應對特有的鄉土野草進行研究、改良、培植,篩選出適合觀賞、綠色周期長的品種,變直接剷除為有選擇地加以合理利用,讓野草與人工草在城市綠化中享有同等「待遇」,各展其容,讓遊人能夠零距離地隨意親近野草坪。
野草,並非是綠化的天敵,讓野草和人工草坪各展芳容,讓野草和人工草坪和諧相處,城市綠化,請對野草手下留情,野草也是城市的老朋友,而非環境的敵人。加強對城市野草的綜合治理,將其直接納入本地生態系統,增加生態系統的物種多樣性、結構功能的穩定性,節約景觀建設成本,形成健康、自然生態系統,才是城市生態恢復最為經濟有效的手段。
意識到野草的生物多樣性,開始積極探索利用野生植被營造生態型的具有郊野氣息的綠化景觀。保留適當的城市野草,就是保留最自然的鄉土,因為野草本來就是這塊土地上的「土著」。
推薦閱讀:
北京:推廣16種野草替代人工草坪
上海植物園山野草展將與3月27日起向公眾開放
野草雜草為何不受城市綠化建設待見
長沙:開福區湘江風光帶野草「入侵」 環境到底歸誰管
(來源: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