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四五個月的時間,因為一款投資理財App,楊先生的4萬多元錢便打了「水漂」。
楊先生是河南人,2018年9月份,他開始接觸甘肅的道緣新能源App,被其中的「高收益」所吸引,楊先生共投入約4.3萬元。但是在2019年1月19日這天,這款App卻突然打不開了。
據受訪者提供的統計表顯示,這款App的受害人數已近150人,分布在全國各地,累計受損金額達600多萬元。
河南商報記者從汝州市公安局洗耳河派出所了解到,接到群眾報案後,已經以詐騙案進行立案。
投資理財App打不開了
2018年9月份,通過一篇微信公眾號文章,河南的楊先生接觸了道緣新能源App,他介紹,在這款App上有一二十種投資項目,可以自己選擇,收益很高。
那時,他並沒有馬上投入資金,而是觀察了一個多月,直到2018年11月份才開始投入第一筆錢——8000元。「這個項目的投資周期是半個月,每天的利息是70多元。」就這樣,每天返利70多元,半個月期滿時,楊先生連本帶息共收回了9000多元。
在第一筆投資中嘗到了一點甜頭的楊先生,對道緣新能源App這款理財產品的信任度增加了。
投資者付款頁面截圖
又觀察了十幾天之後,連同已經收回的9000多元本息,楊先生又投了一筆錢,共約4.3萬元,選擇了四個項目,周期為一個月,等到2019年1月底到期的時候,他就能收回一筆不小的回報。
但是,就在2019年1月19日這天,道緣新能源App卻突然打不開了,頁面顯示「數據不存在」。察覺到異樣,他和另外兩個朋友立馬就在汝州老家報了案。
全國約150人,都受其所害
與楊先生有同樣遭遇的,還有三門峽的張女士,她同家人共投入約5.6萬元,其中一個投資項目的電子合同書顯示,張女士投資6000元,60天後就能收回本息17088元。在這份合同中,管理方為:甘肅道緣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擔保方為:香港太平洋投資擔保有限公司。「既然有擔保公司,我想著應該是沒問題的。」目前,張女士已經在青島報案。
而汝州市的姚女士表示,她也在這款App中投入了3萬元,目前也已經在汝州報案。
河南商報記者在受訪者提供的App截圖中看到,投資項目很多,有風能新手體驗項目(200元起投)、分布式能源項目(6000元起投)、三周年年慶福利項目(8000元起投)、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項目(20000元起投)等,各個項目的投資周期不等,收益較高,主要通過掃描微信二維碼進行付款。
據受訪者提供的一份「道緣新能源受害者名單」顯示,約有15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投資者都遇到一樣的情況,累計受損金額達600多萬元。
據張女士介紹,他們都是從一些微信公眾號推送的文章中,才得知這款App的。河南商報記者在微信中進行搜索,關於道緣新能源App的信息已經不多,僅在兩個網站上仍能找到這款App的推介文章,其中提到,甘肅道緣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16年,道緣新能源是國內領先的新能源理財平臺,投資穩健、收益快。
負責人:公司名稱系被人利用,建議趕快報警
那麼,這款投資理財App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它跟甘肅道緣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又有啥關係?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甘肅道緣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為金鑫,公司的註冊地在甘肅白銀市平川區,經營範圍主要為光伏太陽能領域,目前的狀況為「存續」。
2月26日下午,河南商報記者聯繫到該公司的法人代表金鑫。
「那個是騙人的,年前就打不開了。」金鑫說,甘肅道緣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的經營範圍主要是太陽能和光伏板安裝這一領域,並沒有任何投資產品。「可能是我們倒黴吧,公司比較小,讓人家給利用了,不是別人給我打電話,我都不知道。」他表示,這應該是詐騙團夥打著公司的名義進行詐騙,目前,他已經向白銀市公安局平川分局提交證據,進行過報案。
金鑫建議,如果遇到上述情況,可以抓緊時間向當地派出所報案。「如果錢轉給我了,那肯定跟我們公司有關係,但現在,錢也不是轉給我的。」他表示,希望能還公司一個清白。
隨後,河南商報記者聯繫了白銀市公安局平川分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關於案件的任何情況,若未經過允許,還不方便進行透露。
連結:在理財App上被騙,此前已有報導
2月22日,河南商報整版報導了弘山財富App關閉一事。
在此前的報導中提到,弘山財富App裡的項目也收益不菲。一個名為"年度最強福利"的項目,起投額為10000元,項目周期為5天,日分紅2019元,而且每日返息,到期還本。而另一個"電場風電項目",起投額8000元,項目周日7天,每天分紅334.4元。
其中,一位段先生表示,從2018年11月底到2019年1月中旬不到倆月時間裡,他一共在弘山財富App投資了22000元,獲得的收益達11000元左右。"我只取出了4000元本金,剩下的本金和收益還沒來得及取,App就打不開了。"
那時,河南商報記者從銀川市公安局金鳳區分局官方微博"平安金鳳」發布的相關警情通報中得知,已按集資詐騙案進行立案。
汝州市公安局洗耳河派出所:已經立案,確為詐騙案件
河南商報記者通過對比發現,兩款理財App的套路如出一轍,先是通過微信公眾號或者網站將App傳播出去,利用「高收益」吸引投資者,投資者先是通過短周期投資嘗到甜頭後,繼而投入更多的錢,投資更多的項目。最終,投資周期還未滿,錢還沒來得及取出,App就突然關停。
那麼,道緣新能源App是否構成詐騙?
河南商報記者從汝州市公安局洗耳河派出所了解到,近期,洗耳河派出所確實收到過關於「道緣新能源App」的案件,一位警官表示,目前已經立案,確認為詐騙刑事案件。
他表示,這類電信詐騙案件,針對的並不是某一個區域,而是全國性的,他建議,一旦遭遇到上述情況,應該儘快就近向當地派出所報警。
同時,他介紹,如果是用虛擬的公司、或者冒用其他公司的名字,那麼,就視為詐騙。但是,如果公司確實存在,也有相關的理財產品,僅僅是公司經營不善,導致破產,則屬於民事案件。
他提醒廣大群眾,對於理財產品,如果屬於高收益、低風險類型的,一定要謹慎對待,查詢公司信息,提前進行了解、諮詢,不可貿然投資。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