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秦聰聰 通訊員 郭玉環
氣溫日高,三伏將至,據中醫「天人相應」理論,三伏天是調整陰陽平衡、改善體質、排出體內瘀毒、增強免疫力的最佳時機,是「冬病夏治」的最好時節。「冬病夏治三伏貼」,是我國傳統中醫藥療法中的特色療法,源於中醫學「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的思想,用於在秋冬春之際容易反覆發作或加重的慢性、頑固性疾病及體虛感冒、亞健康狀態的調理等,因其副作用少、操作簡便、安全有效、費用低廉、老少鹹宜等優點,目前全國大多數省區都有開展。山東省立醫院西院中醫科經過多年臨床研究,在科學合理的辨證組方的基礎上,研究辨證取穴方案,選用道地藥材,嚴格尊古加工炮製,細化貼敷工作流程,嚴把貼敷藥品質量關,最大限度確保貼敷工作順利開展。
【活動時間】
山東省立醫院西院中醫科將於2020年7月16日始,開展2020年度「冬病夏治」活動。時間安排如下:
初伏貼: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
中伏貼: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4日
強化貼:2020年8月5日--2020年8月14日
末伏貼:2020年8月15日--2020年8月24日
溫馨提示:貼敷時間以每伏第一天為最佳,寒性較重者可同時服用溫裡祛寒中藥,效果更佳。
【活動地點】
山東省立醫院西院中醫科門診
【諮詢電話】
0531-83086190
【三伏貼適應症】
呼吸系統疾病: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過敏性鼻炎、體虛感冒等。
消化系統疾病:寒性腹痛、胃腸功能紊亂、慢性消化不良、腎虛洩瀉等。
婦科系統疾病:月經不調、原發性痛經等。
兒科系統疾病:小兒生長發育遲緩、小兒遺尿、小兒厭食症等。
骨科系統疾病: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頸肩腰腿疾病等。
生殖系統疾病:宮冷不孕、精寒不育等。
其他系統疾病:四肢畏寒怕冷、免疫力低下等。
【注意事項】
一是忌服寒涼之品。夏季炎熱,往往易貪涼飲冷,進食寒涼之品易致中陽受損,甚至損及一身之陽氣,重則造成陽虛宿疾。
二是慎用辛燥之品,以防傷陰。慎食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桂圓、荔枝等。
三是慎食肥甘滋膩之品。夏季易生暑溼,溼熱之邪易侵襲人體,若大量進食肥甘之品,易導致內外溼熱之邪合擊人體。
四是忌過量運動,以免汗出過多,導致氣陰兩虛。
為確保療效,患者還應注意以下幾點:一般藥餅要貼4-6小時,剛貼上去時感覺涼涼的,稍過一會兒,局部會有發熱、發癢的感覺,如果貼敷部位疼痛或燒灼感難以忍受,可自行揭掉,但儘量貼過午時。如果沒有什麼特別的不適,可適當延長貼敷時間,但睡覺之前一定要揭掉。第一次貼敷時間不必太長,主要了解一下藥性,最好別把皮膚貼出水皰,以免影響下一次的治療。第三次貼敷的時間可適當延長,因為可以有較長的時間修復,有時皮膚起皰效果更好,但務必保持創面局部清潔乾燥,防止皮膚感染發生,必要時前往醫院處理。「冬病夏治」也是有禁忌的。對於陰虛火旺、兩歲以下兒童及孕婦慎用。多種感染性疾病急性期患者、對貼敷藥物極度敏感者、局部皮膚破損者、對貼敷膠布過敏者、特殊體質者,以及各種皮膚病患者,都不適宜進行貼敷治療。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