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到底有多大,邊界在哪裡?千百年來人類對宇宙探索從未停歇過,宇宙無奇之大,無奇不有。宇宙那麼大,對於目前的科技水平來說探索只不過是微乎其微。為什麼說太陽系是被設計出來的,因為太陽系中的太多機緣巧合了,接近完美。接下來小編給大夥說說。
地球和太陽(圖片來源於網絡)
隨著近年來科技發展,科學家們對宇宙的不斷探索發現,我們看似平靜的太陽系。在茫茫的宇宙中顯得十分的與眾不同,這種不同之處是源自地球及其特殊性。而太陽系內的一切就像是專門為地球打造的溫室和堡壘。看似平常但又好像暗藏玄機,因為有個不可爭辯的事實就是沒有太陽系就不會有地球。
銀河系(圖片來於源於網絡)
太陽系的成員
太陽系包括太陽與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470顆衛星(173顆屬於行星和297顆屬於微型行星)796354顆小行星,上百顆矮行星和4143顆彗星。這些數字只是目前人類已經發現的已知數據,隨著探索還在持續增長中,近年來科學家已經幾乎確認了第九大行星的存在。它不是冥王星,因為冥王星已經被列為矮行星。這顆第九大行星是一顆氣態行星,估算直徑大約是地球的4倍。其質量是地球的10倍,公轉周期達到驚人的15000年。
八大行星(圖片來於源於網絡)
太陽系獨特的位置
銀河系的宜居帶主要部分是距離銀河系中心20000至29000光年的地方。而太陽系恰好位於銀河系中心約27000光年的位置,像太陽系這樣的獨立存在的恆星系很少。正是因為太陽系的完美位置,使太陽系在46億年間可以健康茁壯的成長。
銀河系(圖片來源於網絡)
與眾不同的行星系統
我們太陽系的行星,與眾不同。旱的旱死,澇的澇死。反差及其巨大,以及最大的木星和最小的水星來講,木星的體積是水星體積的24000倍以上。這在其他的恆星系統中極為罕見,更奇怪的是其他恆星系統中的行星軌道都離恆星非常近。太陽系中的木星和土星猶如兩個巨大的衛士,時刻抵禦著因迷路而飄向太陽系內部的各種天體。使得包括地球在內的4位小兄弟免受很多的傷害,這在其他恆星系統中幾乎不存在的。科學家還發現太陽系中除金星外的七大行星都朝同一個方向繞太陽公轉,都集中在一個主平面上,類似於一體成型。簡單來說,太陽系外的恆星系統公轉方式與太陽系內的完全不同。
太陽系(圖片來源於網絡)
星際護城河
太陽系的小行星帶外面的是柯伊伯帶,被行星除名的冥王星就存在這個範圍。柯伊伯帶存在著無數的天體,對於太陽系的行星起到了保護作用。可以說柯伊伯帶是太陽系的護城河的外河,而在柯伊伯帶意外還存在著巨大的冰冷碎片集合而成的奧爾特星雲。奧爾特星雲也是彗星的發源地,它把我們的太陽系整個包在其中。
柯伊伯帶(圖片來源於網絡)
地球
如果說太陽系是被設計出來的,那它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地球了。對於太陽系的獨特運行規律,完全是站在地球生命體形成基礎之上進行認知的。人類儘管已經發現了很多類地行星,但是能夠達到地球一樣完美條件的完全沒有。而太陽系的一切都好像為地球的存在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各種先決條件,這也是為什麼有科學家猜測太陽系是被設計出來的。這種猜測就如世界5分鐘前假說一樣,你無法證明其真實卻也無可反駁。而如果太陽系是自身發展演化的規律下自然形成的,這樣的概率除了感嘆宇宙自然力量的鬼斧神工之外,我們更應該懂得珍惜這完全不可能出現的地球。
我們美麗的地球(圖片來源於網絡)
保護地球從我做起,以上就是小編的分享,歡迎關注和轉發,每日更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