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學國畫班學員認真練習繪畫
從繁忙的工作崗位離休、退休後,一些老人不願閒在家中無所事事,便選擇上老年大學,既可以學習新的知識,融入社會,又可結交朋友擴大眼界,豐富晚年生活。每年春秋兩季,到老年大學報名學習的老年人熱情高漲,絡繹不絕,老年大學越來越火。
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一方面,日益嚴峻的老齡化形勢需要老年教育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受體制、經費、保障和資源所限,又讓老年教育舉步維艱,成了制約老年教育發展的瓶頸。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國務院發布的《老年教育發展規劃(2016—2020年)》實施,老年教育將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成為夕陽下的「朝陽產業」,而老年大學也將成為老年人學習生活安度晚年的美好家園。
85歲「特招生」冒雨學繪畫
「人老心不老,冒雨上學校。」9月4日,秋雨綿綿,涼風習習。早上9點,家住西安自強西路85歲的薛至荷老人在家人陪同下,按時到距離其家一站路的西安老年大學北校區學習繪畫藝術。
按照學校規定,一般招收的學員年齡在45歲以上,80歲以下。由於薛至荷老人因身體原因斷斷續續在此學了五六年時間,她和國畫班代課老師、班上的老同學相處很好,加上她性格開朗熱情,成為西安老年大學唯一的特招生,學校對她不收任何費用,只要老人家樂意,隨時可以到班上學習,沒有任何限制。老人每周到學校上課一天,上午2個課時,下午2個課時。平時她自己步行到學校上課,今天是開學第一天,加上下雨路滑,行走不便,家裡人才把她護送到學校。
記者採訪時,薛至荷老人正在鋪著的白紙上畫花卉,只見她站在那兒,手握畫筆,一枝一葉一花一草畫得特別認真,不時抬頭看看老師在黑板上做的示範,以及畫好的習作。
退休前,薛至荷老人在西安一家醫院工作,退休後在家無事可幹,她就選擇到老年大學學習繪畫,「我在這上課,不但學到了繪畫基礎知識,提高了國畫的欣賞水平,還結交了一些老年朋友,上課我們一起聽講、練習繪畫,下課我們在一起拉家常,回憶流逝的歲月,日子過得非常開心,比一個人待在家裡強多了。」說到這兒,老人臉上綻開歡樂的笑容,慈祥可愛。
從西安老年大學前樓書法班、國畫班和電腦班走出,記者來到後樓教學區,一樓練舞廳,40多名學員正在練習舞臺形體走步;二樓聲樂系,歌唱研修班十幾名女學員正在用民族和美聲唱法演唱歌曲《我愛你中國》,歌聲悠揚高昂充滿激情;電子琴班正在演奏《月亮代表我的心》,葫蘆絲班吹奏雲南民歌《月光下的鳳尾竹》……雖然窗外下著小雨,氣溫清涼,但教室內老人們學習的熱情非常高漲,有的認真練習指法,有的用手機錄下老師的講課內容,有的練習吹奏,看他們認真的表情,不像是年過花甲的老人,倒像是面臨中考高考的莘莘學子……
據西安老年大學教務處處長蘆建國介紹,目前該校分兩個校區,擁有學員5800人,各縣區擁有分校33所,學員6萬多人(次),開設專業40多個。其中鋼琴、舞蹈、形體、瑜伽等專業,是比較火爆的班、系。今年6月20日報名時,出現了排隊報名的盛況,有的老人凌晨兩三點就提著馬扎到學校排隊了。為了儘量滿足老人們的學習願望,學校不得不給報名排號靠前的學員提出限制:每人只能從自己喜歡的幾個熱門專業裡選一個專業報名,以便有更多的學習機會留給排號靠後的學員。
在電子琴班課堂上,代課老師張賓耐心向學員講授彈琴的基礎知識
人數逐年增加 熱門專業「一座難求」
9月5日下午,儘管下著小雨,但是在陝西老年大學的秋季招生欄前圍滿了前來報名和諮詢的老年學員,在學校一樓大廳和二樓報名處,報名的人絡繹不絕。為了照顧暑假外出旅遊的老人以及因故未來得及報名的「有志老人」,陝西老年大學9月1日開學,但將秋季報名期限從8月21日延長至9月8日。據校方統計,截至當日,該校報名的學員已達7275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53人,6日、7日兩天是報名的高潮期,估計報名人數還會有所增加。
記者採訪時,恰巧遇到了到該校教務處取畫參加畫展的馬彬女士。馬女士今年62歲,退休前從事國際文化交流工作,並擔任處長一職。退休後,在陝西老年大學學習國畫、書法、花鳥畫,擔任四個班的班長。她每天早晨從未央區大明宮西站乘地鐵提前到學校,組織同學打掃衛生。如果發現班上的同學沒來上課,就會打電話詢問情況,表示關心。對自己的老年大學生涯,她深感欣慰和自豪。她說,剛開始報名時,自己還是書畫界的門外漢,經過幾年的學習,書畫水平提高很快,親戚朋友每逢過年、喬遷之喜、給老年人過壽都會請她寫對聯、畫畫,最令她驕傲的是,2015年,她的書法作品被央視書畫頻道選中展播。她特別強調:「如果沒有老年大學的培養,我就不會取得這樣的成績。」
從西安西郊冒雨趕來報名的王師傅,今年60多歲,是西安一家國有企業的退休工人,前年老伴去世後,女兒女婿到國外留學,家裡就剩他一個人。他把老年大學當成了自己的家,每天自帶盒飯,按時到校,認真聽講,中午不回家,在學校的多功能廳,吃飯喝水休息,和老姐妹們、老哥們諞閒傳說笑話,其樂融融。到了下午兩點,繼續上課。在此之前他學的是國畫,這學期報名學英語。王師傅說:「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到大學深造,如今老年大學實現了我的夢想,我感到人生了無遺憾。」
王師傅如願以償成為陝西老年大學英語系秋季班的學員,而從北校區趕來的另一位50多歲的老大姐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她報的是鋼琴班,但鋼琴班只有19臺鋼琴,目前報名人數23人,已經超編,她只能調配到別的專業。這位老大姐一時想不開,竟然當著眾人的面哭了起來,後來在老師和同學的勸說下,情緒才穩定下來。由於近年來,上老年大學的人數不斷增加,而受教室和師資力量所限,熱門專業「一座難求」的局面時有發生,屢見不鮮。
老年大學為何這麼火
據記者了解,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老年大學創辦之初,學員來源主要是離退休老幹部和退居二線的事業、企業管理人員,報名入學都是單位出面組織統一報名,學費也是單位代繳,學員構成非常單一。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西安乃至陝西的老年大學學員構成呈現大眾化、普及化的特徵,形成「三三制」,即退休幹部佔學員人數的三分之一、退休工人和私企老闆佔三分之一、城中村老人和自由職業者佔三分之一,其餘為退休教師、醫生、律師等職業人群。
「老年人辛辛苦苦工作幾十年,就像高速運轉的馬達,一旦停下來一時間很難適應,感覺像被社會遺忘了,多少有點失落感。他們選擇到老年大學上課學習,一方面是為了老有所為,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充實豐富自己的晚年生活,尋找一個交友平臺,這就是許多老年人選擇上老年大學的主要原因。」西安老年大學老教師、活動處處長馬葉女士總結分析說,近年來形成老年大學熱,究其原因:第一,是因為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老話講「人活七十古來稀」,可現在七八十歲的老人隨處可見,對於老年大學來講,有了足夠的生源。第二,近年來,老年人的退休金養老金逐年提高,在物質條件逐步充盈的基礎上,開始追求精神生活、精神享受。第三,有許多老年人年輕時沒有上過大學,在心裡有一個大學情結,而到老年大學讀書學習圓了自己的夢想,所以積極報名入學。第四,老年人上大學收費一學期一般在200元到500元不等,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老年人都能夠接受。基於以上四點,就形成了老年人上大學的熱潮。
老年教育成夕陽下的「朝陽產業」
「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年大學作為老年人的精神家園,正在成為文化養老的主陣地。不過所存在的問題也逐步凸顯:一方面,日益嚴重的老齡化形勢需要老年教育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受體制、經費、保障和資源所限,又讓老年教育舉步維艱,成為制約其發展的瓶頸。
西安老年大學綜合系主任兼攝影班班主任李永強表示,大力發展老年教育,已被不少國家作為應對老齡化的重要戰略舉措。2016年10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老年教育發展規劃(2016—2020年)》,對加快發展老年教育、擴大老年教育供給、創新老年教育體制機制、提升老年教育現代化水平做出部署。這就預示著我國老年教育事業將進入一個快速發展和提升期。
陝西老年大學教務處處長許建秀認為,隨著我國老齡社會的到來,會有更多的老年人選擇到老年大學學習深造,豐富晚年生活,這已是大勢所趨,老年大學教育將成為夕陽下的「朝陽產業」。目前老年大學教育主要是滿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而未來的老年大學,將辦成多功能全方位教學,賓館式的住宿,醫院似的保健,容學習、健身、休閒、服務為一體的新型教學園地。
近日,記者採訪獲悉,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滿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擴大校園面積,改善教學環境,陝西老年大學將在西安市南二環和東二環延伸處規劃建設新的校區。目前,規劃建設手續正在辦理完善,即將破土動工。不久的將來,一座教育設備齊全、環境優美的老年大學新校區將聳立在城北郊區,成為老年人學習生活的美好家園。
文/圖本報記者楊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