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月
2020年的春節,因突發而至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而顯得那麼的不同尋常。面對這場疫情,我們老百姓唯一能做的就是宅家,讓病毒找不到宿主沒有了生存的機會。隔離是最好的手段,宅家也就成為今年春節的唯一選擇。
以前每年的春節,我都是在老家和父母姐弟一起過著大團圓的日子,從年初一開始走親訪友,每一天都排得滿滿當當,忙得不亦樂乎。然後全家總動員,再來一次暢遊山川美景,放鬆心情的旅行。這樣,就會持續一段時間不在家吃飯,即便開夥,也都抱著隨吃隨買更新鮮的心理,所以家裡基本不會儲備很多食物。
最早聽到疫情消息是在春節前三天,那時路上行人如織,車水馬龍,大家都在準備迎接新年的到來,忙忙碌碌地置辦年貨。人們臉上洋溢著欣喜的、期待團圓的笑容,雖然忙碌,但是其樂融融。在我聽到疫情消息的第一時間就趕去藥店買口罩,當時口罩已經漲價,憑身份證每人限購兩個,分別是15元、25元甚至是35元一個。驚訝之餘,立即微信在醫院上班的朋友,問有沒有多餘的口罩?朋友回答我說:「已經沒有了,我們自己上班領口罩都要實名登記。」當時聽到這樣的回答,內心不免有一絲擔憂。緊接著第二天第三天就聽到全城瘋搶口罩事件的報導和傳言,已經出現一罩難求的緊張局面。
到了年初一晚上我再也坐不住了,晚飯後立即去了超市,第二天一大早又去了菜場,準備了短期蝸居足不出戶的必要食物和日常用品。這時老公並不支持我買這麼多的儲備糧,我說他不具備最起碼的憂患意識。不過在我的堅持下還是一一落到實處,有了儲備糧心裡踏實了不少。也許大多數沒學過醫的人都沒有流行病學的概念吧。而我畢業於衛校,而且在醫院工作過一段時間,所以對疫情特別敏感,當然也就特別關注和重視了。禁足的日子裡,一家人的食物全靠我有先見之明,才不至於忍飢挨餓揭不開鍋。
持續了一段時間,新鮮食材也差不多消耗殆盡,餐桌上的菜品自然就不夠豐富。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就天天在琢磨怎麼燒才能既有營養又好吃。自然慢慢地瞄上了冰箱裡的冷凍食品。還有平時積攢的一些乾貨:香菇幹、筍乾、豆角幹、魚乾、肉乾、黃花菜乾,還有粉乾等等。平時大部分這樣的食材儲存到最後,垃圾桶便是它們的歸宿,造成很大的浪費。殊不知這些食材,在今年這樣的緊要關頭還都是極品美味呢。
期間,我和朋友在微信上互相交流做菜的心得體會,分享一些做菜的小竅門。為豐富菜品,不厭其煩的學會了豆芽的製作,還有豆苗的培殖,拿出了十分的幹勁在園子裡儘可能的培栽各種蔬菜。
學會了各種麵食的製作,油條、蛋糕、饅頭、芋餃、包子……鹹的、甜的、蔥油的……口味多樣、品種齊全。起初都因面沒有發好以失敗收場,油條做過三次才成功,饅頭做了多次才大功告捷。如此這般天天折騰、花樣百出、屢試不爽,還真佩服自己從未有過的耐心。看來只要有探索開發的精神,不斷學習提高,不怕麻煩,敢於實踐,成為有級別的廚娘也是有可能的事情。
隨著宅家的日子延長,老公的頭髮長得不像樣子,卻又不能去理髮店,即使去了也是店門緊閉。不過辦法總比困難多,見證我聰慧的時候到啦。拿起剪刀我和他商量能不能夠讓我來試試,他好像有點出於無奈,不過也只能不情不願的充當了我的試驗品。結果剪完後發現,造型不比理髮師的手藝差,滿意度百分百。老公還說以後讓我承包他的理髮,這樣既方便還可省一筆理髮的錢,覺得蠻有成就感。沒想到自己還有這方面的天賦,要不是因為有這樣的展示機會,天賦差點就被埋沒了呢。我想,人好像有無限的潛能,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會得到淋漓盡致的超常規發揮。
宅家的日子不出門不見人,也不用化妝,只要一套睡衣便可免費環遊自己家的各大居室,還可以省下一大筆服裝和化妝品的錢呢!
一天內除了必須忙的一日三餐,畫畫,看書,彈琴,喝茶、蒔花弄草……家人每人一張書桌,各自為政,安安靜靜地認真學習的樣子真的很好看,很溫馨。房子裝修的時候,我在地下室做了一個家庭影院,為此我還不惜代價安上了新風除溼系統。平時用的不多,有時候想想成本太高不划算,但是今年春節反而利用率很高。足不出戶就能夠舒舒服服地在家裡看電影。我們一起觀看了美國片《傳染病》、韓國電影《流感》、《寄生蟲》、徐崢導演的《囧媽》、姜文導演的《芙蓉鎮》……看後還相互交流觀後感。這些都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使單調的蝸居生活有了更多的選擇。
花園裡,經歷了一個冬天休眠後的植物帶著希望,都已吐露出新生的嫩芽。茶梅朵朵競爭豔,蜂蝶飛舞在其間。搬張椅子悠閒自得的曬著太陽,一天的光陰也就隨之很快的過去。傻傻的想,如果能把美好的時光曬乾了保存起來,可以重複使用那該有多好啊。
兒子學校因疫情也推遲了開學,昨天開始已開通騰訊會議視頻課堂,統一準點上課。有他天天在家陪伴的日子真好!
被迫蝸居的日子不知道還要持續多久。雖然可以自娛自樂,也能營造一番特別的趣味,但總感覺缺點什麼。插上翅膀自由飛奔的日子成為了我們的渴盼。無常,讓我們感覺到日常的可貴。原來,自由平淡的生活才真的是價值連城,值得珍惜。
雪趁風威,白佔田園能幾日;雲乘雨勢,黑瞞天地不多時。隨著每天確診病例的下降,已看到了這次抗疫勝利的曙光!相信一切陰霾都會隨風而逝,相信災退身安的美好時光指日可待!
這是一段特別難忘的日子,在人生的長河中可以重重的記下一筆。不知道今後每當回憶起的時候會是什麼樣的一種心境?
我們在讚美謳歌英雄的同時,遭受重創的、傷口癒合後人們是否會停下腳步,讓靈魂安靜下來,對這場劫難做一個深刻的反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