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子是人類日常生活中常用物品之一,人類在面對鏡子化妝、整理儀表的時候是否想到過,鏡子裡面的人才是真是的,而真實的人類才是鏡像?
最近的一項科學研究提出,我們所生活的宇宙可能是反物質宇宙的鏡像,它在大爆炸之前存在,並且在時間上向後延伸。
這是加拿大周界理論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所說的,他們提出了一種新的宇宙學模型,它表明存在一種所謂的「反宇宙」,它與我們一起保留了物理學的基本規律。稱為CPT對稱性。
目前的宇宙模型表明,對於每一個物質粒子,都應該有一個等量的反物質粒子。或許不同的是,因為我們還在這裡。如果反物質與我們乏味的普通物質的比例相等,整個宇宙就會爆炸。我們的宇宙模型認為應該有等量的反物質,然而只有通過反物質的神秘消失,我們才有了一個物質宇宙。
根據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如果我們把大爆炸後的宇宙看作是宇宙的一半,反物質問題就可能得到解決。宇宙的另一半將是我們的鏡像,從大爆炸向後延伸,幾乎完全由反物質組成,就像我們的反物質幾乎完全由物質組成一樣。這個鏡像的所有性質都顛倒了正電粒子是負的。和我們的一樣,只是各方面都相反。
物理學家尼爾圖羅克說,這個理論有幾個優點。首先,它解釋了宇宙學中另一個棘手的問題:「暗物質」的存在。暗物質構成了宇宙的大部分,但它是不可見和不可探測的。這個宇宙的鏡像模型表明,所有這些難以捉摸的暗物質質量可能都是由難以捉摸的、被稱為「無菌中微子」的超大質量粒子造成的,中微子的質量大約是質子的5億倍。耐人尋味的是,這個數字將與南極脈衝瞬態天線(ANITA)獲得的一些異常讀數一致。
另一個好處是,它給我們提供了一種解釋大爆炸後快速膨脹時期的一些複雜性的方法,而無需發明新的粒子或力。然而,這一理論的一個問題是,它沒有解釋科學家們已經探測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宇宙大爆炸留下的能量)的一些溫度變化。據尼爾圖羅克說,這是同行評審員評價論文的癥結所在。
如果尼爾圖羅克的理論成立,那麼它可能將顛覆人類的宇宙觀。目前人類的宇宙觀很多理論都是科學家推測出來,並沒有100%的證據,例如暗物質、蟲洞、黑洞等,具體它們怎麼運作、由什麼構成、會產生怎樣的實際效果猶未可知。
很難想像在鏡像宇宙有一個一模一樣的你幹著同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