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unhofer IKTS開發多材料噴射3D列印技術,可製造陶瓷、金屬等材料

2020-09-04 3D科學谷

德國Fraunhofer 陶瓷技術與系統研究所(Fraunhofer IKTS)開發了一種多材料噴射3D列印系統(Multi Material Jetting,MMJ)。MMJ 3D列印技術目前一次最多可列印四種不同的材料,包括金屬、陶瓷這樣的高性能材料。

這一技術能夠在一次列印過程中將不同材料整合至一個零件,意味著增材製造零件可以具有多樣化的屬性和功能,該技術將為高度集成多功能組件的製造打開新的大門。

多材料、多屬性、多功能

MMJ 3D列印系統所使用的材料為漿料,陶瓷粉末或金屬粉末均勻分布在熱塑性粘結劑中。列印時漿料被加載到微劑量系統(MDS)中,並在約100攝氏度的溫度下融化,產生能夠以非常小的液滴釋放的物質。

多材料噴射3D列印系統。©Fraunhofer IKTS

FraunhoferIKTS的研究人員還開發了相應的軟體程序,來確保製造過程中液滴沉積的精確定位。微劑量系統以計算機控制的高精度過程運行,將液滴逐一沉積在正確的位置,逐漸形成逐滴堆積的零件,液滴沉積速度達1000滴每秒,高度達60毫米每秒。液滴尺寸在300至1000μm之間,可形成的沉積層高度在在100至200μm之間。當前可以製造的零件的最大尺寸為20×20×18釐米。

每秒高達1000滴的高精度材料沉積。©Fraunhofer IKTS

在這一過程中,關鍵因素是列印漿料的定製配料,確定合適的劑量是確保增材製造的最終產品在隨後的熔爐燒結過程中具有所需性能和功能的關鍵,包括強度、導熱率和導電率等性能。

微計量系統示意圖。©Fraunhofer IKTS

應用

Fraunhofer IKTS表示,新的MMJ 3D列印系統可用於製造高度複雜的零件,例如由陶瓷製成的衛星推進發動機中的點火系統。衛星發動機燃燒室的溫度非常高,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熱性,是製造這類組件的理想材料。MMJ 3D列印系統可用於生產直接集成在發動機內的點火系統。該點火系統中的導電和絕緣區域被集成在一個非常堅固的組件中。

在這種情況下,MMJ 3D列印工藝需要三個定量給料系統:一個用於製造組件的支撐材料,在後續的燒結過程中會被分解;另一個用於製造導電組件;第三個用於製造電絕緣組件。

根據 Fraunhofer IKTS,MMJ 系統不僅適用於製造多功能組件,還適用於更多的應用。例如,用於製造硬質合金零件的毛胚,由於3D列印的硬質合金零件已非常接近最終產品的輪廓,因此與傳統方法相比需要的後加工更少。

驗證和商業化

Fraunhofer IKTS 已通過前期項目證明了該技術可以在實踐中使用,並且具有可擴展性。下一步他們將驗證該技術在工業中的應用。Fraunhofer IKTS還可以幫助行業客戶開發過程監控和自動化所需的材料和軟體。

3D科學谷Review

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觀察,MMJ 技術與更早出現的另外一種基於材料噴射的金屬、陶瓷3D列印技術-納米射流技術頗具相似之處。以色列Xjet公司基於專利的納米射流技術,開發了兩種3D列印系統,一種是陶瓷,一種是金屬。

Xjet 陶瓷3D列印技術。來源:3D科學谷

Xjet3D列印設備中配有噴墨列印系統,包括:能夠在列印過程中相對於彼此移動的兩個或更多的列印單元;具有一個或多個列印頭的列印單元共同形成了頭部設置;以及控制器用以控制所述列印單元的移動以在列印過程中動態地改變所述頭部設置。該系統每秒鐘噴射出上千滴「油墨」,聽起來有點像大幅面數碼列印以及紡織品的列印,Xjet的特別之處在於其噴射頭多次經過相同區域,每次具有小的偏移,使得每個噴嘴在若干略微不同的位置噴射。因此,給定噴嘴所形成的列印區域會與一個或多個其它噴嘴的列印區域重疊。由於相同區域由多於一個的噴嘴列印,因此這些重疊的列印區域可以用來減輕噴射不足或完全不噴射的缺陷噴嘴的影響。因此,使用這種具有重疊列印區域的多次通過式噴射可以使得系統即使在具有若干缺陷噴嘴的情況下仍能夠形成高質量的列印。

納米射流3D列印技術中的另一關鍵技術是專有材料。材料是一種納米級粒子構成油墨,納米顆粒均勻的懸浮在列印油墨中,在高溫下粘結在一起,經過後期的燒結處理,達到緊緻的內部結構和光潔的表面質量。

Xjet 開發的其中一種材料也可以面向硬質合金刀具製造。這是一種碳化鎢/鈷油墨組合物,包括作為載體起作用的液體媒介物,作為亞微米顆粒、納米粒子的碳化鎢(WC)和鈷(Co)。鈷也可以在油墨中以前驅體的形式存在,例如可溶解的有機鈷化合物、鹽或絡合物。列印完成後,生坯被送去經受燒結過程,在真空和低溫度(幾百攝氏度)下加熱,其中有機材料被除去(脫結合階段),隨後是在接近於Co的熔點的溫度進行的液相燒結。在燒結之後,可達到鎢鈷硬質合金切削刀具所需要的機械強度和硬度。

MMJ 3D列印技術將材料噴射工藝拓展至金屬、陶瓷等高性能材料的多材料增材製造領域,旨在在同一零件中集成多種材料、多種屬性、多種功能。對於該技術為複雜功能集成零件製造帶來的影響,以及如何在列印完成後的燒結過程中同時處理多種對燒結溫度要求並不相同的材料,3D科學谷將保持關注。

網站投稿請發送至2509957133@qq.com

相關焦點

  • 聚合物、金屬、陶瓷和複合材料,3D列印材料原來這麼複雜!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3D列印材料的種類已超過了200種,但是在實際應用中,200多種列印材料仍然非常有限,因為現實中產品非常多,生產材料及組合也極其複雜。 按照技術的不同,3D列印可分為FDM(熔融沉積成形)、SLS(雷射選區燒結)、SLM(雷射選區熔化)等多種技術。
  • Part2-2020中國3D列印-增材製造設備、材料、軟體研發進展
    全流程解決方案l 公司名稱:深圳升華三維科技有限公司l 網址:www.uprise3d.cnl 2020研發重點:1)從列印材料、3D印表機、操作軟體到脫脂爐、燒結爐一整套金屬/陶瓷間接3D列印解決方案推向市場;2)大尺寸獨立雙噴嘴3D印表機的開發,實現兩種不同材料(金屬與金屬、金屬與陶瓷、陶瓷與陶瓷)的複合列印,列印尺寸可以達到500*500
  • 3d列印材料大全,看看你知道幾個
    在3d列印領域,3d列印材料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3d列印材料是3d列印技術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在某種程度上,材料的發展決定了3d列印能否得到更廣泛的應用。目前,3D列印材料主要包括工程塑料、光敏樹脂、橡膠材料、金屬材料、陶瓷材料等。另外,彩色石膏材料、人工骨粉、細胞生物材料、砂糖等食品也用於3D列印領域。
  • AEROSINT和ACONITY3D開發多材料金屬3D印表機
    由比利時Aerosint開發的專業重塗機將部署在Aconity3D製造的新型3D印表機中,該印表機能夠為雷射粉末床融合系統鋪設雙粉層。 Formnext Startup挑戰賽獲勝者此前宣布與德國金屬加工專家Aconity3D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 2020年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金屬3D列印...
    相比傳統製造模式,非金屬3D列印的優勢主要在於無模化和可定製,但受限於材料性能,其主要用於樣品和模具的生產,量和價都很難起來;而金屬3D列印除了具備無模化可定製優勢外,在列印效率和列印質量上相比傳統金屬加工工藝均有較為明顯的提升,甚至能夠完成傳統工藝無法製造的高複雜度高精密度零部件的列印,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
  • 上海3D列印:一篇文章帶你了解陶瓷3D列印
    陶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希臘,在那裡他們會在高溫下烘烤黏土,使之變得堅硬。從技術上講,陶瓷是一種固體材料,由金屬、非金屬或離子和共價鍵組成的無機化合物組成。從這個角度來看,碳和矽也可以被認為是陶瓷,這一點很重要,因為許多3D列印陶瓷的名字聽起來更像金屬,因為它們不是來自粘土。如今,陶瓷被分為兩類:天然原料(粘土)組成的經典陶瓷和包括矽、碳和氮等其他材料的技術陶瓷。
  • 3D列印金屬材料之鎳基合金和鈷鉻合金
    鎳基合金是一種優異的航天材料,鈷鉻合金是一種理想的人體植入物材料。其中鎳基合金材料尤其適用於SLM成型技術,在ExOne的3DP(粘合劑噴射成型)技術中也有廣泛應用。鎳基合金(Nickel base alloy)是指在650~1000℃高溫下有較高的強度與一定的抗氧化腐蝕能力等綜合性能的一類合金。
  • 陶瓷or金屬|3D 列印材料在口腔醫學領域的應用
    高分子材料已成為目前3D列印領域中基本的成熟的列印材料, 塑料作為高分子材料的代表, 具有較好的熱塑性、流動性與快速冷卻粘接性以及其迅速固化的性能。另外, 由於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粘接性, 可以使其能夠與陶瓷、玻璃、纖維、無機粉末、金屬粉末等形成新的複合材料, 在口腔醫學中, 聚乳酸 (PLA) 、聚己內酯(PCL)、聚富馬酸二羥丙酯(PPF)等屬於比較常見的3D列印材料。
  • 以色列XJet開設金屬和陶瓷增材製造中心
    近日,以色列3D列印公司XJet在Rehovot正式開設增材製造中心。新中心配備了價值超過1000萬美元的XJet Carmel AM系統,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金屬和陶瓷增材製造中心。XJet的增材製造中心佔地8,000平方英尺(約743平方米),位於Rehovot科技園。XJet希望能夠進一步推進其新型3D列印材料及其NanoParticle Jetting技術的開發,該技術可用於金屬和陶瓷材料的生產。「新的增材製造中心是我們追求廣泛的多材料應用的關鍵部門」,XJet執行長Hanan Gothait說。
  • 惠普3D列印技術的演變:從聚合物到金屬增材製造
    惠普公司自2016年正式商業化其增材製造技術以來,已推出了多款聚合物3D列印系統以及基於粘結劑噴射的金屬3D列印技術。惠普對於佔領未來12萬億美元製造業領域的下一個高地,開啟了全速前進模式。
  • Insights l 為多材料3D列印做好準備的設計軟體
    多材料3D列印技術旨在通過有效的材料組合實現豐富的功能結構,雖然目前基於聚合物、金屬以及或陶瓷的多材料3D列印還處在起步階段或商業化前的階段,但這個領域充滿了可能性,因為多材料的應用可以使工程師有更多的自由度實現設計要求。
  • 巧婦不再難為無米之炊 3D列印材料大觀(全文)_3D印表機_辦公列印3D...
    這裡簡要介紹當前3D列印材料的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由於3D列印製造技術完全改變了傳統製造工業的方式和原理,是對傳統製造模式的一種顛覆,因此,3D列印材料成為限制3D列印發展的主要瓶頸,同時也是3D列印突破創新的關鍵點和難點所在,只有進行更多新材料的開發才能拓展3D列印技術的應用領域。
  • 5大材料噴射3D印表機原理
    詳細盤點請看《大勢已來:8個噴射技術金屬3D列印廠商匯總對比》 通過材料噴射系統3D列印的零件的尺寸精度可以達到±0.1%,並且具有非常好的表面光潔度。材料噴射主要用於原型製造以及製造工具零件。
  • 多材料金屬3D印表機,比利時Aerosint打出雙組分金屬
    2020年3月11日,南極熊從外媒獲悉,比利時Aerosint開發一款新型的金屬3D印表機,其中安裝了雙重的鋪粉裝置,能夠在SLM 雷射粉末床熔融設備中同時鋪兩種不同的金屬粉末。因此,可以製造雙組分的金屬3D列印零件。
  • 【材料】Nature:來自未來的科技——超高解析度3D列印技術
    列印,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其原理是通過軟體與數控系統將專用的金屬材料或者非金屬材料逐層堆積,從而製造出實體物品的製造技術。1986年,美國科學家Charles Hull開發了人類歷史上第一臺商業3D立體印表機。經過幾十年的發展,3D列印技術在逐步發展,其應用範圍也在迅速擴大,包括文物修復,運動鞋部件、牙科陶瓷、貴重飾品和航空航天部件的大規模生產,以及微流體、醫療設備和人工器官的製造等等,但這一技術目前仍然有諸多缺陷,例如非列印區域也會呈現固體,列印速度慢、解析度普遍較低。
  • 3d列印的材料是有哪些?列印精度及後處理介紹
    3D列印的材料一般分為金屬和非金屬兩大類,包括:聚乳酸、ABS、二氧化二鋁、尼龍、陶瓷、高溫、高韌性、高強度感光樹脂、半透明感光樹脂、軟膠3D列印、DLP進口紅蠟、DLP進口藍蠟、全鈷彩色3D列印、數控ABS加工、桌面ABS塑料等數十種材料。金屬三維印刷材料:金、銀、鋁合金、不鏽鋼、鈦合金等材料。
  • 解讀金屬3D列印技術分類
    很多人問我這樣一個問題,3D列印技術到底是什麼?有哪些種類?今天就來跟大家談談金屬3D列印有哪些種類?這只是個人的結總和觀點,分享給大家。3D列印技術到底是什麼? Taylor(2018)描述了切材料製造(傳統製造)和增材製造之間的概念差異。切材料製造——一種製造工藝,採用大於成品零件最終尺寸的固體材料塊,然後切除材料,直至達到所需產品形狀。
  • 生物植入物的2D/3D/4D增材製造材料,Engineering綜述
    AM是一種面向材料的製造技術,因為材料固化機制,列印結構精度,後處理過程和功能應用均是基於列印材料的。但是,用於製造生物植入物的三維(3D)可列印材料仍然非常有限。在這項工作中,對用於生物植入物的2D/3D AM材料進行了調研。此外,在呂堅教授課題組先前開發的4D列印陶瓷前驅體及陶瓷材料的基礎上,本文提出了軟硬集成4D增材製造概念,並對其在人體系統中複雜而動態的生物結構上的潛在應用做了展望。
  • 三維列印多材料設備的新技術
    然而,迄今為止開發的大多數3D列印方法僅僅被證明對於生產非功能材料是有效的,因為列印更複雜的結構,包括電子設備,將需要幾個生產階段和更苛刻的程序。用研究人員的方法印刷的艾菲爾鐵塔般的三維結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和空軍研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最近設計了一種新的三維立體印刷生產由不同材料製成的電子器件的方法。
  • 變不可能為可能的金屬3D列印技術
    如今,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具有短期製造、按需製造、快速原型優勢的金屬3D列印技術,正在使很多不可能成為可能。目前市場上主流的金屬3D列印技術主要有以下五種:雷射選區燒結(SLS)、納米顆粒噴射金屬成型(NPJ)、雷射選區熔化(SLM)、雷射近淨成型(LENS)和電子束選區熔化(EBSM)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