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3 04:54 來源:溫州晚報 瀏覽:3425
昨天上午,一張拆彈專家現場拆炸彈的照片,紅遍各大網站。
照片中,一名特警頭戴黑色特警帽,身穿特警服,手帶白手套,他趴在地上,表情專注,對炸彈進行手動拆除。
網友們驚嘆終於目睹到拆彈全過程的同時,也提出了疑惑:拆彈專家不是應該穿著排爆服麼?
他們的裝備為何如此簡陋?
昨晚,溫州晚報記者獨家採訪了這位拆彈專家,請他為讀者、網友解惑。 □首席記者 張銀燕
「一旦爆炸,周邊20米內的群眾會受到傷害」
記者:董大隊長您好,今天您拆除的是個什麼樣的爆燃物?
董伯良:是一個用氯酸鉀和鋁粉組成的煙火劑。鞭炮分為兩種藥:黑火藥和煙火劑。煙火劑的威力比較大,是黑火藥的一倍多,是TNT的0.7倍。
記者:聽說爆燃物除了鞭炮,還放了打火機?
董伯良:對的,打火機作為液體放進去,可增加可燃度。
記者:如果爆炸,會有怎樣的殺傷力?
董伯良:這個爆燃物的介質,是鋼珠和螺絲釘包裹在外面,它們可增加爆炸威力。如果爆炸,拋灑物一旦飛出去,周邊20米內的群眾就會受到傷害。
「我之所以沒穿排爆服,是因為我已經確定那是個簡易的點燃式爆燃物」
記者:您是幾點鐘接到警情的?
董伯良:上午9點多,在鹿城特警值班的時候接到警情,並馬上趕往現場。
記者:接到警情時,知道是什麼樣的炸彈嗎?
董伯良:不知道。我和其他拆彈專家到達現場後,先做好封閉現場、了解炸彈情況裝置等情況,在確認和判斷可以手工拆除的情況下,我們做了手工拆除,並及時解除警戒。
記者:網絡上有網友稱您的排爆裝備太簡陋了,您怎麼看?
董伯良:這個評論我也聽說了。通常情況下,對複雜的爆燃物,按照程序來的話,現場處置爆燃物會有一個規範的流程。我的裝置之所以簡陋,是基於我個人經驗的判斷,以及根據現場和周邊已爆物品情況結合的科學判斷。在這種情況下,我確定起爆方式是簡易的點燃式爆燃物。如果用打火機點燃,就會爆炸,不點燃就不會爆炸。所以最後我沒有穿防爆服,在最短的時間裡將炸彈拆除。
「我問對象,炸彈是怎麼搬到現場的,他說是摩託車運來,這就可以排除是觸發裝置」
記者:您是如何判斷那是個點燃式爆炸物的呢?
董伯良:我問對象,炸彈是怎麼搬到現場的。他說,是騎摩託車運過來的。這樣就可以排除炸彈是觸發裝置的,有些炸彈,一接觸就會爆炸。此外,既然炸彈可以運載,那說明是穩定的。我還問他,前面那個炸彈是怎麼爆炸的,他說是用打火機點燃的。最後,我看了引爆現場,發現現場有煙花、打火機,地面上還有白色的鋁粉,通過這些,再憑多年的排爆經驗,我判斷這是鞭炮中的煙火劑。
記者:拆炸彈方法難嗎?
董伯良:炸彈分有拉發、壓發、觸發、松發等種類,還有感應、聲控、定時、延時等很多種。今天這個是最簡易的。
「對於複雜的,要先排除是否是電子、遙控式爆炸物,甚至還要用X光拍是不是機械式」
記者:您剛剛提到,對複雜的爆炸物,會按照規範的流程,那是個怎麼樣的流程?
董伯良:對複雜的爆炸物,我們會做現場警戒,疏散人群,甄別爆炸物,這些我們今天現場也都做了。
此外,我們還要判斷爆炸物的種類,主要是要先排除電子、遙控式爆炸物;還要用X光拍,看看是不是鬧鐘或機械式爆炸物;再用電子聽證器去聽,排除各種存在的可能後,再確定起爆方式是怎麼樣的。當時,我們到達現場後,可以直接判斷那是個點燃式爆炸物,就沒必要再走複雜的流程了,你說呢?
「從事拆彈專家15年,家人從不知道我是做什麼的」
記者:您是哪一年開始當拆彈專家的?
董伯良:我1992年進入市公安局特警支隊後,當過狙擊手、潛水員、排爆手、突擊隊,最後進入了特警支隊防暴大隊排爆中隊。當拆彈專家以來,一共拆了20多個炸彈,包括機關單位、工礦企業、KTV和電影院等。
記者:有沒有讓你印象最深刻的?
董伯良:1998年,一個KTV裡放了好幾個炸彈,是用硝銨做的延時炸彈,我成功拆除了,當時還立了三等功。
記者:家人會不會覺得您的工作太危險了?
董伯良:他們只知道我幹特警工作,但不知道我具體做什麼的。
記者:今天各大網站出現了您拆彈時的照片,他們看到了嗎?
董伯良:家裡人看到了,跟我說,你這麼厲害的啊(笑)!
「以色列、美國、英國等國的退役軍人和警界高手是我的拆彈老師」
記者:您是怎麼學習拆彈工作的?
董伯良:公安部經常會組織學習,並請來以色列、美國、英國等國在軍隊界退役軍人和警界高手前來授課。不同的國家,會有不同的炸彈,也有不同的處置方式。我們要不斷吸收別人的理念,才有進步。
記者:怎麼看待自己的職業?
董伯良:排爆要做精,做細。從事這個職業,就要認真做好,要一絲不苟,敬業再敬業加專業,因為排爆工作,是關乎生命和財產安全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