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默默無聞,它依舊在努力生長

2020-10-03 夏顏秋的小時光

地處鄉村,最令人開心的事情就是一出門就可以感受到美麗的自然風光。那些綠色的植物,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季依然生長茂盛,無論是在什麼犄角旮旯裡,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然而,當我們被植物的莖、葉、花、果所折服的時候,卻很少有人去注意植物的根是如何生長的。

究其原因,一來是因為根部生長在地下,不容易被人看到;二來則是熟悉它們的人忙於勞作,對於其生長狀態早就習以為常了,只盼望著能有個好收成,更是無暇研究。因此,大概只有年幼的孩子會對植物的根產生興趣吧。

可是,當看到日本作家奧山久的作品——《我的草根觀察圖鑑》時,我才知道原來世界上還有許多像他一樣的人,同樣對植物的根部有興趣。而正是由於作者對於植物草根的研究才使得書中可以出現那些多惟妙惟肖地植物根系生長圖和照片,從而讓小讀者們更加了解植物。

自然是神奇的,植物的生長千變萬化,想要探尋根部的形態就一定要挖開土壤,才能一窺究竟。這就好像是一場奇妙的探險,吸引著擁有好奇心的孩子們去行動,去接近自然,去發現植物的生長秘密。

在觀察和行動中,跟隨著作者的腳步,小讀者們可以發現在書中描繪了那麼多種植物的根部。比如野蒜,比如西洋蒲公英,比如桔梗,比如菊芋等。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有的生長在野地裡,有的生長在田野裡,有的生長在水邊,有的則生長在樹林裡……

每一種植物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生活習性,因此在生長地、植物外形、根部方面自然有明顯的差異。

野蒜喜歡叢生,它的根是球狀的,可以通過鱗莖形成新的植株;

西洋蒲公英會將根深植於泥土,這樣即使長在地上的部分被去除依然可以從根上重新長出來;

桔梗的根是一種草藥,它的根就像長了很多腳的外星生物,根上會冒出很多嫩芽;

菊芋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它還有一個別名叫做洋姜,和土豆一樣擁有肥大的塊莖,有的是紫色的,也有的是白色的,能夠通過通過地下莖末端膨脹而變大。

看吧,植物的根同樣大有秘密。而正是由於各種各樣的根的存在,這些植物才可以從土壤中汲取水分和養分,從而逐漸成長,最後成為人們眼中所熟悉的樣子。

當然,除此之外,植物的根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那就是用來支撐和固定莖、葉、花等露在地面的部分,使其能夠經得起風雨的到來。

《我的草根觀察圖鑑》是一本適合兒童的自然觀察入門指南,它從平時不被人注意的根部著手,描述了那些關於植物成長的秘密。換句話說,植物是有生命的,就像人一樣每天都在努力奮鬥,而根部就是最堅實的基礎。即使默默無聞,即使被人忽視,即使我們有時候看不到,可是它們依然在悄悄努力,直到被世界所看見。

相關焦點

  • 《我的草根觀察圖鑑》:即使默默無聞,它依舊在努力生長
    那些綠色的植物,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季依然生長茂盛,無論是在什麼犄角旮旯裡,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然而,當我們被植物的莖、葉、花、果所折服的時候,卻很少有人去注意植物的根是如何生長的。而正是由於作者對於植物草根的研究才使得書中可以出現那些多惟妙惟肖地植物根系生長圖和照片,從而讓小讀者們更加了解植物。
  • 高考寫作指導:做一棵在地平線上努力生長的小草
    【寫作提示】1、小草要想使人們看見它,就要讓自己長得足夠翠綠、茂密、高大、魁梧;2、人們要想看到小草,不能只遙遙觀望,要走近小草,給小草的努力以鼓勵,以肯定;3、小草無需贏得人們的眼光,它只要努力生長,活出自我就夠了;4、人們與小草因為距離遙遠而彼此陌生,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隔閡由此產生。
  • 「巨無霸」仙人掌,樹高有四米,曾經還被風折斷過依舊生長
    仙人掌的花期長達一個多月,每朵花凋謝之後都會結果,而且這株仙人掌栽種已經有三十多年了,也曾經被大風折斷過幾次,但是依舊是生存下來。而且李大爺說自從栽種之後就沒有管過這株仙人掌,沒想到如今卻長成了一棵大樹這麼大,也是讓李大爺感到十分的驚喜。
  • 《三體》:即使託馬斯·維德殺死了程心,人類的結局依舊不會改變
    即使程心死了,後面發生的一切還是會發生。這不是換個執劍人就能解決的問題,是人類社會本身造成的。具體原因隨我慢慢道來。首先,就算程心被維德一槍打死了,人類也不會選他做新一任執劍人。一個羅輯就已經讓全人類整天生活在惶恐不安當中了,比羅輯還要無情的託馬斯·維德無疑會遭到人類社會的極大排斥。事實上當時的程心才是眾望所歸,其他候選的執劍人統統不在人類的考慮範圍之內。
  • 科學家表示:即使沒有人類,全球變暖依舊存在!
    科學家表示:即使沒有人類,全球變暖依舊存在! 全球變暖給人類帶來的危害是真實存在的。這種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可見光擁有高度透過性,但是對地球發射出的長波輻射卻有著高度的吸收性,紅外線也被它所吸收,這樣就會導致地球溫度上升,從而變成溫室效應。那這是不是就說明全球變暖的到來和人類有著直接關係,或者說全球變暖是人類導致的呢?
  • 即使逃離了海洋,依舊會被無情吃掉!
    即使逃離了海洋,依舊會被無情吃掉!鳥是在天上飛的,魚是在水裡遊的,這是正常人對這兩種生物的認知,但凡事總有例外,就有這樣一種魚,並不甘心一生都在水中度過,所以它們進化出了翅膀,這是一種擁有飛行能力的魚。它的飛行能力究竟是如何進化出來的呢?是否真的可以像鳥兒一樣,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飛行呢?
  • 默默無聞的「大松鼠」,腳踏實地的演員,人品更是好到沒話說
    而他自己也毫無怨言,不會對別人說你不要再欺負我了之類的話,他沒有從別人的地方改變,而是改變自己,她自己一直默默無聞的開始努力,有時候他自己最後還能取得勝利。這一點值得我們現今的大多數人學習。明星的效果就是為了給觀眾粉絲樹立榜樣,或者說給觀眾娛樂,讓觀眾感到高興。像王迅那樣遇到事情從來不從別人身上找原因,而是反省自己,改變自己,讓自己更加努力,這樣來贏取自己的成功。
  • 三星即使創新了蓋樂世J4 +和Galaxy J6 +,依舊沒能搶回市場
    三星即使很努力的創新了Galaxy J4 +和Galaxy J6 +,依舊沒能搶回市場三星被包括小米,Oppo,Vivo和Infinix在內的年輕品牌所圍攻。在超高端以外的每個價格點,其產品並不總能提供其他產品的規格。
  • 遼寧改名很成功的大學,曾經默默無聞,如今成為當地人的驕傲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遼寧改名很成功的大學,曾經默默無聞,不被大家認可,但是現在已經成為當地人的驕傲,讓人高攀不起,讓我們來看看這所大學吧! 我國有很多的「師範學院」,大多數都是專科,而學校在當時也是平平無奇,並沒有出色的地方,在當地默默無聞,一直都是默默的發展。
  • 荷蘭職員:中國人最讓我佩服的,就是即使無「芯」可用也依舊從容
    荷蘭職員:中國人最讓我佩服的,就是即使無「芯」可用也依舊從容,在今年以來,美國對於半導體行業方面的「禁令」更加重了,這使得中國的一些科技企業無法獲得原本該有的手機晶片,使得在手機業務這一方面出現了很多問題。
  • 生長在沙漠中的樹木,有600年的歷史,樹木倒後一千年不爛
    在我們印象當中,沙漠當中是很難有植物在這裡生長的,因為在沙漠當中缺少水分,而且大部分的地區都是沙子沒有什麼養分,不適合植被的生長,一望無際全都是漫天的沙子,不過在我們國家不斷的努力治沙過程中也有很多地區已經生長出植物來。
  • 鄧稼先默默無聞,但功績永垂不朽
    鄧稼先默默無聞,為中國的核事業奉獻了一生,甚至付出了生命。楊振寧先生去了美國,並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等一系列國際認可的榮譽和獎章。經過對比,我們就能看到鄧稼先的付出有多大,即使是時至今日,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中蘇關係惡化以後,蘇聯專家全部撤走,鄧稼先成為了中國原子彈理論設計的總負責人,他帶領著一幫大學應屆畢業生開始了他的徵程。
  • 被雷劈爛後依舊活了1500歲的「樹堅強」,內部早已中空
    ,生長速度就會相對較快。但是如果走進這棵樹木,就能看到這棵樹木,其實已經被人們用鋼架固定住了,由於這棵樹的中心已經失去了作用,內部已經處於中空狀態,所以只能靠外界輸氧,營養液才能讓這棵樹木獲得生長能力,也可以延長這棵樹的壽命。實際上樹木和動物都是需要非常好的生活環境,才能繼續生活。每一個地區都會有一個特殊的生物鏈條,這種樹木靠著營養液存活液,足以證明它的堅強。
  • 梧桐樹下,努力生長的你真美
    努力生長 靜待花開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邢彥瑤探索求知的足跡遍布北京、上海、廣州、珠海、武漢、三亞、大理、寧波、青島、香港,以及泰國、新加坡、日本、越南……成為南京晨報小記者後,兩屆兩岸青少年徵文大賽、穿漢服學習書畫禮儀孝道、「為中華之崛起」誦讀活動、大報恩寺內誦讀國學經典踐行孝道、雲上正畸夏令營等活動都留下了邢彥瑤的身影。
  • 同樣是太陽能發電,為什麼光熱發電一直「默默無聞」?
    因為熔鹽在熔融態下可保持較寬的工作溫度範圍,允許系統在低壓工況下,出色、安全地實現能量的吸收和存儲,所以它是一種理想的吸熱介質。△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蒸汽在驅動汽輪機之後,會被冷凝回水,然後返回儲水箱,必要時它將流回蒸汽發生器
  • 科學家稱它違背自然規律,它還能生長多久?
    但是事物的發展都是要遵循自然規律的,即使是那些倖免於滅絕之難的生物,它們也要遵循大自然的發展規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只有不斷地進化和發展,才能夠使自己更長久的生存在地球上。不過有一種生物生活在地球上很久,卻被科學家稱,它已違背自然規律。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科學家所說的這個生物叫「太歲」。
  • 一棵努力長死了的樹
    最初種下去的時候,這棵樹也的確很爭氣,拼命生長,比它四周的樹都顯得格外精神,朝氣蓬勃的勁頭,讓人看著就心生歡喜。現在的樹,卻是一副蔫頭耷腦、氣息奄奄的樣子,就像一個垂死掙扎的老者,期待起死回生,卻有心無力。綠化專家進行了分析,給樹的死亡下了定論:長得太快,自己長死了。很奇怪吧!
  • 默默無聞50年,攻克半導體領域多項難題,她讓西方無法「卡脖子」
    她是中國半導體材料領域專家,默默無聞工作五十年,研發出了分子束外延設備和量子級聯雷射器,迫使西方解除了相關產品的出口限制; 她4次落選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卻意外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她毫無怨言,依舊在國內兢兢業業,備受尊敬; 她就是著名的半導體材料學專家李愛珍
  • 默默無聞的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你知道在哪嗎?
    7月23日成功發射的天問一號探測器,讓海南文昌發射中心賺足了眼球,可你們知道蘆芽山旁邊,還有一個默默無聞但又極其重要的衛星發射中心嗎?不同於其他的發射中心多承擔吸引人眼球的科研發射任務,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在成立之初便承擔了相當一部分的軍事發射任務,由於這個特殊原因,25號基地就一直默默無聞的在蘆芽山旁堅守自己的歷史使命——一個默默無聞的衛士,守衛著我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