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養殖的一盆蘭花爛根了,打算重新上盆,應該如何修剪根部呢?全都剪掉好還是保留一部分蘭根好?其實,這位蘭友的問題,也是大多數蘭友們經常會遇到的問題。蘭花根系的腐爛、空根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由於平時管理養護的失誤或缺位,造成一部分蘭根腐爛,那麼在分盆時見到腐爛或者是空根的蘭株,究竟應該怎麼處理,是全部剪掉好還是保留一部分空根好呢?我們不妨從蘭花根部所起的作用去觀察。
大家知道,蘭花根系除了能吸收植料中的養分、水分外,蘭根還具有呼吸的作用,蘭盆中生長的根系多了,我認為也不要全部修剪掉。因為,是根就會有葉子,若不加區分,統統修剪掉,勢必會影響蘭花的服盆與生長。有的網友說蘭花根系多了會影響蘭根呼吸,我以為完全沒有道理。試想一下,野生蘭花的根部十分的發達,葉片生長的很旺盛,並沒有影響其正常的生長和呼吸。所以說蘭根多了影響蘭花呼吸不暢的觀點,我認為有些過於言過其實了,不能認同這種說法。當然,對於蘭花的腐根、空根以及病態根系,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具體分析,且不可以一刀切。
其實,既然已經發生蘭花腐根的現象,蘭盆中的植料也肯定存在有較多的致病細菌,原先的蘭盆植料就不能再用了,蘭盆也必須進行消毒處理。蘭盆消毒的方法有很多,最實用而且簡單的做法是,把蘭盆清洗乾淨以後,放在太陽光下暴曬2~3天,也可以用高錳酸鉀或是多菌靈稀釋液浸泡蘭盆6小時,再曬乾使用。對於已經爛根的蘭株要進行如下處理後,才能上盆栽植。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首先是清洗蘭株
修剪蘭根需提前進行清洗蘭根,這是部分蘭友最容易忽視的錯誤之一。因為,蘭根腐爛不然攜帶大量細菌,若不提前進行清洗,勢必傳染其它的好根。將蘭株用清水衝淋洗淨,根部用自來水衝洗一遍,再用1:1000倍甲基硫菌靈稀釋液浸泡1小時,然後將蘭根在陰涼通風處晾乾,讓根表略幹,以便於修剪。
2.剪刀消毒很關鍵
其次是修剪爛根。在修剪蘭株根部時,所使用的剪刀需要用酒精或者是火燒進行消毒,有的蘭友往往不注意,拿起剪刀就修剪,豈不知這樣也會導致病毒交叉感染,不利於蘭株復壯。剪切口在爛根的上部剪斷,修剪以後所保留的蘭根,應沒有腐爛的病斑,而且,修剪過後的蘭根,應該呈現出白淨狀態為宜。
3.傷口處理不可少
最後是傷口處理。有的蘭友修剪完成後就立馬上盆栽植,豈不知這樣也會使得受傷的剪口留有病菌,如果不做消毒處理,還會繼續感染。所以修剪完以後,要在蘭花的傷口上塗抹配有甲基硫菌靈的炭粉或者是草木灰,以防止傷口感染。處理後放在陰涼處,晾至傷口收縮,蘭根稍軟後再進行上盆,這樣做才能使得蘭株復原比較快。
如果爛根較多,每苗保留2條比較健康的根系,其他的爛根都可以剪掉。如果蘭根已經全部腐空了,則應該在每株蘭苗上留有2~3條空根,將其作為蘭株的支撐根,並由它們來吸收水分,其餘的爛根、腐根應清理乾淨,並進行消毒殺菌處理。
4.蘭花上盆的操作
將蘭盆底部放上1~2釐米厚的陶粒或小石子,以利於增強蘭盆的透水性和瀝水層的營造,然後左手握住蘭花莖基部,用右手向蘭盆內裝填植料,要找好蘭株在蘭盆中的高低位置,有新芽的方向應留出大一些的空間,以利於新芽生長。放好蘭花後,再把配製好的蘭花植料,按照「下粗上細」的比例逐漸填入蘭盆內,堆積成四周低中間略高的饅頭形狀,邊添置料邊拍動盆壁,使得蘭花植料與蘭根的接觸密實為佳,然後再在蘭盆的表面鋪蓋上一層蛭石或翠雲草。
5.採用浸盆法給水
蘭株上盆完成以後要給其澆一次透水,為了使得給水均勻,最好是採用浸盆法,將蘭盆放在水盆裡,慢慢讓植料吸飽水。然後將蘭盆放置在陰涼通風的地方養護20~30天左右。蘭株在服盆期間,禁止施肥或用手翻動植料,以免根部失去吸收肥水的功能,而影響蘭株根系的生長,不僅不能使蘭株健康,反而適得其反。
6.查找原因得教訓
蘭根腐爛的原因大體上有4點:一是施肥太濃燒根引起爛根;二是植料先過幹後又過溼,傷害了蘭花根部;三是植料板結不透氣,並長期過溼,導致蘭根呼吸受阻而爛根;四是植料經過長期使用以後,出現了致病細菌或真菌病毒,這些厭氧菌經過繁殖,已經使得蘭盆內的益生菌數量喪失殆盡,從而對蘭花根部造成的感染,導致蘭根受到腐蝕侵染而腐爛。查找到蘭花腐根的病原體,有利於我們在以後的養蘭過程中,加強蘭花養護管理,避免細菌和真菌病毒侵犯蘭根,尤其是要做好通風、透氣管理,減少病害侵蝕蘭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