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日報》近日發表文章指出,新冠病毒大流行在紐約和長島暴發的時間比之前認為的要早,當時有數十人感染了主要來自歐洲的毒株。一項新的分析還顯示,大多數傳播是在社區內進行的,而不是來自從歐洲旅行回來的人。
文中指出,美國在此前在3月3日的檢測中發現了第一例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隨後整個城市地區暴發感染,導致5月中旬美國就已經出現26萬例感染患者。由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領導的這項新研究,旨在利用基因測試來追蹤今年春天蔓延在整個紐約市地區的SARS-CoV-2病毒起源。研究顯示,該病毒最早在2月下旬「首次傳染進美國」,由至少109個不同的來源播種,隨後暴發出感染鏈,而不是僅僅來自一個「零號病人」。
值得注意的是,該這份研究報告指出,超過40%的檢測呈陽性的人在感染病毒之前沒有與其他感染者接觸過。任紐約大學朗格尼健康學院病理學助理教授馬修·莫蘭諾(Matthew Maurano)博士,他也是這份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指出:「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紐約的早期篩查測試方法至少錯過了暴發開始和根源的幾天。這項工作強烈表明,未來要是想消滅還在初期傳染階段的疫情,我們需要一個快速、豐富的實時基因監測系統,以及傳統的流行病學指標。」
調查人員還發現,95%以上感染新冠病毒的紐約人所攜帶的病毒變種可能使其更容易傳染給他人。莫蘭諾說,這一發現有助於解釋為什麼病毒在紐約傳播如此迅速,即使是在這個城市人口密度很高的情況下。在基因測序中,研究人員比較遺傳密碼的小片段,以確定只在特定毒株中發現的突變。莫蘭諾說,這些「標記」可以用來追蹤菌株是如何在一段時間內傳播的,類似於用於追溯人類祖先的測試。此前,專家們曾使用這種技術跟蹤流感、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和伊波拉等傳染病的暴發。
研究報告中指出,此次研究分析收集了自3月12日至5月10日期間檢測出COVID-19呈陽性的病人,共有864個鼻拭子病毒基因信息。大多數人來自曼哈頓、布魯克林和長島的納蘇縣。研究顯示,紐約病毒的遺傳密碼與來自歐洲或美國其他州的菌株更接近,而不是中國。此外,早期的一些人傳人感染鏈長達50人以上。
紐約大學朗格分校病理學系教授、資深研究作者阿德裡亞娜·赫奎(Adriana Heguy)博士說:「基於這些結果,很明顯,我們需要提供出一個能快速出結果的檢測系統。該研究中分析的人數僅佔紐約一家醫院系統中感染新冠肺炎患者的10%。
因此,社區感染的真實規模可能要高得多,病毒最初傳入紐約市的時間可能更早。」赫奎表示,研究小組下一步計劃是要調查基因檢測發現的突變是否會以其他方式影響新冠病毒,比如導致新的或更嚴重的新冠肺炎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