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世界總決賽冠軍合影 袁豪(助理教練) 趙爽(隊員) 楊博海(隊員) 戴文淵(隊員)俞勇(教練)
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ACM-ICPC或ICPC)是由美國計算機協會主辦的,一項展示大學生創新能力和在壓力下編寫程序、解決問題能力的年度競賽,堪稱計算機界的奧林匹克大賽。2005年獲得ACM世界冠軍的戴文淵楊博海目前都在百度。兩年時間,戴文淵就迅速晉升為百度科學家。
近幾年中國選手在一流計算機大賽中屢創佳績,一改北美高校獨佔鰲頭的局面,共4次獲得ACM大賽的世界冠軍。其中3次都由上海交大隊奪魁。今年的6月10日正是上海交大ACM班十周年的紀念日,回顧十年曆程,ACM-ICPC高手正在用技術改變世界。僅兩年時間,第29屆ACM大賽的冠軍戴文淵就榮升為百度商務搜索部的科學家,擔當主任研發架構師一職。
戴文淵曾3次獲得ACM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區預選賽決賽冠軍,22歲奪得ACM-ICPC世界冠軍,學術論文多次被AAAI和ICML等國際一流學術會議收錄,「計算機達人」的光環籠罩在戴文淵的頭上。「數據挖掘是我最大的興趣,百度龐大的資料庫擁有無可比擬的價值。」2009年,戴文淵選擇放棄攻讀博士學位,轉而加入百度商務搜索部。如今戴文淵晉升為百度商務搜索部科學家,擔任著百度鳳巢策略團隊模型組的技術負責人。
被導師評價為「心思縝密,判斷力超越同齡人」的2005年ACM世界冠軍楊博海也在百度商務搜索部任職。「我以前也在其他網際網路公司實習過,但最後還是選擇了百度,百度這種成長型的企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機會,用實幹影響數以億計的網民讓我更有成就感。」
曾在CIKM和AAAI等國際知名學術會議發表論文的楊立淳說:「百度的工作非常貼近實際應用,大量的搜索數據就是最重要的資源。在學校做實驗只有幾十臺機器,而在百度,就至少有幾千臺伺服器的技術支持,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匯集在百度商務搜索部的技術牛人比比皆是。百度商務搜索部的總監劉煬說:「百度商務搜索部之所以能吸引高端人才不斷進駐,就是因為優秀的人才惺惺相惜,形成了人才匯聚的現象。」這恰好印證了百度的人才觀:招最好的人,給最大的空間,看最後的結果,讓優秀的人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