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光合作用,通常的理論是研究波長 400nm-700nm 範圍,把波長限制在這個範圍的 AM1.5G(下圖)可以看出,光譜形態接近矩形。
圖:波長 400-700nm 範圍的 AM1.5G 光譜圖
為了提供人造光源的光譜設計參考,我們給出波長 350-850nm 範圍的 AM1.5G 圖供參考。
圖:波長 350-850nm 範圍的 AM1.5G 光譜圖
太陽光光譜對植物燈光譜設計有重要的參考作用,但不具備依賴性,試圖仿製太陽光光譜到植物燈,是一種徒勞而沒有效率的做法。
AM1.5G 在 400-700nm 波長範圍內的紅光、綠光、藍光輻射比例為:
紅光佔 32.62%,綠光佔 35.38%,藍光佔 32.69%。
分析某個種植地區的太陽光對本地區種植很重要,應該在當地通過專業儀器實際測量,這樣能準確分析。
圖:佛山南海 2013 年 9 月的相對光譜圖。
這個光譜圖在 400-700nm 波長範圍內的紅光、綠光、藍光輻射比例為:
紅光佔28.7%,綠光佔36.58%,藍光佔35.43%。
可以看出,地理位置的不同,光譜中紅綠藍成分有差別,這對太陽光型和混合型植物工廠的設計影響較大。
準確的分析當地的太陽光光譜,可以給太陽光型和混合型植物工廠的種植工藝提供科學的光合量參考,可以正確地提供補光燈的選用依據,對於太陽光型植物工廠,準確的光譜分析更加有利於 SPA2 的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太陽光譜與人造光源的光譜分析量綱有所不同,太陽光光譜適合採用輻射量綱描述,人造光源適合採用光量子量綱描述,關於這個問題,後續有專門的文章介紹,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