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瓜島
兩座巨大的盾形火山直聳海面,交疊成崎嶇的亂石海灘。太平洋巨量的水蒸氣縈繞於海島周圍,遠遠望去,天際線已與海岸線重疊在一起。在墨色的海面上,那座島仿佛懸在空中,虛實未辨,就像1975年電影《被時間遺忘的土地》中的第八大陸:坐上一條船,在沒有方向和時間的洋面上漂流,一片水霧之後,巨大的島嶼輪廓迎了上來……
這簡直跟電影劇情如出一轍,不過你當然不會像電影主人公鮑溫·泰勒一樣遇到恐龍,但讓我們來把電影的代入感更強化一些吧,學著泰勒眯起眼睛眺望遠方,遠處果然有個東西!一個黑影竄出海面,然後迅速地扎進水裡,灰黑的海面平靜如初。那是什麼?你思忖,眼睛明明盯著那裡,卻已無法定位。海風迎面襲來,將一股混著鹹臭味的甜腥灌進鼻腔,在止不住的乾嘔中,那討厭的氣味似曾相識,緊接著你倒吸一口冷氣:那是……血!!
大海始終面無表情,卻以最生猛的儀式開啟這場冒險之旅。你的輪船正航行在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Baja California)半島以西241公裡的太平洋海域中,火山島的亂石海灘上棲息著大量的瓜達盧佩海狗(Guadalupe fur seal)、加州海獅(California sea lion)和北象海豹(northern elephant seal),也正是屬於這些鰭足類哺乳動物的刺鼻鹹腥味吸引來了世界上最大的肉食性魚類——大白鯊(great white shark)。瓜達盧佩(Guadalupe),世界上大白鯊密度最大的海域之一,每年七月下旬至次年一月底,大白鯊遷徙聚集於此,將剛剛的生猛儀式一次次上演。
籠中觀鯊
雖高居食物鏈頂端,大白鯊其實是謹小慎微的動物。5天的船宿,一次又一次的籠中觀鯊,你會發現在沒有誘餌的情況下,大白鯊大概率不會現身。當大白鯊出現時,它們通常會先在遠處遊動,隨後船長將魚內臟倒入水中,用線拉著魚頭在籠子周圍移動。這時籠子下方的大白鯊可能會突然衝向水面,奪走誘餌,然後迅速消失在水中。似乎無論怎麼努力,紀錄片或電影中的大白鯊咬向籠子的場景都無法實現。與大白鯊的相遇總是驚鴻一瞥,在局限的籠子裡始終不能達到全方位觀察大白鯊的滿意效果。
極致探險體驗——SPOC
直到船長拿出了一套前所未見的裝置:不鏽鋼管的圓柱形機艙,六個浮力裝置分別以三上、一下、一左一右的方式分布其上。機身前端左右側各有一個巨大的螺旋槳,後部上下排列了兩組四個螺旋槳。兩個氣瓶連著呼吸管組成的兩套備用呼吸裝置置於機身中央。SPOC,船長介紹道,觀鯊潛水艇,不滿足於蹲在籠子裡守株待兔,就開著SPOC去追蹤大白鯊吧。
SPOC由吊繩吊著放進水裡,鑽進機艙就充滿挑戰。機艙可容納兩人,一名工作人員坐在後艙負責駕駛,遊覽者戴著全套水肺潛水裝備從救生艇爬進機艙。SPOC搖晃不止,你鑽進水裡,祈禱此時水裡千萬不要有大白鯊。平靜的水下暗流湧動,大白鯊喜歡這樣的水域,洋流載著海狗的味道漂向遠方,它也許就躲在深水處巡遊著,虎視眈眈地覬覦著水面。好容易進入了艙體坐穩了,你朝駕駛員比出OK的手勢,SPOC的螺旋槳轉動起來,完全脫離了船身,開始巡遊。
頭頂上,船長把魚血和內臟倒進了海裡,一片深色迅速在海面上化開消散,你沒有聞到任何腥味,但血和內臟的氣味隨著洋流和風擴散開來,刺激著鯊魚敏銳的嗅覺。鯊魚的嗅覺器官是位於頭部腹面、口前方的鼻孔,鼻孔內壁皮瓣密布,帶著血腥味的水流不斷湧進鼻孔,鼻孔內的受體細胞不斷地分辨水中的血液分子和蛋白質分子。鯊魚可以嗅到被稀釋超過1000萬倍的物質的氣味,只要靠近不間斷的、集中的物質流,就能追溯氣味的源頭。而大白鯊能在離誘餌8公裡外的地方察覺到誘餌的存在,因此這一桶誘餌猶如一劑高效的興奮劑,藍色的混沌中暗藏殺機。
SPOC開始下沉,你感受到耳內壓的劇增,周遭越發幽深,此時已無所謂可見度高低,那是沒有遠近之分的藍色虛無,大海以某種方式與人的潛意識相連,並將其具象化為她的樣子。那些深藏潛意識中諱莫如深的東西,一旦與這幽深的空間連接,便似乎找到了作祟的出入口。這鬼影幢幢的藍色魔界,實在不適合坐敞篷車。而水流還不斷地想把你推出這搖搖欲墜的敞篷車。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大白鯊
一條雌性大白鯊鑽了出來,繞著SPOC遊動,前一刻還在眼前,一轉眼便消失不見,下一刻突然又從下方冒了出來。當它從頭頂掠過時,遮天蔽日的腹部在藍色中看起來白得令人發怵。這是大白鯊名字的來源。一條大白鯊的身體由背部的深灰色和腹部的白色組成,俯視大白鯊時,背部的灰色和墨色的海水渾然一體,難以察覺;仰視大白鯊,腹部的白色極好地隱藏於海面的陽光中。平視正面遊來的大白鯊,背部的深色在白色腹部形成的影子有效地平衡了兩種顏色,因此它能在水中神出鬼沒。
這種上深下淺的體色構成稱作「反蔭蔽(countershading)」,虎鯨、蝠鱝、企鵝、海豚等生物都具有反蔭蔽的體色。自然的伎倆猶如它多變的形態一樣,大白鯊一次次遁形於眼前,又猛然憑空出現。漂浮的誘餌挑逗著掠食者對魚血天生的嗜好,而SPOC和你的存在則撩撥著它的好奇心。鯊魚依靠味蕾來判斷眼前的物體是否是食物,大白鯊遊到跟前,咬向機艙。你看到它嘴裡匕首一樣的牙齒和頭部周圍密集著黑色的點狀小孔。這些小孔叫做羅倫氏壺腹,是鯊魚的電感應器官。小孔內長滿了纖毛細胞,與神經系統相連,可以檢測到極其微弱的電場,從而對藏起來的獵物進行定位,並為鯊魚導航,使得遷徙的鯊魚每年都能回到熟悉的棲息地。人類當然不是大白鯊的食物,鯊魚「輕輕地」品嘗了幾口SPOC後,便轉身遊走了。
SPOC,就像開著敞篷車在大白鯊密度最高的水域兜風。這是勇敢者的遊戲,不僅勇於直面世界上最頂級的掠食者,更勇於摒棄偏見,試著去認識這些曾經讓我們害怕的動物,了解它們的習性,理解它們的語言,我們就能摒棄恐懼,從而去接受它們。通過與它們同遊,你會發現,大白鯊不是殺人機器,而是極富魅力的動物,你會愛上這項最酷的玩法, 建立起與海洋的連接,更好地保護它們——最可怕的場景並不是鯊魚鰭划過的海面,而是海面上空空如也,再也沒有鯊魚鰭。
關於鯊魚的小常識:
如何辨認鯊魚性別?
雄鯊魚腹部後方有一對鰭腳,雌鯊魚沒有。
鯊魚能聽到聲音嗎?
能。鯊魚沒有鼓膜,也沒有外耳。頭頂著有一對通向內耳的孔。內耳由不同方向的三條通道相連,每條通道內都有感覺纖毛,鯊魚可以通過這些纖毛感知聲音,並能辨別聲音的方向。
鯊魚還能通過側線感知振動。側線從頭部開始,經過軀幹一直延伸至尾部,側線內充滿了纖毛和黏液。側線上有很多側線孔。鯊魚全身還分布著窩器,通過側線和窩器一起來感知周圍環境、洋流和位置。
大白鯊屬於鼠鯊目。只有通過不停地遊動才能讓水持續進入口腔並流經鰓,才能從中獲取氧氣。如果靜止不動,就會窒息身亡。
關於瓜達盧佩船宿:
每年7-11月,大白鯊聚集於瓜達盧佩海域。參報當地旅行社一定要選擇有資質的旅行社,確保安全和環保。9-11月能看到更多體型巨大的雌性鯊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