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人咳嗽會感染新冠病毒嗎?幫你釋疑

2021-01-14 人民網健康


江蘇疾控中心表示,飛沫,是新冠病毒傳播的秘密武器。


飛沫多為直徑大於5微米的含水顆粒,它可以通過一米之內的距離進入易感的黏膜。在任何易感的黏膜表面直接著陸,比如嘴唇、眼睛、鼻腔等等。


如果一個新冠肺炎確診病人的飛沫飛出並且找到合適的地方著陸,那麼……新冠病毒可能就會被傳染開。


日常生活中咳嗽、打噴嚏或者說話都可能會產生飛沫。


一個噴嚏可以噴出10000個以上的飛沫,最遠傳到8米以外!


而咳嗽可產生1000-2000粒飛沫,最遠6米!


即使是平靜的說話,每分鐘也會產生大概500粒飛沫。


其中100微米以上的大飛沫由於足夠重,會在10秒內落在地上。而小飛沫成為乾燥的飛沫核(即氣溶膠)後會在空氣中飄蕩,造成遠距離的傳播。值得注意的是,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的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


不過,由於飛沫傳播距離很短,一般在一到兩米,因此不會在空氣中長期漂浮。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戴口罩,與他人保持至少一米的距離,基本是安全的。


另外,保持通風也很重要,堅持每天開窗通風至少兩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在通風量很大的自然通風下,空氣中萬一存在病毒氣溶膠,則會被稀釋到一定程度,感染風險也會降很低。



江蘇疾控中心表示,接觸傳播包括直接接觸和間接接觸兩種。


直接接觸是指皮膚或黏膜直接接觸患者或病毒攜帶者,我們最常說的直接接觸傳播包括接吻和性交。


而間接接觸,江蘇疾控中心舉例來說,就如一個新冠病毒攜帶者衝門打了噴嚏或咳嗽,而這些噴嚏的殘留物留在了門把手上。緊接著另一個健康的人觸摸了門把手後沒有洗手,就立刻用手拿食物放進嘴裡吃,或揉了眼睛、挖了鼻屎等。這樣,新冠病毒可能就會沾染在皮膚和黏膜上,通過間接傳播的方式讓下一個人感染。


也就是說,如果健康人不小心接觸了患者或病毒攜帶者的痰液、血液、嘔吐物、體液、分泌物等,或接觸了被這些體液汙染的物品,比如門把手、樓梯扶手、電梯按鈕、手機、電腦、玩具等,再接觸口鼻都有可能被感染上新冠病毒。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反覆強調要按照七步洗手法認真洗手,有條件的隨身攜帶免洗手消毒液的原因。江蘇疾控中心表示。


因為,在間接接觸中,我們的手常常扮演著重要的傳播媒介,如果手乾淨了那麼傳播自然就被切斷。


另外,江蘇疾控中心表示,接觸到病毒並不意味著已經發生感染。


病毒需要在人體內尋找到一個含有酶的受體,這種受體相當於它的通行證,有了這個通行證它就可以在其他含有酶的黏膜細胞上順利「著陸」,完成結合併侵入細胞內部。


那麼,新冠病毒的受體叫做: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簡稱為ACE2。


新冠病毒可以憑藉ACE2這張通行證,「著陸」在含有大量含有這種酶的黏膜細胞上,比如:嘴唇、眼皮、鼻腔和口腔等。


當病毒接觸了這些黏膜後,感染才真正開始。所以手接觸到公共物品一定記得要洗乾淨再觸摸口鼻。


新冠病毒有時可能會離我們很近,但不用害怕,只要我們正確配戴口罩,勤洗手,不用髒手接觸口鼻,我們還是比較安全的。



世界衛生組織對蚊子是否可以傳播新冠病毒表示:尚未發現新冠病毒可以通過蚊子傳播的證據。


在普通人的想法中:蚊子「嗡嗡」飛來,吸了新冠肺炎感染者的血,滿足地再「嗡嗡」飛走,又去吸健康人的血,似乎就完成了一次傳播?


江蘇疾控中心表示,實際並非如此。


蚊子傳播病毒過程相當複雜,並不是簡單的像注射器一樣把病毒從病人血裡吸出來再注射到健康人血液裡。


病毒在蚊蟲體內要經過增殖、突破中腸屏障和唾液腺屏障等一系列過程才能進入到另一個人體內。


能完成這一過程的病毒都有特定的特徵,即所謂的蚊媒病毒,而蚊媒病毒裡並不包括冠狀病毒。其他如愛滋病毒、流感病毒等都不能通過蚊蟲傳播。


新冠病毒通過蚊蟲傳播的可能性極低,江蘇疾控中心表示。


新冠病毒屬於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這一類病毒只感染脊椎動物(蚊子是無脊椎動物)。而且新冠病毒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目前也尚未發現新冠病毒可以通過蚊子傳播的證據。


因此,從冠狀病毒的感染對象和已知的新冠病毒傳播途徑均可以判斷新冠病毒通過蚊子傳播的可能性極低。


江蘇疾控中心表示,蚊子不容易傳播新冠病毒,但不代表蚊子不厲害。


隨著春季的到來,萬物復甦,蚊子也開始蠢蠢欲動,在為傳播登革熱等各類蚊媒病做準備了。


我們還是要趁早清除各類容器和以及周邊環境的積水,讓蚊蟲無處孳生和繁殖,降低夏季蚊媒病傳播流行的風險,減少對人們生活的騷擾。


(人民網健康綜合自江蘇疾控中心公眾號) 

相關焦點

  • 你知道感染新冠病毒後,體內究竟會發生什麼嗎?
    2020年4月3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迎來「裡程碑」,總確診人數已破百萬。因為中國是疫情爆發最早的國家,如今,我們對於新冠病毒似乎已經很熟悉了——比如它的「長相」,它的傳播途徑,它的預防辦法等等,那你知道——當人被新冠病毒感染後,體內究竟會發生什麼嗎?它是怎麼引發肺炎的?
  • 你會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嗎?_VOA慢速英語
    你會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追蹤人員估計,全球已有1600萬人感染了新冠病毒COVID-19。估計將近65萬人死於該疾病,但數百萬人已經康復。因此,世界上許多人都在問–你會再次感染新冠病毒嗎?實際上,這是5月和6月多個星期來Google網站上搜索最多的問題之一。
  • 新加坡研究顯示矮個子的人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更高
    據外媒BGR報導,一項新研究發現,由於飛沫的下行軌跡,矮個子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更高。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同行評審的《流體物理學》雜誌上。新加坡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新的物理學模擬證明了這一點,並顯示,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矮個子比高個子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 MIT黑科技:通過手機記錄的咳嗽數據檢測是否感染新冠病毒
    這次的新冠狀病毒雖然沒有2002年的SARS破壞力那麼強悍,但其可怕之處是長時間的無症狀潛伏,使得被感染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病毒散播出去。如果沒有強有力的防疫手段,病毒的傳播幾乎難以控制。而防止病毒大規模傳播的最核心措施就是對無症狀感染者的檢測,對這類人群做好適當的隔離觀察,是避免再次出現大規模感染的有效方法。目前為止,核酸檢測是被廣泛應用的發現措施,除此之外還沒有特別好的低成本且快速的檢測方式。
  • 類人猿感染新冠首例!美加州一動物園至少兩隻大猩猩感染新冠病毒
    圖片來源:聖地牙哥動物園據CNN報導,當地時間1月11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州長加文·紐森(Gavin Newsom)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聖地牙哥動物園至少有兩隻大猩猩被感染新冠病毒。據該動物園的一份新聞稿稱,目前已有三隻動物出現了症狀,疑似是被一名無症狀工作人員所感染的。這是首個已知新冠病毒感染類人猿的實例。儘管先前的研究表明,一些非人靈長類動物對這種病毒很敏感。據園方發言人說,大猩猩是瀕危物種,而且天生是群居動物,因此推測所有成員已都暴露在病毒中。據報導,上周三,聖地牙哥動物園的兩隻大猩猩開始咳嗽。
  • 十問新冠疫苗,為你釋疑解惑
    十問新冠疫苗,為你釋疑解惑  疫苗接種是控制傳染病大流行的最有力武器,2020年12月15日以來,我國已累計開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種900多萬劑/次。通過有序開展接種,符合條件的群眾都能實現「應接盡接」,從而構建起免疫屏障,阻斷新冠病毒的傳播。  近期,有關疫苗接種的話題在群眾中持續熱議。我國疫苗的安全性如何?普通群眾何時能接種?去哪兒接種?
  • 美國大猩猩感染新冠病毒
    全球首現非人靈長類動物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美國加州聖地牙哥野生動物園至少兩隻大猩猩11日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該動物園兩隻大猩猩6日出現咳嗽等症狀,工作人員隨即展開新冠病毒檢測,將它們的糞便送檢。5天後,美國農業部國家獸醫服務實驗室確認它們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為陽性。
  • 新冠病毒將會終結人類?舒蘭聚集感染的背後讓人細思極恐
    直到新冠肺炎疫情在新澤西州暴發,麥可·梅爾赫姆才突然驚覺:「我以前也患過流感,但症狀從未如此嚴重」。他堅持去做了血液抗體檢測,結果是已有新冠病毒抗體,而且是IgG抗體,其持續時間比通常感染後約一周產生的IgM抗體的壽命更長。梅爾赫姆還回想起,身邊的朋友也曾在去年11月、12月生病,這些人也許早已被新冠病毒感染。
  • 全球上千萬人感染新冠病毒,它會攻擊人的大腦嗎?
    目前全球已有上千萬人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關於這種病毒,眾所周知的一件事是,它可以通過飛沫傳播。當一個人吸入帶病毒的飛沫之後,病毒可以附著在他的肺細胞上,攻擊肺部,造成永久的肺損傷。 但另一件不太為人所知的事情是:這種病毒也能攻擊我們的神經系統,引發某些神經疾病。
  • 新冠病毒有何危害?傷害你的大腦:失去嗅覺、頭痛、失憶-病毒,新冠...
    譯者註:發燒、咳嗽、呼吸困難,這都是我們最初所熟知的新冠肺炎症狀。但是隨著失去嗅覺、頭痛、失憶等更多症狀的出現,科學家們開始懷疑,新冠病毒是否會對大腦造成傷害。但是數據的缺乏讓科學家們難以確定病毒是直接還是間接傷害大腦。只有揭開其中的秘密,才能夠讓他們對症下藥,並最終戰勝疫情!
  • 世界最大動物園中大猩猩感染新冠病毒
    雖然全球多國已經開始接種新冠病毒疫苗,但疫情仍不容樂觀,聖地牙哥動物園的數隻大猩猩也未能倖免於難。據外媒報導,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動物園的工作人員在周一表示,園內至少有兩隻大猩猩感染了新冠病毒,這是目前已知首例自然傳染給類人猿的病例。
  • 研究:嘴巴可能是新冠病毒感染和傳播的重要部位和途徑
    儘管大多數有關新冠病毒的研究集中在鼻腔和肺部,但這項研究首次將嘴巴確定為冠狀病毒感染的主要部位,這也進一步為強調戴口罩和身體疏遠的重要性。研究包括40位新冠病毒感染者,結果表明,這些患者口腔脫落的上皮細胞可以感染新冠病毒
  • 嗅覺味覺喪失可能感染新冠病毒
    英國科學家藉助一款症狀追蹤應用程式收集的數據發現,嗅覺和味覺失靈可能是判斷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最佳方法。路透社1日報導,這款應用程式可以幫助監測新冠肺炎疫情。研究人員分析數據後發現,近60%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喪失嗅覺和味覺。
  • 懷疑自己感染新冠的人
    趙勇是海南人,從未生過凍瘡,他後來看到美國的研究稱,新冠病毒感染後會出現凍瘡樣皮膚病變。從1月到4月,趙勇一直乏力。四五月,全身關節腫痛,上不了樓梯。後來,他發現扁桃體變小了,出現虛胖、雙下巴。扁桃體可產生淋巴細胞和抗體,具有抗細菌抗病毒的防禦作用。趙勇一直懷疑,他感染的是新冠病毒。他多次致電海南省衛健委反映情況,他們讓他去醫院檢查。
  • 「新冠」治癒後還有咳嗽,會不會成為後遺症?放心好了,可以自愈
    華子每天關注著疫情,欣喜地看到新發的感染者在減少,治癒者越來越多。拐點已至,天下即將太平。但是有些痊癒者會有咳嗽的症狀,很多人在擔心,這咳嗽會不會成為新冠肺炎的後遺症?華子說,其實對於新冠治癒之後的咳嗽不必擔心,這個症狀與其他感染後咳嗽一樣,屬於自限性疾病,大約3~8周左右,就會緩解恢復正常了,不會成為後遺症。一、感染後為什麼會咳嗽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當自己感冒的時候,差不多一周就會好了,而咳嗽卻要持續很長時間才能緩解。
  • 3次感染出現,新冠還會讓人變蠢,康復者痛苦發聲
    你一旦不小心感染了新冠,病毒可能會在病人體內休眠,並造成病人的二次感染。人們也會反覆感染新冠。,身體更虛弱,發燒、身體疼痛和咳嗽等症狀比第一次感染時更明顯。,那麼我們辛苦研發的疫苗還有用嗎?
  • 可能是感染新冠病毒的徵兆!
    突然失去嗅覺、味覺或是感染新冠病毒的徵兆「最近吃什麼都沒味兒,鼻子也不靈了。」這是感冒後人們最常說的一句話。失去嗅覺是因為病毒感染導致鼻腔黏膜充血水腫,造成嗅覺的障礙;而味覺減退則是因為感冒後病毒感染導致味覺神經的敏感性減退,因此味覺也會出現障礙。
  • 以營養學抵禦新冠病毒入侵,新冠病毒症狀自查表單
    營養學沒有門檻,因為我們已經幫你擼平!抵禦新冠病毒,至少還可以做些什麼?(一) 作為一種回到未來的預防策略:如果我們終究無法阻擋新冠感染發生,有沒有可能最大化無症狀感染者?除了可能會在半年後失效的疫苗方案,還有沒有人類第二重防線? 如何布置對抗病毒的三級預防?
  • 研究表明:在飛機上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不大
    飛機感染新冠的機率「微乎其微」一項新的研究(因為剛剛發布,所以尚未被同行評議)發現,新冠呈陰性的人在飛機上感染該病的機率微乎其微,幾乎為零。彭博社的法耶•弗拉姆上周就這一發現寫了一篇精彩的文章。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管理學教授阿諾德·巴尼特(Arnold Barnett)一直在試圖量化飛行感染新冠的機率。他還考慮了一系列變量,包括坐在處於感染階段的人旁邊的機率,以及口罩防護(現在大多數航班都要求佩戴口罩)失效的機率。
  • 大型類人猿第一次確診、兩隻大猩猩感染新冠病毒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持續擴大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據聖地牙哥動物園的有關人士稱園內大猩猩至少有2頭感染了新冠病毒。這是全球首次確認大型類人猿的感染。據悉、目前3頭動物出現了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症狀,懷疑是被一名無症狀的職員感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