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往高處流,有可能! 廚餘垃圾變有機肥,是真的!

2021-01-09 寧波晚報
603班章清陽和爸爸完成了一項生動有趣的科技小發明:自動澆花器。

    廚餘垃圾是否真的像電視節目中所說,可以轉化成有機肥?小動物是否也會有敏感的音樂細胞?這些在孩子們心中充滿好奇、又不能在課堂上逐一實踐解答的科學問題,最近,有了一次課外實踐檢驗的機會。鄞州區江東外國語小學引領孩子們走出教室,人人做一項科學實驗,在觀察、實驗、驗證、記錄的過程中,培養綜合探究學習能力。孩子們的實踐成果以科技小發明、科技論文的形式呈現。

    1 9歲女孩28天寫千字小論文

    301班幹梓萌今年9歲,是此次活動年紀最小的一位。最近,小區裡添置的各色垃圾桶給了她啟發。每每路過這些垃圾桶,小傢伙心裡總想:這些臭烘烘的廚餘垃圾被環衛工人收去哪兒了?它們還能再利用嗎?為了解答心中的困惑,母女倆決定來一次家庭堆肥實驗。

    媽媽從網上購買了波卡西堆肥桶,專門用於有機物發酵。母女倆將每餐剩下的廚餘垃圾切成碎塊,倒入堆肥桶。每增加約10釐米的廚餘垃圾,就在上面撒上一層發酵糠,然後壓緊、壓實,每天重複以上的步驟。積攢了三天後,堆肥桶差不多就裝滿了。

    7天後,梓萌開始觀察液肥。每兩天取一定量的液肥進行觀察,根據色澤添加發酵粉直至發酵成功。

    大約過了15天後,梓萌打開堆肥桶,驚奇地發現廚餘垃圾上長滿了白色和偏紅色棉絮狀的東西。媽媽告訴她:「這是菌絲,說明發酵菌生長旺盛,我們堆肥順利。」

    又過了一個星期,上面的菌絲慢慢褪去,原本臭烘烘的廚餘垃圾變成了有機肥料。「太不可思議了,真沒想到廚餘垃圾真能變成有機肥,我想這也是提倡垃圾分類的原因吧。」 梓萌興奮地說。

    從仔細觀察生活、堅持記錄、實驗探究、反覆驗證,到最終得出結論,整個過程花了28天。每一天,梓萌都會在筆記本上記錄堆肥、發酵的過程,對於其中的「為什麼」,她或上網查資料、或向科學老師請教,直到尋得現象背後的科學道理。

    因為年紀小,表達寫作能力欠缺,梓萌多用照片、插圖、簡單文字記錄,最後由媽媽負責文字整理。這篇1200字左右的科學小論文,不但記錄實驗過程,還羅列了各種廚餘垃圾的神奇功效,乾貨滿滿。

    梓萌還有個想法,她想組個推廣小隊,把垃圾再利用的經驗跟更多的人分享。

    2 靈感來源生活,很接地氣

    孩子們的科技成果處處彰顯生活氣息。就拿科技小論文來說,切入點往往是孩子們學習生活中的某一個現象,或是因好奇心引發的猜想。

    蝸牛能聽懂音樂嗎?這是303班熱愛音樂的顧祚愷一直渴望找到的答案。借這次機會,他開始了一番求證。他在論文中寫道:「當巴赫平均律響起不到兩分鐘,一隻蝸牛『領袖』迅速從殼中鑽了出來,接著一隻又一隻蝸牛慢慢伸出觸角。我用放大鏡貼近塑料小屋,驚奇地發現『領袖』的觸角彎成了90度,而且隨著節奏的變化在搖擺,好像在指揮一場室內音樂會。」

    每隔幾天,603班章清陽的爸爸就會給金魚缸換水。換水時皮管裡的水為何從低往高流淌?經過實驗研究,他明白了原來是虹吸原理,即利用水柱壓力差,使水上升再流到低處。由於管口水面承受著不同的大氣壓力,水會由壓力大的一邊流向壓力小的一邊。

    為了再次印證虹吸原理,父子一起動手,製作了一項小發明:自動澆花器。

    「記得五年級下冊,科學老師在講設計水鐘的知識點時,就講到過虹吸原理,但當時聽了就過了,這次經過親身實踐,我明白了不能為學而學,學有所用才是真正的學會。」 清陽感觸頗深。

    3 學校:鼓勵自主式探究學習

    此次活動,學校鼓勵全校學生參與。低段的孩子可以參與一項科學實驗,中高段的孩子嘗試寫科學小論文、製作科技小發明。因為沒有硬性要求,所以在事實記錄、查閱資料、實驗探究等每一個環節,孩子們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通過一系列環節體驗,讓孩子明白生活中處處有科學,時時有科技,學習科學的目的就是將其應用於生活。」該校大隊輔導員陳瑩說。

    2017年2月15日,教育部發布了《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強調各地要確保落實科學課程規定課時,規定從2017年秋季起,小學科學課程起始年級調整為一年級,課程實施的主要形式是探究活動。

    該校校長張瑤華表示,做一項課外科學實驗、寫一次科學論文,就是一種自主式地探究活動。通過親身經歷觀察、實驗等探究過程,讓學生養成堅持記錄的習慣,培養實證意識,提高孩子們的科學素養。

    據悉,讓學生走出教室感受科學魅力是該校的常規教育動作。開闢了快樂農場實踐基地,同學們一年四季在此體驗勞作的辛苦、分享豐收的喜悅,近距離感知生命生長曆程。同時,組織學生參觀寧波科探中心,近距離感受科技的神奇。吳彥 周萍萍 文/攝

相關焦點

  • 不可思議,這些地方的水竟然往高處流?
    常言道,「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但是大自然中居然存在一些地方,這裡的水竟然是往高處流的,大家肯定會驚呼怎麼可能,所以下面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去看看這些神奇的地方。一、瀋陽「怪坡」瀋陽「怪坡」位於瀋陽市新城子區境內的帽山西麓,是一條長約80米左右的山坡。
  • 這裡水往高處流!怪坡現象到底是怎麼回事?
    常言道: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上坡容易下坡難,但世界上就是有這麼一種奇怪的地方,在它上面「下坡容易上坡難」,「水往高處流」,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甚至還有人將水倒在地上,結果發現這滴水竟然真的逆坡向上流去。如下圖,上坡不用蹬自行車,自動就會上去。怪坡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違背科學規律啊,人人都知道受到地心引力,水應該往下流才對,怎麼會往上流呢?事實上是人們的視覺誤差欺騙了我們。
  • 黑格比登陸雁蕩山瀑布被吹倒流,網友:水往高處流
    來源標題:黑格比登陸雁蕩山瀑布被吹倒流 網友:這是水往高處流 8月4日,颱風「黑格比」登陸浙江樂清。雁蕩山內有瀑布被狂風衝擊,出現「倒流」的現象,在空中起舞。有網友表示,「都說水往低處流,今天我看見了水往高處流」。
  • 帶孩子做個阿基米德螺旋泵,看水怎樣從低處往高處流
    俗話總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我們在大自然見到的水總是從高處往低處流,比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順流而下的山泉水。那麼可不可以讓水往高處流呢?還記得那個:「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起地球」的阿基米德嗎?他發明了一種很有創意的螺旋水泵,只需搖動水泵上的搖把就能將水從低處運往高處。
  • 河南現「神奇」景觀:水往高處流!你知道原因嗎?
    河南現「神奇」景觀:水往高處流!你知道原因嗎?中國國土面積遼闊,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國,我們國家的旅遊資源是很豐富的,不僅有很多美麗的地方,有山有水,還有很多體現我們國家壯美山河的山川河流。我們都知道水是往低處流的,但是洛陽這個景區的水卻是往高處流的,是不是很神奇呢?它就是洛陽的龍潭大峽谷裡的一個景區,它在河南的知名度很高,不僅是我們國家的5A級景區,也是世界級別的地質公園。這裡除了當地人簡單開通的一些小路外,幾乎都是純天然和原生態的,很多遊客到這裡遊玩時都會感嘆大自然的美麗。在這裡你可以隨時看到懸崖峭壁和瀑布,這裡還是人們心目中公認的天下第一峽谷。
  • 這裡的水往高處流,厲害了,中國居然還有這樣的景點
    人往高處走,水往高處流?吃瓜群眾高呼,這個水他有自己的想法。這向高處流淌的水來自河南洛陽的龍潭大峽谷,位於河南洛陽市新安縣石井鎮龍潭溝村,全長5.5公裡。谷內紅色的巖壁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龍潭大峽谷值得一遊回到我們的問題,這裡的水真的這麼有自己的想法會向高處流動嗎,牛頓的棺材板要壓不住了,那究竟是為什麼呢,據研究得出,是這一帶的河床恰好於地層呈90度角。河床的角度和水流的走向很接近。這樣就會給人造成視覺上的錯覺,讓人誤把地層當作平行層,並把它當成是視覺的模板;所以這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一個視覺遊戲,吃瓜群眾明白了嗎?
  • 中國竟有條從低往高處流的河!
    都說人往高處走,而水往低處流,這是科學發現的萬有引力定律告訴我們的,這是常識,然而,有一條河流卻是從地處往高處流,真的很神奇。中國的河流基本上都是從西往東流向大海,有一條額爾齊斯河是因為地勢原因東南高,西北低而從東南流向西北注入北冰洋,這也不足為奇,神奇的就是水能從低往高處流的。
  • 「麥函雲課」水往高處流?看水如何克服地心引力!
    中國有一個流傳的諺語,叫做「水往低處流」。想想看,確實是這樣,不管是瀑布的水、水龍頭的水、還是下雨的水,總是會從高的地方落到低的地方。這其實是因為地球強大的引力,不光是水,所有的東西不管扔多高,最終都會落到地面上。但是今天實驗的主角是一杯不聽話的水,它想要克服地球引力,給我們展示「水往高處流」。一起來看看吧!
  • 全球最窄的河流只有一本書寬,更怪的是水往高處流
    甚至在自然界中有一些反物理常識的現象,比如麥田怪圈、廈門怪坡,而有一條世界上最窄的河更是奇怪,竟是水往高處流!人們常說,人往高處走,水往地處流,但是這耗來河也不知是什麼原因,看過去的確就是水往高處流也許河流的下流域地區的草長得較高,給人一種水往高處流的感覺。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耗來河曲曲折折,多呈「幾」字型,百米九迴環,猶如一條潔白的哈達,迎風擺動,又如一條白色的小龍,騰飛在美麗的貢格爾草原上。
  • 迷你世界:玩家打造反向水滑梯,卻發現水往高處流,大神都羨慕了
    迷你世界為了讓玩家有更好的遊戲體驗,在遊戲中設定了很多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道具,例如:水、巖漿、蜂蜜、各種木塊等等。其中很多道具都十分符合現實的設定,鴕鳥生活在炎熱的地區、冰熊生活在寒冷的冰川附近,當然還有液態的道具,遵循著從高處往低處流的原則。
  • 這幾個地方的水竟然會往高處流,看似違背了重力,究竟怎麼回事?
    我是溜達君,今天我們來聊聊世界上少數幾個「水往高處流」的景象,眾所周知,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更何況還有萬有引力和重力的存在,水怎麼可能會往高處流呢?一起來看看吧。首先我們來看智利的一個瀑布——拉加瀑布,它是智利比奧大區的著名大瀑布,被譽為是智利最壯觀的瀑布,位於智利的中南部,水體呈翠綠色,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人來此欣賞瀑布的奇、異、美。
  • 解密全球十大「怪坡」 竟然水往高處流!
    在臺東縣東河鄉,有一個名叫「都蘭」的旅遊勝地,其最吸引遊人處,便是「水往高處流」的奇景。「怪坡」旁有一股小山溪,溪水流到山腳下的農田,而靠近山腳旁的另一股溪水,不往下流,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向山坡上流去,觀者無不稱奇。   發生在華夏大地的「怪坡」奇異現象,以其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成為人們探奇的「熱土」。饒有興趣的是,類似「上坡輕鬆、下坡費勁」的「怪坡」,在世界各國亦已發現多處。
  • 人往高處走,那水往高處流是什麼鬼?這個「地方」很神奇
    你想目睹一下「車往坡上溜、水往高處流」的奇異景觀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媒體上曝出一則驚人消息;「瀋陽郊區約30公裡處發現了一個怪坡。上坡能自動滑行到坡頂,下坡反而需要克服大於平地的阻力。」這一信息一經發布,便引起了民眾的廣泛關注。
  • 違背重力留謎團 "神奇小屋"水總是往高處流(圖)
    違背重力留謎團 "神奇小屋"水總是往高處流(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7日 07:02 來源: 神奇小屋即將作別世人「神奇小屋」水總是往高處流  現代快報訊 幾十年來,美國威斯康星州的「神奇小屋」吸引了無數慕名而來的遊客
  • 中國有這麼多「怪坡」,水往高處流,車往坡上滑,原因成謎
    中國有這麼多「怪坡」,水往高處流,車往坡上滑,原因成謎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這次心心要說的是我國的一些「怪坡」,怪在什麼地方呢?在這些「怪坡」上,越重的物體,越容易發生往上滑的奇觀,水會往高處流,車回自己往高處開。
  • 花友自製「蚯蚓箱」,廚餘垃圾變花肥,養花種菜,不用買土買肥料
    文/廿四花事花友自製「蚯蚓箱」,廚餘垃圾變花肥,養花種菜,不用買土買肥料自從喜歡上養花之後,誰還沒做過點瘋狂的事情?然後就是往箱子裡面放蚯蚓了,我們可以出去抓蚯蚓,也可以直接購買,購買的話建議選擇大平3號,這個品種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都比較強。直接把蚯蚓放到園土表面,一般5—10分鐘它們就會自己鑽進去了,然後把裡面放一些弄碎的蘋果皮、香蕉皮以及爛菜葉等把第二層差不多填滿;最後把最上層的箱子摞上,平時多餘的廚餘果皮菜葉放在最上面這一層,蓋子蓋上,蚯蚓箱就布置完成了。
  • 水往低處流,錢往高處流:搞懂財富循環的真相,不發財你來找我
    錢的走向,取決於人的認知高度低等認知的人,賺錢是為了養家,生存,炫耀中等認知的人,賺錢是為了成就感,滿足感,快感高等認知的人,賺錢是一種習慣,錢是一種門票,手段頂級認知的人,賺錢是錢對你的選擇,利他是你對錢的抉擇對財富的簡單理解:水的慣性是往低處流,而錢的慣性則是往高處流
  • 水往低處流,鳥往高處飛。燕子為何只選富人家築巢?
    水往低處流,鳥往高處飛。燕子為何只選富人家築巢?燕子是一種吉祥的鳥,小時候叮叮家長輩說,誰家的長輩說誰說的?我們搞出飛馬,很多人都認為燕子飛到哪家哪家,肯定是比較富裕的,更重的是這家的人肯定比較和諧,家和萬事興嘛。
  • 不用電和油,水往高處流!這個發明能解山區缺水問題
    在我國西南山區,普遍存在「結構性缺水」問題——人和耕地在山上或半山腰,河流在山腳下,看得到水,卻不能直接用。而自然能提水系統憑藉綠色環保、低成本的技術,能解決這一問題。它不用電、不用油,利用0.5米以上的水流落差,就能讓水「往高處流」。
  • 這條河水竟然往高處流?在中國境內,讓很多科學家不解
    水是我們所生活的大自然的組成部分之一,一條清澈流動的河水能夠為當地的景色增分不少。中國地域廣闊,有著不同的地貌特徵,河水也是千千萬萬,但有一條河水卻和其它的不同。眾所周知,因為地吸引力的緣故,水通常都是從高處往低處流淌的,不只是水,地球上大部分的物體都遵循著這樣一個物理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