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價合理,因為長期在低成本線附近
今年氯化鉀海運大合同到岸價是220美元/噸,按照近幾月平均匯率計算,港口60%紅粉、62%白鉀和60%大紅顆粒的表觀成本分別約為1800元/噸、1850元/噸和1900元/噸,快遣返利後的最低成本分別約為1650元/噸、1700元/噸和1750元/噸。
業內的一般計算只涉及稅費、包幹費和包裝費等剛性成本,而經營、資金、倉儲、風險等軟性成本卻未考慮,所以按照表觀成本來考慮盈虧才是較為合理的。歷史價格走勢證明,在市場行情好時,氯化鉀價格都是高於表觀成本的,行情不好時會在表觀成本線附近或是表觀成本與快遣返利後成本之間。偶爾氯化鉀價格也會低於快遣返利後的最低成本,此時進口商們就不僅是「氯化鉀的搬運工」了,而且還是「義務」的。
在這次反彈之前,港口60%紅粉、62%白鉀和60%大紅顆粒的一般成交參考價分別在1600 元/噸左右、1780元/噸左右和1850元/噸左右。可見,60%紅粉虧損嚴重,62%白鉀勉強維持,60%大紅顆粒也只是比白鉀稍強。而這樣的局面,已經持續了差不多三個月了,進口商的壓力可想而知。尤其是據了解今年的港口堆存成本還要高於往年,在銷售不理想、提貨速度慢的情況下,壓力更重。
經過這半個月的反彈,目前港口60%紅粉、62%白鉀和60%大紅顆粒新的成交參考價分別已漲至1650-1700元/噸、1780-1830元/噸和至少1880元/噸左右,算是初步擺脫了虧損狀態。
炒漲正常,因為實際支撐是不充足的
雖然這次反彈有著一定的實際支撐,但主要還是靠炒。因為秋季市場雖然也是個大季節,但是其對氯化鉀的需求很一般,各複合肥多數都是生產的高氮高磷低鉀的產品,而且目前港存總量仍高達340-350萬噸,大合同還在執行中,而國際市場環境也並不是很樂觀,所以氯化鉀漲價的支撐是不足的。所以在漲價初期筆者給的建議是藉機走貨為主,堅持短線策略,直到現在這依然無需改變。
不過看完了前面關於「漲價合理」的內容,相信大家對於「炒漲」還是能夠理解的。再者就是炒糊了其結果大不了也就是打回原形,現在的市場局面確實暫時也無需擔心價格會更糟。炒就炒了,炒已炒了,所以咱們就看看用什麼來炒、怎麼炒的吧,再藉此來看看能不能分析出來會炒多高、炒多久。
炒漲的契機是國儲。首先,氯化鉀的國儲總量沒變,但是分配變了,由前幾年的中化110萬噸、中農40萬噸,變為中農60萬噸、中化60萬噸、中化建30萬噸,並且明確了15個區域性的標的,如此一來,不僅各家需要一定的調整,而且這裡面或許涉及一些相互間的東西;其次,也是較為直接但也是正常的,有儲就有查,所以各家為迎接檢查就需要盤庫,每每此時銷售都會暫停,起碼大單暫時無法操作。停售,向來是氯化鉀炒漲的不二法寶。
炒漲的升級來自於那隻白色的黑天鵝。本來盤庫停售是正常的、短期的行為,但是白俄羅斯鉀肥公司工人參加大罷工的消息使得停售期被拉長了。白俄鉀肥的地位及對我國的影響力,上篇文章筆者已經寫過,在這兒就不贅述了。本來賣方只是讓買方緊張一下,這回賣方自己也緊張了,只不過這種緊張和買方的不一樣,他們緊張的是是不是有機會漲的更多了,這種緊張說成是激動或許更準確。
筆者認為白俄羅斯鉀肥公司工人罷工一事應該不會持續很久,實際上不光是其管理層在官網上的緊急表態,表示將努力保證合同執行,另據了解,白俄羅斯大罷工事件已經進入到了新的階段,即一方面仍有新的企業工人參與到罷工之中,但也有原本參與罷工的企業恢復了正常的運行。鉀肥作為白俄羅斯經濟的命脈產業,當局的重視註定不可輕視。
在盧卡申科領導下的白俄羅斯穩健發展,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績,更是我國的友好夥伴;歷次大選後當地總會有些反對派的遊行,有著明顯的國外敵對勢力的影子,而這次盧卡申科所謂的競選對手、反對派領袖季哈諾夫斯卡婭,目前竟「流亡」國外,甚至不惜損害國民利益號召全國大罷工。我們應該相信,白俄羅斯人民最終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既然炒漲的兩個要點都是短期因素,那麼回過頭來看這次的氯化鉀反彈,估計不久後價格將企穩並有所收縮,不過其成果也會有所保留。預計這次反彈可能會持續到9月上旬,屆時港口62%白鉀的價格會在1800-1850元/噸水平,高端為主流報價,低端為大單成交參考價。至於長期走勢,且看下回《非常嚴肅地說說氯化鉀的漲價(二)》分解。
想隨時隨地及時把握詳細而準確的鉀肥等化肥行情及相關信息,了解肥料市場走勢,請持續關注中國化肥網(官網:www.fert.cn或手機APP:www.fert.cn/app或微信公眾平臺:fert-cn)。本網分析及行情數據中如有您想深入了解的部分,可致電諮詢熱線0451-88001128,成為中肥會員,享受更多特權!歡迎進入快手和抖音號「金農網農情社」與分析師面對面交流,精彩內容不容錯過!(中國化肥網 阿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