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享|肖峰:陶行知與新旅、新安小學

2021-01-20 澎湃新聞

編者按:7月25日,適逢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逝世74周年。原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肖峰十二歲參加革命時,就加入了陶行知先生所組織的少年兒童團體——新安旅行團,受到陶行知先生的親切關懷和指導。肖峰老院長曾任浙江省陶行知研究會創始會長,並一直對陶行知先生充滿敬意和感恩。如今,中國美術學院也一直是浙江省陶行知研究會的副會長單位,由校黨委副書記胡鍾華兼任浙江省陶行知研究會副會長,積極踐行著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

今年7月2日,胡鍾華一行前往看望並採訪肖峰老院長,再一次深入探討了陶行知教育思想對現今高校教學育人工作的啟示。中國美術學院官微本期特刊發肖峰老院長去年十月在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於江蘇淮安召開的陶行知新安小學座談會上的講話,追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與偉大的人格魅力。

陶行知與新旅、新安小學

——陶行知新安小學座談會講話

肖 峰

新安旅行團老團員、原中國美術學院院長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金秋十月,桂子飄香。今天,我們大家相聚淮安市新安小學,濟濟一堂,在這裡追隨和探索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暢所欲言,是對生活教育思想的敬重,也是緣於對當今教育的積極思考和廣泛求索,實在是時代的幸事。

油畫 《小八路》 肖峰 宋韌 作

我1944年加入新旅,是我一生的成長中,至關重要的經歷。我的童年是在國破家亡的苦難年代。父兄先後犧牲在革命歲月裡。我同其他的孩子一樣,正是在新旅這個溫暖的大家庭裡,得到了呵護,從生活中學習,經受戰爭洗禮,幸福成長,迎來新中國,今天受邀來這裡,談些體會,我想講三個意思:

▌一、陶行知先生把新旅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

陶先生關心愛護新安旅行團,有三個方面:

(1)堅定信念,精神上引領向上;

(2)親切關懷,物質上竭盡全力;

(3)鼓舞士氣,道義上旗幟鮮明。

我們知道:陶行知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於1917年從美國留學歸來,胸懷大眾,脫下長衫,開始了他的教育救國的追求,進行生活教育的探索,創辦了曉莊學校、山海工學團、新安小學等,實踐生活教育的理想。直至1946年逝世,他把全部的精神和力量都用來努力創辦適合中國國情的民眾教育,喚醒大眾的生活,以挽救危難的國家和民族。

新安小學的創辦,不是偶然的,正是他積極思考和實踐生活教育的一塊實驗田。他躬體力行先親任新安學校的校長;後來又派來他最信任和得意的學生汪達之來接任校長,克服重重困難,把學校堅持辦下去。他想方設法從當時南京的曉莊學校,擠出一部分經費(50塊大洋)來接濟新安學校的日常開銷。這筆經費,在當時是一筆巨款。

新安小學當時沒有一分錢用來辦學,是「無經費、無人員、無校舍」的學校,全部的經費都要他們自己去籌措。沒有校舍,只能容身在破廟裡。經費實在困難了,新安小學汪達之校長將自己唯一的一件大衣拿去典當,回來時當得的兩塊錢又不幸地被小偷偷走了。汪校長只得餓著肚子空著手走回學校。陶校長當即寫信安慰並再次寄上幾塊大洋來。他在信中說——

知道你們用一件大衣跑了三十裡路當不得兩元錢,又餓著肚子跑回學校,這件事是你們在長江北岸為鄉村教育史寫成的悲壯一頁,光榮的一頁,我們是何等的安慰何等的敬佩你們啊……

他還專門為新安的師生寫了一個題詞,叫「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鼓舞大家不怕困難堅持把學校辦下去。所以,當時的汪達之校長,曾經立下誓言:為了新安學校,我願意去託缽化緣……他的意思,寧可要飯去,也要把新安學校辦下去。所以,新安旅行團的孩子們稱汪達之為汪爸爸,稱陶先生為「陶太師」。

1933年,新安學校的七名基本學生,組成了「新安兒童自動旅行團」去上海闖蕩,54天的旅行取得了空前成功,得到當時教育界和社會的普通讚譽。這次成功旅行,與陶先生親自關懷密不可分的。兒童旅行團在上海,陶先生不僅從生活上全方位的進行呵護和照顧,還親自上課。他授課的方法多種多樣,生動活潑。團員們對陶先生的教學方法很感興趣。一次,陶先生來上課了,他問:

「東三省是哪三省?地處何處?」

「黑龍江、吉林、遼寧。地處中國東北部,北靠蘇聯,有松花江、黑龍江等大河。人口三千萬。」有團員作了回答。

陶先生點點頭,說「及格」。又問:「東三省小朋友生活怎樣?讀什麼書?」

團員靖秉鐸站起來說:「九·一八事變後,東三省被日本帝國主義強佔去了,大人是大亡國奴,小孩成了小亡國奴,讀日本的書,一點自由也沒有,苦得很。」

「那怎麼辦?」陶先生推了推眼鏡問。

「決不當亡國奴,要奮起抗日救國。」大家紛紛說。

「答得對。你們從小要立大志,心裡要想著國家民族、勞苦大眾,學好本領,為國家為人民幹一番事業。」

新旅兒童旅行團在上海的行程與活動計劃,陶先生親自作了安排和布置。他們參觀了天廚味精廠、國營棉紗廠,到光華、大廈等中學大學演講,訪問上海山海工學團、商務印書館,到棚戶區了解了工人生活。1933年11月1日,他們按計劃到當時的上海新陸師範參觀、賣書、演講,賣書收入了十多元,還得到了新陸師範付給他們的十元演講費,陶先生為了支持他們的演講,特意寫了首詩讓他們帶去——

人有兩個寶,雙手和大腦,

用腦不用手,快要被打倒。

用手不用腦,飯也吃不飽,

手腦都並用,才算是開天闢地的大好佬!

有位教授詢問新安的孩子們講得怎樣,陶先生幽默地說:「他們講得好極了,弄得我們教授的飯碗有些不穩了……」他寫了一首詩,專門讚揚這群小孩子——

一群小光棍,點點有七根。

小的十二歲,大的未結婚。

沒有父母帶,先生也不在。

誰說小孩小,劃分新時代。

1935年,在陶行知的支持與指導下,經過多次書信往來交流磋商,汪達之校長準備籌劃組織一個規模更大的旅行團,決定走出去宣傳生活教育,宣傳抗日救亡。為了極力資助新旅的孩子們,陶行知先生毅然把自己原來為安葬母親用的一筆人壽保險金(500塊大洋)捐了出來,用這筆巨款從上海基督教青年會購買了一臺「德發牌」無聲電影放映機,又從中華無線電研究所買來了發電機、擴音機和電唱機等。臨出發前,他們在淮安連續放了幾場電影,這在當時還是第一次,吸引四面八方的人,人們從血與火的畫面上,從他們的解說中,了解到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激起了極大的民族義憤。

出發前各項準備已經妥當。但當時的陶先生並不同意新安學校的孩子們馬上出發的。他的理由是當時時局極不穩定。原來,當時的國民政府,抱著「攘外必先安內」的主張,對日本侵略者心存幻想,對共產黨人卻是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政治上一片白色恐怖。新安小學的孩子們,抱著即使討飯也要去修學旅行,宣傳抗日的決心出發了。

臨出發前,他們在學校禮堂又放了一場電影,並因此得到了50元的經費。然後登上了達通號小火輪出發,前往鎮江。此後的十七年中,他們帶著這部電影放映機,肩背人馱,靠著它既謀來了生存的薪資,也向廣大民眾宣傳了抗日救亡。

為了實踐陶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新旅還有一個有趣的規定:有錢人買票看電影,沒錢的人只要喊一聲抗日口號,就可以看電影。中國第一代導演蔡楚生稱他們是中國電影第一支流動放映隊,他們的鄉村流動放映工作是中國電影史上一段重要的歷程。

為了新安旅行團修學旅行行動方便,創造政治條件和輿論上的支持,新安小學起草了幾份文件,並抄報寄送有關報刊宣傳刊載,分別是《淮安新安小學為實驗基本學生長途修學旅行宣言》《江蘇淮安新安旅行團告國人書》《告全國小朋友書》等,把他們修學旅行的路線、目的以及主張等公示於眾,並努力從各方面取得支持。陶行知先生主持的《生活教育》雜誌,即時刊載了這些公告文件,為他們的修學旅行提供了保護和支持。

新旅還準備了一個專門請當時的黨政要員題詞的薄本,封面上寫著「請賜鴻辭」四個大字。在鎮江,江蘇省主席陳果夫籤了「鵬程萬裡」四個大字。在首都南京,當時的國民黨副委員長馮玉祥將軍也欣然為他們題了詩。他們用「請賜鴻辭」四個大字,為旅行團爭取了生存旅行的權利。

1937年3月,傅作義將軍為他們題詞——

走萬裡路,聰明了你們的耳目,

讀萬卷書,增強了你們的思想。

這本「請賜鴻辭」也成了他們的通行證,就這樣新旅走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

此後,陶行知受國民政府委派,進行海外宣傳和籌措抗日經費,他請上海百代公司將新旅團歌灌製成唱片,帶到美國,把新旅的工作向世界進行宣傳。在武漢新旅成立三周年紀念大會中,他的身影又一次出現,並作了熱情講話,鼓勵新旅的孩子們「騎到真理的背上去」,當場朗誦了他特意為新旅成立三周年創作的《三萬歌》。

為了激勵和肯定新旅團員在武漢的工作,他還作了首詩:

人從武漢散,他在武漢幹。

一群小好漢,保衛大武漢。

80年後的今天,我們看陶行知先生,他對於新安學校和新旅的關心和愛護,不僅僅出於對生活教育研究和實踐,更重要的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工作者出自內心,對於祖國和人民的最真摯的熱愛。他無愧於「萬世師表」 這個偉大稱號。

油畫《乘勝前進》肖峰 作

▌二、新安旅行團是生活教育的一塊實驗田。

1935年10月,新安旅行團準備出發,顯然,他們不是為了旅行和遊覽,他們的目標是繼承孫中山總理的遺志,宣傳抗日,實踐生活教育。在旅行團中,每個孩子在生活教育中,學到了很多。1944年3月,我在蘇北鹽阜地區加入新旅,那時新旅就是一個生動活潑名聲響亮的少兒革命團體。

1.新旅首先教導我們熱愛祖國,關心夥伴。

說新旅愛國,不是假話空話。新旅的愛國教育是從愛身邊每個人開始的。每個來到新旅的孩子,只要加入新旅,就會得到一對一的幫助的關心。這種大帶小,先帶後,讓我們從小懂得要學會關心和愛護別人。我學習繪畫,得到幫助較多的就是當時的美術隊的小老師王德威等。新安小學當時還肩負著另外的使命,保護那些革命過程中犧牲的烈士遺孤,當時項英的女兒項蘇雲就是共產黨安排下從上海帶來淮安的,還有一個叫左義華的孩子,他是湖南人,他為什麼會留在新安小學,因為他也是烈士的後代。這些孩子,從小就叫汪校長為汪爸爸。所以,新安小學一誕生,就蘊藏著革命的基因。

1944年3月,我拿著縣裡的介紹信,從江都出發,經過一個個交通站的護送,遇到敵情一躲就是十天半個月,走走停停,到達新旅時已是秋天。第一天,由於沒帶被子,就跟當時的新旅團長左林同睡一個被窩。不料由於長途跋涉的疲勞,夜裡竟然尿床了,左林只好裹著軍大衣睡在一旁,我十分緊張。第二天,左林看出我不安的表情,反而安慰我說:「你年紀小,偶爾尿床不奇怪,不要緊張,被子明天洗洗就好了。」並且指著正在門外吹哨子的值日隊長王德威的背影說:「他和你一樣,也會夜裡「畫地圖」(指尿床),不過他是我們新旅最有名的小畫家,還是我們《兒童畫報》的主編。今天你一來新旅就畫了一幅地圖,說不定你也和他一樣將來會成為畫家!」(果不出所料,四十年後,我與王德威同時擔任了中國美院的正副院長,驗證了左林的預言)。隨後左林對我說:「我們這裡冬季的被服已發過了」,我看你還得回蘇中去領。我一聽,大吃一驚,這豈不是不想要我了嗎,就含著眼淚地說:「我保證以後不尿床了還不行嗎?」左林很耐心地解釋說:「你是從蘇中來的,那裡屬於慄裕司令的第一師管,我們這裡是蘇北,是黃克誠師長管的第三師,我們這裡的冬季被服早就發完了。因此你必須回到蘇中去領,我和你總不能拼著一條被子睡覺吧!所以你必須回去拿,這也是對你的一種考驗。」左林還派了原來與我一道在江都簡師宣傳隊的房玲來給我解釋說:「昨天團裡已對你進行了考察,經研究已同意你為實驗團員了。」團領導說:「聽你唱了《紅纓槍》、《爸爸打東洋》,跳了《兒童抗敵舞》,最後你還說歡迎新旅同志來一個!並且表決心說:『參加新旅努力殺敵打日本,為犧牲的父親報仇!』大家認為你非常勇敢、大方、有覺悟,可以留下培養。」這麼一說,我心裡踏實了,於是就帶一顆自衛的手榴彈,獨自回到蘇中安豐。可惜二地委早已轉移,經過半月的尋找才找到他們,但我的二哥肖於正在看押一位女嫌犯,不能與我會面。我從門縫中看去,那個女犯原來是我們在江都打埋伏俘虜的一個偽軍女醫官,隱瞞了身份,正和我軍一個幹部談戀愛,我說出了真相,二地委同志認為我立了大功,由惠浴宇專員特批,終於領到了被服順利的回到了新旅。

從這件小事,可以看出,新旅對於夥伴的關心是真心實意的,是個友好的大家庭。

2.新旅出發時的目標就是傳播生活教育,宣傳抗日救亡。

新旅的根本主張是要宣傳抗日救亡,但當時的政治形勢已經不允許他們直接進行這樣的工作和宣傳,於是他們就轉變方式,宣傳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宣傳生活教育思想。為此新旅進行了輿論宣傳,他們向全國發出了自己的修學旅行的宣言,在宣言中,他們表明——

「本校是試驗生活教育的學校。從艱難中奮鬥,是我們民族唯一出路。

「生活教育,是一種力量,一種方法,一條準確的原則。我們不怕困難,努力試驗生活教育的理論,就是要找出新的適應需要的東西。

「二十二年(指民國22年,即1933年)秋,我們七個孩子所組織的旅行團,獲得始料不及的效果,凝成鐵一般的事實,放在我們的面前,這是不必懷疑的事了。好,我們試驗基本學生第二次長途修學旅行計劃開始了。請來督責,請來指教,請來贊助我們力所不及吧!……」這些通暢明白的文字,非常明確地表明了新安旅行團的修學旅行的目的和意義,以這樣的名義,即使是國民黨的反動統治,也未必能找到反對的理由。

「親愛的朋友,我們是手足,我們是兄弟。現在國家多難,世界多難,我們唯有互相勉勵,相互幫助。挽轉人間的狂瀾,我們都有責任啊!……」

新旅的這些言論,為了什麼?就是為了喚醒大眾,宣傳全面抗戰。

為了全面推行普及教育,陶行知號召「全國小學生總動員做小先生」,提倡「小先生制」。

3.「小先生制」是新旅核心的方法與傳家寶。

民主生活會和小先生制,是新旅生存發展兩個重要的武器。民主生活會,通常用於管理和解決各種問題;小先生制則用來指導和幫助團員們的學習,也包括團員們對外開展各項工作等。在這個團體中,一切都是相互幫助,相互學習,相互監督,相互支持的。

一切實行「教人即教已,即知即傳人」的生存和辦法,是新旅內部生機勃勃的景象。在這個團體裡,似乎沒有先生,但似乎又人人都是教師,教員,學生,大家團結在一起,吃住在一起,汪達之校長自己是什麼角色呢?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對外稱呼——顧問團員(既不是團員,也不任團長),當然還有一個更為親切的稱呼——汪爸爸。那些離開父母,從小就開始了新旅生活的小團員們,他們眼中的汪校長就是一個和藹可親的爸爸。

當然,新旅還有一個更加突出的傳統,就是向生活學習,向一切可以學習的人學習。信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條真理。這裡,我講個新旅樂隊學做二胡的故事。

新安旅行團有一個好傳統,辦什麼事,就一定要把它辦好。我們樂隊都是一群十五、六歲的少年,但人小志氣大。

1947年,新旅到華東野戰軍一兵團一、四、六縱隊演出。樂隊缺少弦樂,遍地戰火,到哪裡去找二胡呢?我們在山東朝城,打聽到一位老人曾做過弦樂器。團員劉德明當即向他請教,決定土法上馬,沒有紅木,用當地棗樹代替。沒有蟒皮用老鼠皮代用。筒子沒有,找顆炮彈皮,把兩頭一鋸,正好合適。弦就用軍用電線的銅絲,沒有松香,大家到松柏樹上去採,用這些材料,做出了20多把胡琴,奏出的聲音還別具一格。今天的新旅紀念館裡,收藏著一把劉德明當年製作、使用過的二胡。用這種精神我們的核潛艇專家錢凌白與同仁們一道製造了我國第一代反潛攻擊型核潛艇。我們的光學專家王山設計了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瞄準器具。我們的毛主席、周總理曾到東北曹維東主持的化工廠,讚揚新旅出來的小同志敢闖能幹又有創新精神,在不同的崗位上,新旅團員的創造精神到處可見。

生活教育的基本原理用陶行知的話,就是「來自生活的教育,依據生活的教育,為改善生活的教育」。生活教育不單單地到生活中學習,而是要向著一切可以學習的地方可以學習的人學習,要主動地學習。大家看,新旅的生活與工作,不就是一種積極真實的實踐的生活教育?在學習的過程中,困難也是客觀地存在,怎麼辦?要開動腦筋,積極主動地想辦法,找出路,把一切問題都解決,這才叫學習,這才是真正的生活教育。今天,我們學習的環境和渠道與我們那樣的時代,有著天壤之別,但堅持廣泛地學習,在實踐中學習 ,堅持終身學習。學以致用,邊做邊學,天下沒有學不會事情,沒有做不成的事情。

生活教育在新旅結出了碩果。在新旅活動的十七年風風雨中,先後有600多名兒童參加了新旅,卻有二百多名團員成長為政治、軍事、科技、文化、藝術等方面的藝術家或專家。這裡,我簡單地介紹幾位。

曹維東,淮安人,首批出發的14名團員之一,至今健在。先後受到毛主席、周總理,和最近習近平總書記的接見。原化工部橡膠工業設計院黨委書記,輕工部生產司司長。曾出演過電演《小五義》,是當時新旅重要的抗日宣傳影片之一。

王德威,河北高陽縣人,在甘肅蘭州加入新旅,新旅美術隊隊長,原浙江美術學院教授,副院長,著名油畫家。

舒巧,上海人。原上海歌舞團副團長,香港舞蹈團藝術總監,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榮獲「終生藝術成就獎」。著名舞劇《小刀會》的編導與主演。

錢凌白,原中國核潛艇研究室主任、核潛艇設計專家,我國第一代反潛攻擊核潛艇和第一代飛彈核潛艇水下發射試驗技術組組長。

關建,原全國婦聯副主席,上海市婦聯主席。

姚錫華,原廣東省高教黨委書記,國防科委政治部秘書長,《光明日報》總編輯。

左林,前面我提到的最早出發的湖南籍的小團員,原為團中央宣傳科長、少年部長,《中國少年報》社社長,《中國青年》副總編輯,《體育報》總編輯。

張早,首批新旅團員,原珠江電影製版廠導演、製片主任,演員劇團團長。

張牧,原中央國家工委宣傳部長,周總理關心器重的新旅團員。

聶大鵬,先後擔任總政管理局與文化部長,被譽為才藝馨雙、德才兼備的好秀才。

張拓,我國新歌劇藝術的奠基人之一,原新旅團長。

限於時間,不一一列舉。1938年,毛澤東在延安小學教師暑假訓練班結業典禮上發表講話,這樣評價生活教育,他說:「在抗戰教育中,知行合一是一件大事。陶行知主張知行合一,提倡生活教育,把教的、學的、做的統一起來,這在馬克思主義來說,就是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我們黨在抗大所實行的教育方針其實質是一致的。」(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中)第135頁,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1946年4月27日,《新華日報》發表社論《繼承陶行知先生的精神》這樣肯定生活教育:

先生擺脫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教育傳統,開闢了中國新教育途徑,從實踐過程中,已有著偉大的創造。這創造主要體現在他所提出的幾個口號上,即「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這是適合中國國情,特別適合勞苦大眾需要的,貫穿這幾個口號的基本精神,就是民族的、民主的、科學的、大眾的教育……(楊東平,重新認識陶行知,《教育的重建》第117頁,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

▌三、我的幾點希望。

最後,我想講幾點希望。

1.小朋友們要為自己的未來求解放,爭自由。

為什麼這麼講?因為教育說到底,是解放兒童的工作。一個人生來蒙昧,怎麼開化和獲得心靈上的更多的自由和解放?只有教育,儘可能多的接受教育,只要努力的學習,我們的思想和心靈就能得到解放。

2.大朋友們要像陶行知、汪達之校長那樣,放開手,讓兒童自由快樂地成長。

教出活潑可愛、自由成長的兒童來。為什麼要這麼做?現在的孩子不受基本教育是不存在的,但我們要積極地讓孩子們受到一種好的教育,更全面、更自由、更人性、更長遠的積極教育,讓他們在德智體美勞得以全面發展,不把孩子們教育書呆子,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冷漠的社會無關者,我們要教人,教活潑的兒童。拿陶先生的話來講,就一句——

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還要求善、求美)

3.專家和熱愛關心教育的同志,要努力為孩子們做些減法:

針對目前我國教育的狀況,少一點花樣繁多的形式教育,把孩子們的時間和空間留給孩子;少一點競技類的難題,讓教育回歸了生活中來;少一點意義不大的考試,帶兒童擁抱生活;讓孩子們走向田野、公園、村莊,走進劇場、展覽館,把教育從書桌、課堂、學校轉移到農民的田地裡,牧民的牧場裡,現代化的工廠裡,我認為那也是教育的美好境界。現在的孩子從幼兒園就要背小學的書本,小學要預習中學的課程,家長為請家教,買學區房不惜血本,層層加碼,孩子幾乎失去童年,家長成了子孫奴。這種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教育狀況令人擔憂。我不反對當今的高考制度,但是一個十多億人口的大國,社會總是有需求不同領域、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人才,為什麼我們的視野不能更廣闊一些呢?故我們今天更應該提倡陶行知和汪達之的辦學精神與理念。

古人說,行千裡路,讀萬卷書;實踐出真知,新安旅行團成功地證明了這條真理;在國難深重的歲月裡,在極其困難的時代裡,他們實踐生活教育,培養了一大批傑出人才,是生活教育理想的成功實踐。

「同學們別忘了,我們的口號,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拼命地做工,拼命地跳,一邊兒學習,一邊兒教,我們要把中國來改造……」這首我們國歌作者田漢先生和我們太師爺陶行知作詞的團歌是新旅的奮鬥之聲,也是生活教育之歌,它將繼續唱出振興中華新時代少年的美好戰歌和共圓中國夢的凱歌。

謝謝!

編輯 |廖垣 史哲萌 王淇

原標題:《思享|肖峰:陶行知與新旅、新安小學》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漳州市首所省級陶行知實驗學校落戶漳州開發區
    近日,漳州市首所省級陶行知實驗學校授牌儀式在漳州南太武實驗小學舉行,福建省陶行知研究會、廈門市陶行知研究會、漳州開發區教育局有關人員和全校師生參加授牌儀式。福建省陶行知研究會辦公室主任翁惠珍宣讀認定文件,教育部「國培計劃」專家、福建省陶行知研究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鄒開煌教授為學校授牌並講話。鄒開煌代表省陶行知研究會向學校表示熱烈祝賀,對學校踐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創建特色優質學校、培養學生「核心生活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給予充分肯定。
  • 中國陶行知研究會行知書院專業委員會成立
    中國網11月28日訊(記者閆景臻)11月25日,中國陶行知研究會行知書院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和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學校文化研究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召開。行知書院專委會的成立,標誌著中國傳統文化與陶行知教育思想實踐相結合,共同踐行文化教育史上新的篇章。
  • 陶行知研究館在太原師範學院揭牌
    人民網晉中10月29日電 10月28日,山西陶行知研究館在太原師範學院揭牌。今後,山西陶行知研究館將成為省級思想政治工作協同育人中心——行知文化協同育人中心的重要基地,成為全省研究傳承陶行知教育思想和精神、愛國主義教育和師德教育的重要基地。
  • 教育專家匯聚合川 探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新實踐路徑
    我們選擇今天舉辦現代學校改進新思維暨陶行知教育思想新實踐研討會,既緬懷陶行知先生的偉大人格、崇高精神、卓越貢獻,又深入研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當代價值和對未來教育的啟迪,具有特別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中共合川區委副書記、區長徐萬忠在致辭中說。徐萬忠談到,八十年前的1939年7月20日 ,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合川草街鳳凰山古聖寺創立了蜚聲中外的育才學校。
  • 行知絲路研究院與陶行知國際教育基金共同成立大會
    暨國學智慧與大健康善行峰會| 知行善用 絲路心行歷經一年多的精心籌備,由陶行知教育基金會、行知絲路研究院、中信國安集團主辦與承辦的【行知絲路研究院成立、陶行知國際教育基金成立暨國學智慧與大健康善行峰會】於2018年11月3日在中信國安第一城隆重舉行
  • 貴州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會「落戶」貴州師範學院
    金黔在線訊(全奕 本網記者王柔心)6月20日,貴州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會2013年年會在貴州師範學院隆重召開。  省文聯主席、省文史研究館館長,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會長、貴州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會名譽會長顧久,民盟省委專職副主委、畢節市副市長冉霞,民盟省委秘書長範祖燕,民盟貴陽市委主委、市政協常委、貴州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會會長葉二僕,貴州省教育學會理事、貴州省教育科學院黨委書記程蓓等領導出席活動。貴州師範學院黨委書記韓卉、副校長張承鵠出席會議。
  • 講紅色故事 講革命精神 陶行知:他是一場人間雨
    陶行知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是中國進步知識分子的典範,還是中國民主同盟的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他是一場人間雨,被毛澤東稱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被宋慶齡譽為「萬世師表」,郭沫若曾贊其:「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後陶行知。」陶行知1891年出生於教師之家,高中畢業後,他赴美攻讀教育學博士學位。
  • 璽越傳媒攜手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助力教育行業打造信息化平臺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不斷提升民生福祉,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上不斷取得新進展,為兒童健康成長創造更加有利的環境,2019年4月15日,由中國陶行知研究會主辦,上海璽越傳媒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會議協辦單位,在廣州開啟了兒童發展研究專業委員會的成立籌備大會。
  • 大教育家陶行知十句關於教育的至理箴言,發人深思,絕對值得收藏
    我國5000年歷史,只有兩位可以被稱為「萬世師表」,第一位首當其衝便是孔子,第二位則是近代我國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陶行知為我國教育事業奉獻一生,他的教育理論沿用至今,影響無數後輩,今天我們就來欣賞陶行知筆下的文字,句句發人深省,絕對值得我們收藏及牢記。
  • 中國陶行知研究會中學教育專業委員會第十八屆學術年會舉行
    河北新聞網10月17日訊(通訊員王豔君)今天,中國陶行知研究會中學教育專業委員會第十八屆(2018年)全國學術年會在灤州市舉行。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中陶會全國參會教師代表近1000人參加了年會。活動將持續至19日。
  • 陶行知餵雞的故事令人拍案叫絕,填鴨式教育為什麼依然大行其道
    陶行知是何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民國時期的人民教育家。在中國5000年歷史上,雖然江山代有人才出,但能配得上這個稱號的還真沒有幾個人。陶行知對中國的教育深刻思考和深度實踐,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創辦了曉莊學校、生活教育社、育才學校等教育機構,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三大主張,在當時的中國大地上引起了轟動效應。
  • 多樣化辦學新探索 合肥職業技術學院與陶行知教育基金會籤約合作
    日前,合肥職業技術學院與陶行知教育基金會合作籤約暨「陶行知國際護理學院」和「幸福母親國際教育研究院」揭牌儀式在該院行政樓五樓會議室舉行。合肥市衛計委副主任王向陽、陶行知教育基金會執行會長崔祖瑛、副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蘇新穎、陶行知國際雙創學院院長魏守智,該院黨委書記羅兆好、校長邵一江、黨委副書記胡其雲、副院長孫興林、副院長周曉隆、工會主席張廣龍等出席了籤約儀式,該院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和醫學院部分工作人員參加了會議。籤約暨揭牌儀式由羅兆好主持。  邵一江和崔祖瑛分別做了講話。
  • 「行知求真 以文化人」 上海寶山打造特色教育文化平臺
    10月18日,在陶行知先生的第二故鄉上海市寶山區大場鎮,上海「行知讀書會」恰好走過一周年,成為「行知基因」融入寶山教育文化的一個縮影。長期以來,上海寶山弘揚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崇高精神,打造人民滿意的教育,加快實現教育現代化,構建多樣化、系統化、立體化的教育文化平臺。
  • 行知學堂傳承先賢知行
    近日,2019年合肥師範學院行知學堂正式畫上了句號。今年暑假以來,該校行知學堂36名「小先生(志願者教師——記者注)」來到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的鄉鎮中心小學,開辦5所行知學堂,陪伴277名農村留守兒童過暑期。    這是該校連續第4年在宣州區開辦行知學堂。
  • ...山海情深譜新篇——大連市甘井子區行知小學骨幹教師走進月亮河鄉
    11月16日至18日,大連市甘井子區行知小學蒼黎黎、孟穎、叢前三位骨幹教師走進六枝特區月亮河鄉開展教育幫扶引領活動。 幫扶過程中,蒼黎黎老師給月亮河鄉6所小學的教師們送上了一堂《望天門山》的群文閱讀課及《我是這樣教古詩》的講座。
  • 廣東政協常委廖榕就:踐行陶行知之路的當代儒商
    20年來,從投資億元興建太陽城大酒店開始,廖榕就開啟了他的人生傳奇:創建太陽城集團,使其成為廣東商界不可或缺的「這一個」;投身教育事業創辦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使其獲得「踐行陶行知之路」實業家的美譽;承辦中國網政協頻道發起的「對話委員、牽手院士」活動及對公共事務的建議建言,則使其目光放達的更遠。
  • ...教育學院和江蘇教育名師發展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行知教育峰會舉行
    陶行知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他畢業於南京大學前身之一的金陵大學,留美歸來後參與創建南京大學的前身南京高師和東南大學,任南高師教務主任和東南大學教育科首任科主任。南京大學率先在高水平綜合大學中成立教師教育學院,舉辦基礎教育師資培養工作,就是要繼承陶行知先生的精神,培養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切實辦好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讓時代點讚、讓社會稱道的教師教育。
  • 小學教師資格證成績公布時間_教師資格證官網_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
    廣東教師資格考試網提供以下教師資格考試動態信息:小學教師資格證成績公布時間_教師資格證官網,更多關於教師資格證成績查詢入口,教師考試動態的內容,請關注廣東教師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2020教師資格成績可以查啦!
  • 中陶會求真教育實驗研究分會舉辦2019學術年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桂傑)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求真教育實驗研究分會2019學術年會暨「新理念、新高考、新教材下的教學質量提升」高峰論壇日前在杭州新登中學舉辦。會議發布了2019求真教育時政新聞、2019求真教育學校新聞和2019求真教育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