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到2019年,全球活細胞成像市場將達54.5億美元, 2014年該市場規模為35.7億美元, 2014年到2019年之間的複合年增長率為8.8%。
市場的主要貢獻來自於北美,其次為歐洲、亞洲和世界其他地區。在此期間預計亞洲增長速度最快。
活細胞成像包括利用顯微鏡和高內涵篩選系統獲得的活細胞圖像的研究。它已經成為單細胞生物機制和動態功能研究的受歡迎的分析工具。
全球市場可以按照產品、技術、應用和地區進行劃分。基於產品,市場可以劃分為設備、耗材、軟體。2014年,設備部分佔的市場份額最大。設備可以進一步劃分為顯微鏡、獨立的系統、細胞分析儀、影像捕獲設備。2014年活細胞成像設備市場中,顯微鏡佔比最大。耗材進一步劃分為檢測試劑盒、試劑、培養基等。其中,檢測試劑盒佔了耗材市場最大的份額。
在技術方面, 活細胞成像市場可以劃分為螢光共振能量轉移(FRET),螢光原位雜交(FISH),高內涵分析(HCA),螢光光漂白恢復(FRAP),比率成像、全內反射螢光顯微術(TRIF),多光子激發顯微鏡(MPE)以及其他技術。螢光共振能量轉移(FRET)技術佔最大的市場份額。
根據應用,活細胞成像市場可以劃分為細胞生物學、幹細胞、發育生物學和藥物發現。2014年,細胞生物學市場份額最大。
有望刺激這個市場的關鍵因素包括:全球單克隆抗體需求的增加、製藥和生物技術公司研發支出的上升。此外,新興的亞洲市場,高內涵篩選逐漸成為主要的篩選手段,個性化醫療中活細胞成像技術應用的增加等可能會給市場帶來巨大的機遇。然而,高內涵篩選系統的成本和知識淵博的專業技能人員的缺乏等可能會阻礙這個市場的增長。
全球市場中主要的廠商包括Carl Zeiss AG (Germany)、Leica Microsystems (Germany)、 Nikon (Japan)、 Molecular Devices (U.S.)、 PerkinElmer.(U.S.)、 GE Healthcare (U.K.)、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U.S.)、Olympus Corporation (Japan)、 Sigma-Aldrich (U.S.)、Thermo Fisher(U.S.).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