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白小白,編輯:徐德文
自然界,看起來總是華美而壯觀,以致於我們總是會忘記,壯美之下的自然界還有另一副鮮為人知的面孔——殘酷。今年4月開播《我們的星球》,鏡頭從最偏遠的北極荒野到神秘莫測幽深海底,從廣袤無垠的非洲平原到蒼翠茂密的南美熱帶雨林,美輪美奐,令人讚嘆。然而,如果說影片記錄了最原始最美麗的自然界,倒不如說攝影團隊為世界呈現了大自然最殘酷的一面。
這是俄羅斯北部一個海岸上聚集的世界上最大群的海象,單單一個這樣的海灘就居住了超過10萬頭海象。它們原本的家園在海冰上,地球升溫海冰退到更北的地方後,俄羅斯的這個小島就變成了海象們最適合捕食的狩獵場和最適宜休憩的地方。然而,這些數以萬計的海象聚集在一起不是出於選擇,而是因為絕望。
全球變暖加劇北冰洋的海冰變得越來越稀薄,更是在2017年—2018年創下歷史新低。海象太多,狩獵場和休息地太少,所以每一寸、每一個角落、每一個縫隙都被海象佔據,擠得滿滿當當。海冰的縮減,海象的的生存空間也在不斷縮減,相互攀越、簇擁成一團是海象走出象群的唯一方式。在如此擁擠的環境下,產生了一群被迫上岸的海象,一群只想尋求一寸空地可以好好喘一口氣的可憐蟲。
但這樣的空地顯然是奢望,你要在上海灘被擠過你就知道,海象不得不往更高的地方攀爬,甚至懸崖。雖然拖著笨重的身體,爬上幾十米高的懸崖並不是海象的強項,但只要有一隻海象帶頭,其它海象聞到同類味道後也會蜂擁而至。然而懸崖也漸漸「象」滿為患,沒有立「鰭」之地,這些可憐的傢伙不得不重新返回海洋。然而一旦離開海水,海象就差不多算是大半個瞎子了,眼前一片模糊,根本找不到回到海裡的路。在如此擁擠的情況下,它們的命運就可想而知了,在找尋同伴和食物的過程中,很多海象會從80多米高的懸崖直接墜落。這些傢伙早已習慣從海冰上直接躍入水中,根本就不知道重力加速度是個什麼鬼!
一隻海象體重達一兩噸,和轎車差不多。想想看,一隻又一隻轎車重的海象在懸崖上踏空,墜落,翻滾到懸底,奄奄一息,這是多麼的讓人揪心啊,而2017年《我們的星球》拍攝時至少有250隻海象掉下懸崖!攝影師說,這是我拍過的最痛苦的畫面。
海象不是氣候變暖的始作俑者,卻要在氣候變化的最前沿無辜地承受痛苦和災難。當地球上的物種一個個離我們而去,我們又能有多長時間獨善其身?
海象的遭遇只是這個星球的一個縮影,在這些雄偉壯麗的自然奇觀後面,攝像機的每一幀畫面都在嚴肅而沉痛地告訴我們:地球人口的急劇膨脹,已經讓這個星球不堪重負,氣候變暖,海冰融化,地球的冰箱門已經打開,海象和其它動物不過是最先遭殃而已,最終遭遇最嚴峻挑戰的,是這個星球最優勢的物種——哪個遊戲結束前,最終挑戰的不是大Boss?
人類自詡是食物鏈頂端的群體,似乎忘記了自己並非地球真正的主人,而只是一群寄宿者。我們經常看到有人義憤填膺的大吼:「我們人類要拯救地球!」然而,我們從未思考過地球是否需要人類來拯救,還是我們需要先救贖自己曾經對自然、對地球犯下的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