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事業單位考試中,科技常識對於各位考生來說,是一個比較難以複習的考點,一方面大家對於科技知識積累不夠,缺乏日常知識儲備,另一方面就是錯誤的思想,認為科技複習起來性價比不高,所以,也忽視了對於科技常識的學習。再此,小編總結一下在事業單位中容易出現的科技常識-光學原理,供大家參考。
一、光的反射
(1)含義
一種光學現象。指光在傳播到不同物質時,在分界面上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物質中的現象。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許多物體的表面都會發生反射。當光在兩種物質分界面上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物質中的現象,叫做光的反射。
(2)分類
鏡面反射:平行光線射到光滑表面上時反射光線也是平行的,這種反射叫做鏡面反射。
漫反射:平行光線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線射向各個方向,這種反射叫做漫反射。
方向反射:介於漫反射和鏡面反射之間反射稱為方向反射,也稱非朗伯反射,其表現為各向都有反射,且各向反射強度不均一。
(3)生活中案例:生活中常見現象:鏡子、水中的倒影、潛望鏡。
二、光的折射
(1)含義
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改變,從而使光線在不同介質的交界處發生偏折。
(2)生活中案例:凹凸透鏡、水中的筷子、水中的魚、海市蜃樓、彩虹、漁夫插魚插魚的下方
(3)具體事例解析:插魚要插魚的下方。
中公解析:有經驗的漁民都知道,只有瞄準魚的下方才能把魚叉到.因為魚叉叉向的是魚的虛像.因為光線在水中也會發生折射.從上面看水,玻璃等透明介質中的物體,會感到物體的位置比實際位置高一些.這是光的折射現象引起的,所以,在實際的生活中,如果你剛好插魚在你看見的位置,你會發現,永遠插不準,所以,插魚要插魚的下方。
三、光的散射
(1)含義
光的散射:是指光通過不均勻介質時一部分光偏離原方向傳播的現象。
(2)生活中案例
日照香爐生紫煙、天空呈現蔚藍色。
(3)具體事例解析:天空呈現蔚藍色
中公解析:這是因為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組成的.這七種顏色的光波長是不一樣的.大氣中的塵埃以及其他微粒散射藍光的能力大於散射其他波長較長的光子的能力,因此天空顯現出藍色.
四、光的直線傳播
(1)含義
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通常簡稱光的直線傳播。
(2)生活中案例
手電筒的光、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雷射、日食、月食、排隊等待
(3)具體事例解析:月食
中公解析:當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並且位於同一直線上時,由於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月球擋住了太陽射向地球的光,便產生了日食現象。當地球運行到太陽與月球之間,並且位於同一直線上時,地球擋住了太陽射向月球的光,便產生了月食現象。
例題:不能用光的直線傳播來解釋的現象是
A.日食和月食 B.影子的形成
C.小孔成像 D.發生雷電時,先看到閃電而後才聽到雷鳴聲
【答案】D。解析:當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並且位於同一直線上時,由於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月球擋住了太陽射向地球的光,便產生了日食現象。當地球運行到太陽與月球之間,並且位於同一直線上時,地球擋住了太陽射向月球的光,便產生了月食現象。影子的形成是由於光沿直線傳播時遇到不透明的物體而留下的陰影區域。小孔成像也是由於光沿直線傳播,蠟燭的光通過小孔後在屏上形成倒立的燭焰像。由此可知,選項A、B、C均能用光的直線傳播來解釋。而發生雷電時,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鳴聲是由於空氣中的光傳播速度比聲音傳播速度快得多的緣故,所以選項D不能用光的直線傳播來解釋。因此,此題正確答案選擇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