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天氣晴好,陽光明媚,熱愛運動的市民逢見好天氣出門運動的頻率增多了,市民悠哉悠哉地享受著暖陽。
巴州氣象臺發布了一周天氣,預計未來一周無明顯冷空氣活動,全州各地以晴有時多雲天氣為主,風力不大,平原北部清晨斷續有不同程度霧出現。
氣象部門建議,近期氣溫較歷年同期明顯偏暖,高出5—8℃,本周仍無強冷空氣的影響,氣溫變化不大,建議民眾根據天氣變化安排好冬季生產和生活。
冬季時節,許多疾病受寒冷刺激可加重或者發作,因此,冬季正確保暖非常重要。人體保暖有哪些重點保暖部位呢?冬季要保暖該吃什麼食物呢?
空調、暖氣溫度過高,室內外溫差過大,出門時小血管容易突然收縮,讓人感覺更寒冷。因此,室內溫度最好設為18℃~20℃。
咖啡因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使血管在寒冷的情況下也不易自然收縮,導致身體熱量損耗,讓人感覺更冷。薑茶等脫咖啡因熱飲保暖效果更好,更適合冬天。
冬季走路不要將雙手插進口袋裡,而應該戴上手套,甩動雙臂,這樣可活動臂膀肌肉,改善雙臂及雙手血流,使得身體生熱,更利保暖。
與攝入碳水化合物或脂肪相比,攝入蛋白質可顯著升高體溫。建議早餐喝杯豆奶,同時可適當吃些堅果和酸奶。
頭部散熱佔身體散熱的30%。最好選擇可覆蓋耳朵的帽子,因為耳朵雖薄,但表面積大,更易散熱。
起床前腳趾上下活動20次,然後用腳畫圓圈活動腳踝,正反方向各10次,再將大腿收緊放鬆10次。這樣可讓身體活動開,下床不會感覺太冷。
患有胃腸疾病的人,要特別注意上腹部保暖,以防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下腹受涼對女性傷害大,秋冬季節最好不穿露肚皮的衣服。
腳是人體各部位中離心臟最遠的地方,所以人們常說「腳冷,則冷全身」。全身若冷,病邪就有可能乘虛而入。
秋冬季節不宜晨起洗頭,容易受風寒。
在陰冷、潮溼的天氣著裙裝,腿部會因風寒的襲擊而出現發涼麻木、酸痛不適等症狀,尤其是膝關節處,久而久之,會引起慢性風溼性關節炎。
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狀的感冒;導致頸部血管收縮,不利於腦部供血。
穀類::糯米、高粱。
豆類:食用油:豆油、菜子油。
調味品:紅曲、酒、醋、酒釀、飴糖、茴香、花椒、胡椒、辣椒、芥末。
飲料:紅茶、咖啡。
蔬菜:熟蘿蔔、番瓜、芥菜、韭菜、蔥、姜、香菜、蒜。
水果:山楂、杏、金橘、櫻桃、桃、石榴、荔枝、龍眼、榴褳。
乾果:花生(炒食)、核桃、葵花子。
冬季養生重在保暖,只有身體暖了,才不會觸發冬季常發疾病。冬季保暖,不僅僅環境要暖,身體要暖,我們吃的食物還要從內到外都是暖的。這樣才可以更好的調治寒性體質。多吃一些溫性食物,讓你這個冬季暖洋洋。
--END--
文/本報記者 王琛 綜合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