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5-8-24 李江濤 孔祥鑫
23日,中國選手蘇炳添闖入北京田徑世錦賽男子100米決賽,成為第一位進入世錦賽男子飛人大戰決賽的中國人。在「鳥巢」現場見證這一歷史時刻的中國短跑名將、「眼鏡飛人」胡凱說:「蘇炳添的表現是歷史性突破,證明了中國田徑在不斷進步。」
2000年10月,在青島上高三的胡凱第一次接受田徑專業訓練。3個多月後,他參加清華大學冬令營被選中,2001年高考後進入清華經管學院學習。2005年,戴著眼鏡參賽的胡凱在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以10秒30的成績奪得男子百米冠軍,一戰成名,從此被人們稱為「眼鏡飛人」。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他也順利通過了初預賽,進入了預賽。
2009年全運會後,胡凱退役回到清華園繼續學業,2013年獲得博士學位並留校工作。他現任清華大學團委副書記,負責學校體育代表隊的工作。
23日晚,作為北京廣播電臺的解說嘉賓,胡凱在「鳥巢」目睹了蘇炳添參加百米半決賽、決賽的全過程。
「當現場廣播宣布蘇炳添進入決賽時,全場立刻沸騰了!大家都高聲為蘇炳添歡呼!」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胡凱仍掩飾不住心中的激動。
「觀眾們都希望蘇炳添決賽的成績能更進一步,決賽開始前,當裁判已喊到「各就位」時,仍有許多觀眾抑制不住興奮,高聲喊道:『蘇炳添加油!』」
「最終,蘇炳添因體力等因素名列決賽第九位,雖然我們有些遺憾,但這個成績已經很好了。」胡凱說,這是歷史性的突破,證明了中國田徑在不斷進步。從上個世紀30年代中國短跑選手劉長春代表中國參加奧運會百米比賽開始,到北京奧運會,再到蘇炳添衝進世錦賽決賽,中國田徑的進步顯而易見,已呈現全面上升的勢頭,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春天。
在胡凱看來,在競技體育中,田徑對於運動員的體能要求更為苛刻,取得突破的難度更大。「尤其是百米大戰,競爭太激烈了,前進一小步都非常艱難。」他說,今後中國田徑要走的路還很漫長,但相信蘇炳添的這次歷史性突破將助推中國田徑尤其是短跑項目加快發展,努力趕超世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