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起名字,相信每個人都會很頭疼,為什麼呢?因為中國人口太多了,足足有十四億多人啊,而中國的漢字也就幾十萬個。如果都起兩個字三個字就會出現很多重名。曾經有人在網上做過一個統計,光是叫「張偉」的全國就有三十多萬人,可見人數之多。雖然張偉這個名字很好聽,但出現的頻率高了,也會覺得這個名字太普通,不能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大家也知道用一些好聽的字做名字了。但大家都這樣想,那麼名字又重了。怎麼辦呢?我想說的是,我們為什麼不能借鑑一下古人的名字呢?
說到古人的名字,相信大家都看過三國演義,那麼我們就拿裡面的人物名字做個比方。三國演義我們都知道有很多人物,也都知道他們姓什麼叫什麼字什麼。如果你仔細看的話,就會發現古人的名字居然都那麼好聽,那麼有深意。下面,我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曹仁。曹仁我們都熟悉,是曹操身邊的一員大將,也和曹操有些親戚關係。曹仁是個能打能帶兵的戰將,可以說是全能型戰將。那麼曹仁的名字有什麼好的呢?曹字就不說了,只是個姓,我們就單說一個仁字。其實,我們都知道仁是什麼意思,中國從春秋以來一直遵從儒家。而儒家的核心思想就是仁,仁是什麼意思呢?看仁愛,仁義就明白了。一個仁字包含了很多的學問,可以說是比愛還要深意得一個字,所以說曹仁這個名字相當的好聽。縱觀現代社會,你們見過幾個名字中帶仁字的?
典韋。典韋我們就更熟悉了,曹操的大將兼保鏢。沒看過三國演義玩過王者榮耀的人也知道典韋這個名字。說實話,我起初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都沒有以為這是個人名,總感覺很奇怪這個字眼。首先就是典這個姓,在生活中是很少見的,如果不是有典韋這個人,相信大家一輩子也不會知道中國居然有典這個姓。其次就是韋這個字了,韋是什麼意思呢?韋的意思就是一種絲皮,是用來辯編織東西的。春秋有個丞相叫呂不韋,可見,典韋這個名字相當的文雅內涵。可是典韋的魁梧勇猛的形象,讓人們一看到這個名字就連想不到文雅了,其實這個名字真的很好聽。
周瑜。相信這個名字大家都感覺很好聽,為什麼呢,因為周瑜字公瑾啊。那麼瑜是什麼意思呢?瑜其實是一種玉,一種上古美玉。古代在造字的時候,凡是帶王的基本上都和玉有關係。公瑾裡面的瑾字也是一種美玉了。其實,他的名字沒那麼有深意,就是一種物體,但偏偏就是這麼好聽。現在,人民一看見周瑜,周公瑾的名字,自然而然的就會聯想到一個英氣帥氣的年輕小夥形象,這就是周瑜給後人的印象。而瑜字,也對這個人名副其實了。
此外像趙雲、關羽、姜維、呂布名字都不錯,就不一一分析了。
所以大家以後在起名字的時候,要多借鑑古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