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在線】聯想小新Air12WiFi版評測:提到英特爾酷睿m平臺,很多朋友的第一反應是「性能不夠強」。之所以大家普遍有這樣的看法,主要是因為上一代酷睿m平臺在實際產品中的表現並不能讓人滿意。然而這讓我想起了多年之前英特爾剛剛推出CULV處理器時的狀況,當時用戶對於CULV的普遍反應也是「性能太弱」,於是CULV平臺經過了一年左右的發展就悄然退出。
然而,當CULV以英特爾酷睿低電壓平臺出現的時候,「英特爾低電壓處理器」逐漸成長為筆記本的主流硬體平臺,再加上本身低功耗的特性,以及不斷提升的性能,時下第六代英特爾酷睿低電壓平臺,已經成為眾多便攜型筆記本所採用的主流配置,並且在性能方面也都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準。
著眼於英特爾酷睿m平臺之上,誠然上一代酷睿m平臺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但本世代平臺卻展現出了非常明顯的性能提升。在全新的Skylake架構下,英特爾對三柵極電晶體的結構進行了優化,提升了密度,從而使得新一代處理器能夠在更小的體積內放入更多的電晶體,而這些電晶體,就是處理器性能提升的根本所在。
因此,Skylake架構下的酷睿m平臺,相對於上一代產品有了非常大幅度的性能提升,同時在功耗方面也只有4.5W,完美詮釋了摩爾定律,同時也使得基於其平臺的筆記本產品,有了更好的性能表現。如果用簡單的描述來區分兩代酷睿m平臺的區別的話,那就是「這一代酷睿m平臺的產品已經能夠滿足用戶的日常應用需求了」。
英特爾酷睿M平臺的出現使筆記本纖薄化趨勢進入新階段
除了在性能上有所提升之外,這一代英特爾酷睿m平臺功耗僅為4.5W,並且還能夠根據OEM廠商的需求進行一定的調整,從而使得基於其平臺的筆記本產品擁有更加出眾的續航能力,那麼Skylake架構下的英特爾酷睿m平臺到底有怎樣的提升呢?接下來我們不妨通過對聯想小新Air 12的評測,來了解一下新一代酷睿m平臺的特性。
·多核性能提升明顯 使用更流暢
本次送測的聯想小新Air 12是一款搭載英特爾酷睿m3-6Y30處理器的便攜型筆記本電腦,而且售價僅為2999元,可以說是目前3000元以內最具性價比的便攜型筆記本電腦。那麼它所配置的酷睿m3-6Y30處理器的性能究竟怎樣呢?下面我們不妨來了解一下。
英特爾酷睿m3-6Y30是一顆雙核四線程移動級處理器,擁有0.9GHz初始主頻,睿頻加速可提升至2.2GHz,它基於14nm製程工藝的Skylake架構設計,擁有4MB三級緩存,性能尚可,但是功耗僅為4.5W,足以實現無風扇設計。
處理器參數
處理器性能方面我們採用三款同系列測試軟體CINEBENCH對其性能測試,得出的結果僅供參考。首先是CINEBENCH R10的測試結果,該處理器獲得單核4477分,多核9386分,屬於移動平臺處理器中端型號。
CINEBENCH R10測試結果
在CINEBENCH R11.5測試中,該處理器多核心獲得1.96分,單核心1.02分,同樣是移動平臺處理器中端型號的水平。
CINEBENCH R11.5
最後在CINEBENCH R15測試中,該處理器多核心獲得161cb,單核心88cb,處理器單項測試結果表面該處理器定位於移動平臺處理器中端型號。
CINEBENCH R15測試結果
其實上一代酷睿m平臺並沒有能夠與酷睿m3-6Y30所對應的型號,畢竟英特爾是從這一代才開始對酷睿m平臺進行了酷睿m3、m5、m7的區分,不過相對於上一代而言,本世代的酷睿m5平臺在整體性能上都有所提升,幅度大概在10%~20%左右。
·筆記本纖薄化趨勢正在發生新變化
低電壓處理器的出現,讓筆記本電腦從普遍的30-40mm厚度縮減到20mm厚度,而酷睿m平臺的出現,則讓筆記本電腦的厚度從20mm縮減到10幾毫米甚至幾毫米,這種變化往往容易被用戶所忽略,但它確確實實影響著我們對筆記本便攜性的理解。
聯想小新Air 12整機厚度僅為13.4mm(圖片來自聯想官網)
其實筆記本電腦自誕生之初到現在,一直肩負著提升電腦便攜性的使命。而硬體平臺每一代工藝製程的縮減,也正是為了縮減筆記本厚度,提升便攜性所做出的努力,在這個方面,英特爾是當之無愧的引領者。
以本次評測的聯想小新Air 12為例,它採用的酷睿m3-6Y30平臺的工藝製程僅為14nm,從而使得整個處理器晶片的體積能夠做到非常小巧,這就使得OEM廠商能夠在設計筆記本時儘可能的做到纖薄化,而無需考慮處理器的散熱問題,因為在此之前,風扇散熱是筆記本電腦最常見的散熱方式,而風扇本身佔據的空間就比較大。
如今,酷睿m平臺允許OEM廠商設計出無風扇的產品,比如這款小新Air 12就是很典型的無風扇筆記本,從而在厚度上能夠實現更好的控制,達到真正的纖薄化、便攜化需求。
售價2999元的小新Air 12倍受歡迎(圖片來自聯想官網)
此外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聯想小新Air 12是一款售價僅為2999元的產品,但它卻採用了16:10全高清IPS顯示屏,雖然硬體平臺沒有採用低電壓平臺,但之前我們也提到了,第六代英特爾酷睿m平臺的性能提升有目共睹,因此這款產品在上市之後也得到了用戶廣泛的認可,從而也讓這款產品成為了目前3000元以內最具性價比的便攜型筆記本電腦。
可見,筆記本纖薄化的大趨勢之下,這些纖薄型的筆記本電腦也變得越來越具備性價比,這一方面得益於製造工藝、產業鏈的成熟,另外更為重要的因素在於,英特爾為筆記本電腦、為OEM廠商提供了這樣的解決方案,從而讓筆記本纖薄化趨勢能夠更加接近極致,這也是英特爾酷睿m平臺不斷進化所產生的更大的意義所在。
最後我們不妨來回顧一下聯想小新Air 12的外觀設計。
·高性價比出眾外觀
有人說聯想的電腦產品性價比已經不算高了,但小新Air 12會讓你改變這個想法。小新Air 12採用全金屬機身設計,輕薄程度上與小新Air 13旗鼓相當,售價卻只有2999元人民幣起,對於預算有限卻想要輕薄本的消費者而言,小新Air 12還是具備十足誘惑力的。這款售價2999元的輕薄本能否滿足大家的胃口?
聯想小新Air 12輕薄本
聯想小新Air 12輕薄本
首先來說小新Air 12的整體外觀,可以用清爽二字來形容,金屬材質光澤質感較好,從頂蓋看去整體的設計風格乾淨利落。如今的金屬材料切割技術與金屬上色技術已經十分成熟,小新Air 12的機身採用CNC鑽石切割技術一體成型,並且加以香檳金配色,顯得十分有氣質。
機身頂蓋設計十分簡潔
機身頂蓋設計十分簡潔,平滑的表面上只留下一個Lenovo字樣,這種風格也是算聯想近年來的主流思維。
全金屬機身是小新Air 12這款僅售2999元的輕薄本的一大亮點
全金屬機身是小新Air 12這款僅售2999元的輕薄本的一大亮點,金屬表面的觸摸手感十分細膩,噴砂處理也相當細緻,從做工方面的而言不太像入門級產品的調調。當然,所謂全金屬並不包括屏幕轉軸部分的外殼,這裡主要藏有WiFi天線,確保其信號穩定。另外,該機採用無風扇設計,杜絕了散熱噪音。
·屏幕素質與便攜性
打開屏幕,小新Air 12給人一種純天然無汙染的感受。除了屏幕部分色彩有些不同以外,鍵盤面採用與頂蓋或者說機身完全相同的配色,即便是鍵帽也做了相應的上色處理,風格十分統一。屏幕方面,小新Air 12配備了12.2英寸16:10良心比例1920×1200解析度的IPS顯示面板,屏幕最大亮度達到300尼特。
機身細節處理
小新Air 12配備了12.2英寸16:10良心比例1920×1200解析度的IPS顯示面板
光是參數不足以表現屏幕的硬體素質,小新Air 12配備的這塊屏幕色彩表現力如何我們使用專業的校色儀器對其進行測試。
90%sRGB色彩覆蓋以及70%NTSC色彩覆蓋
從測試結果來看,小新Air 12配備的這塊IPS顯示屏在色域方面有著較好的表現,90%sRGB色彩覆蓋以及70%NTSC色彩覆蓋可以視為較出色的表現,雖不能與專業顯示器相媲美,但是能夠提供給用戶豐富的色彩表現以及較好的色彩還原能力。
前置攝像頭設計
屏幕邊框上的細節
屏幕上方也就是前置攝像頭,這是多年來筆記本電腦的一貫標配,在此不做贅述。值得一提的是,小新Air 12屏幕一周填充了一圈橡膠軟墊,可以起到合上屏幕時的緩衝作用。
小新Air 12屏幕一周填充了一圈橡膠軟墊
另外,小新Air 12的屏幕轉軸阻尼控制較為出色,可以通過單手輕鬆開合屏幕而不受阻。
單機重量:1.21千克
單機厚度:13.33毫米
便攜性是小新Air 12這款產品的一大亮點,既然名為「Air」,自然要在輕薄化上做的徹底。通過實際的測量我們可以看到,小新Air 12的單機重量為1.2千克左右,而整機最大厚度為13.3毫米左右,從實際的測量結果來看,小新Air 12是一個標準的輕薄化筆記本。
·鍵盤設計與接口擴展性
小新Air 12鍵盤面的設計風格同樣簡約化,除了一個電源按鈕以及電池指示燈以外其他多餘的設計,這使得整個鍵盤面看起來十分整潔。鍵盤面周圈還能看到金屬拋光處理,顯得更有質感。
小新Air 12鍵盤面的設計風格同樣簡約化
鍵盤手感方面,小新Air 12做得還算是不錯。鍵盤設計一直是聯想的強項,小新Air 12延續了部分特色,比如較為充足的段落感、彈性十足的回饋力度,這些都是值得誇獎的地方,不過美中不足的是按鍵的鍵程較短,快速敲擊的情況下會給人一種生硬感,習慣長鍵程的用戶需要適應一段時間。
右掌託部分貼有一張小新Air專屬的形象LOGO,十分俏皮有點意思。
當然,掌託部分貼有一些標籤,比如英特爾處理器標識、能源之星認證、微信掃碼等,但這並不影響小新Air 12鍵盤面的美觀,如果實在不喜歡撕了就是。值得一提的是,右掌託部分貼有一張小新Air專屬的形象LOGO,十分俏皮有點意思。
掌託部分貼有一些標籤,比如英特爾處理器標識、能源之星認證、微信掃碼等
小新Air 12提供了面積較大的觸摸板,並且支持Windows 10系統中的各類手勢操作,使用體驗良好。觸摸板採用一體化設計,左右按鍵被是整合在一個面板之中,可以通過多指手勢實現各類功能,從外觀上看,觸摸板像是內嵌在掌託裡,周邊是一圈金屬拋光。
觸摸板採用一體化設計可以通過多指手勢實現各類功能
小新Air 12的側面設計比較討巧,後半段近乎平面,可以在這個部分添加各類接口,而前半段則是向內收緊,看起來十分薄。
機身左側接口配置
機身右側接口配置
接口方面,小新Air 12因為輕薄設計而沒有傳統的大型接口配備。機身左側我們只看到一個USB3.0接口以及一個RESET按鍵;機身右側接口稍微豐富一些,在這邊有一個電源接口、一個USB3.1 TYPE-C型接口、一個USB3.0接口以及一個耳機麥克風二合一接口,邊上還有一鍵恢復系統的按鈕。整體來說,接口不算多,USB3.1 TYPE-C型接口可以支持視頻輸出,不過需要選配轉接線。
7聯想小新Air 12 WiFi版詳細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