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跡象表明,《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會是一部有關於「時間穿越」的電影。
強大的網友們已經發現首款官方預告的「貓膩」,蟻人最後出現的畫面,美國隊長是看到「Archive(存檔文件)」字樣才困惑地說,「這是以前的視頻信息嗎?」
有人無限放大視頻後還發現「STRAT 1983」的字樣。
假如他穿越到1983年,那就是連人帶車和量子隧道,一併穿越了過去,這有點說不通。
然後一連串的問題隨之而來,車是怎麼穿越的?為什麼是1983年?為什麼要說「兩年之前」《美隊3》裡發生的事?
種種一切可以用初代黃蜂女在《蟻人2》片尾彩蛋說的四個字總結——「時間漩渦」。
設計蟻人孤立無援的狀態,也許就是要他在量子領域探索「時間漩渦」,打開時間穿越的「通道」,從而幫助復聯「逆轉無限」。
那麼嚴重的問題來了,漫威電影宇宙的「時間通道」要是被打開了,之前一系列電影的「時間線」會被改變嗎?還是會出現平行宇宙?
既然《復聯4》會涉及「時間旅行」問題,提前熟悉「穿越電影」的慣用「套路」就很有必要了。
按照穿越的類型,「穿越電影」可以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是「固定時間線」,歷史呈現「循環」狀態,角色的穿越行為無法改變歷史。
第二類是「動態時間線」,歷史可以被改變。
第三類是「多重宇宙」,或者說「平行宇宙」,角色的穿越是到了另一條新的時間線,其行為不對原來的歷史產生影響。
《復聯4》按照哪一種模式進行,將影響著劇情的發展。所以如果觀影的時候能搞清楚是哪一種模式,對理解劇情會有著巨大的幫助。
1.固定時間線
「固定時間線」的電影往往與「宿命」有關,主角回到過去所做的一切其實都是「無用功」,或者說是歷史軌跡的一部分。
要是鋪墊地夠好,驚豔的結局能夠吸引觀眾二刷三刷,以弄懂其中的前因後果,《十二猴子》是當中的佼佼者,男主角在未來被時間機器傳送到過去,為了找出散播病毒導致人類末日的兇手,沒想到穿越回去的自己原來也是歷史的一部分,過去的自己還看到了未來的自己,開放性的結局意味深長。
近年更有一部駭人聽聞的《前目的地》,很多觀眾看到一半都能大概猜到結局,只是大部分觀眾都很難相信編劇敢這麼玩,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結局的糾結程度如同要解答這個無解的問題。
中國的許多歷史穿越劇絕大多也是「固定時間線」,像《尋秦記》,胡歌版《神話》,主角自以為知道歷史就能改變歷史,沒想到自己的所作所為就是歷史。
《復聯4》要按照這種設定的話,那麼復仇者無論做什麼,滅霸打響指的事實都是無法阻止的。那麼他們只能通過某種力量將消失的人口強行「傳送」回來,過去無法被改變,那叫人穿越回過去就顯得很多餘了。
有片場照已經曝出了《復仇者聯盟》紐約大戰的畫面,要重新「解釋」一遍以前的電影,這也完全沒有必要。更別說演員的服裝已經顯示出了「改變」,所以「固定時間線」的可能基本排除。
2.「動態時間線」
《復聯4》最有機會用到的模式。此前《奇異博士》其實就用過一次,在比滅霸更可怕的多瑪姆入侵地球後,奇異博士強行用時間寶石逆轉形勢,過去被改變,侵入事件被抹除。
隔壁家《X戰警:逆轉未來》就利用了「動態時間線」重啟了整個宇宙,金剛狼回到過去的所作所為對未來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所有事情都是在「一條線」上進行的,觀眾會很好理解。
《明日邊緣》有多次的穿越,也只不過是結局稍微有一些多重解釋的懸念。
哪怕情況像《蝴蝶效應》那樣稍微複雜一些,只要能清楚知道過去和未來的對應關係,基本一遍就能夠看懂。
真正複雜的情況是「肉身穿越」,而不是「意識穿越」。《X戰警:逆轉未來》、《明日邊緣》和《蝴蝶效應》都是「意識穿越」,角色回到過去,是未來意識控制過去的身體,只有一個自己,不產生「外祖母悖論」。
經典穿越電影《回到未來》,在不考慮續集電影的情況下,其「動態時間線」就能夠引發「外祖母悖論」。男主角穿越回過去,遇見自己的父親,如果他殺死父親,自己也會消失掉。他在過去的行為影響了父親和母親原定的軌跡,那他也會不復存在。
蟻人在《復聯4》預告中只能是「肉身穿越」,看起來量子領域的「時間漩渦」不會是簡單的「意識穿越」,那電影就能與《X戰警:逆轉未來》區分開來。
而無論是哪一種穿越方式,「動態時間線」都會對「未來」產生嚴重影響,因為人不能確定改變過去,事情會變更好還是更壞。如莫度法師所說,逆轉時間的行為幹預了自然法則,「遲到會付出代價的。」
《神盾局特工》第五季中的穿越雖不會影響電影宇宙,不過其中一句臺詞值得品質,「時間不是固定的,而是是流動的。」
這或許已經暗示MCU肯定不會採用「固定時間線」。
3.「多重宇宙」
採用「多重宇宙」是危險的,一旦沒有處理好,出bug了,或者設定複雜了,普通觀眾便會看得一頭霧水。
《終結者:創世紀》野心十足,想要保留經典電影的世界觀,又想為後續電影開拓新世界,於是採用「多重宇宙」的設定,可是並不是所有觀眾都能在電影院理解清楚,電影的口碑也受到了些影響。
為了解釋清楚,官方還在微博發布了一篇「終結者創世紀劇情邏輯時間線全解析」的文章,供鐵桿粉絲參考。簡單點說:
之前的老片是「原初宇宙」,不考慮續作,是「動態時間線」;
《終結者:創世紀》之後是「創世紀宇宙」,然後整個系列變成了「多重宇宙」。
相比之下,《星際迷航》系列的重啟方式要簡單有效很多。在2009年《星際迷航》中就用臺詞解釋得非常清楚,角色的穿越是穿越到了另一個平行宇宙,那裡的人物和「原初宇宙」完全不同,完成「新老交接」的同時,還幫助後面的編劇擺脫了前作的束縛。
《回到未來2》中也出現過「多重宇宙」的概念,如果你穿越到了過去,並對過去造成影響,改變了歷史,就會造成一個「扭曲的時空」。教授還畫了黑板清楚地說明了這種設定的原理。
《復聯4》會不會採用「多重宇宙」是一個重大的懸念。一旦採用,已經相當龐大的MCU,情況將會變得非常複雜。
早前的電影就已經出現過「時間線bug」,而且像很多新英雄的電影都只拍了第一部,到系列第二部電影就要換一個世界觀,那就要要求觀眾在觀影前要做功課,對普羅大眾來說要求有些高了。
就算漫威大膽採用「多重宇宙」,蟻人是到了另一個平行宇宙給美隊發來了訊息(另一個平行宇宙中有一樣的車),也必須要簡化設定才行。
《奇異博士》曾提到「多元宇宙」的概念,而穿越時空又與「量子力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打開量子領域的《蟻人2》更有一段細思極恐的臺詞:
「在一個孤立的系統中,粒子共存於穩定的相系,如果系統受到幹擾,這種穩定變成了混論,不可預知。完全孤立的量子系統會恢復到物質的分離狀態,每一個都與環境的不同狀態糾纏在一起,換句話說,所討論的對象處於進出相位,附有多個平行現實世界。」
有沒有可能蟻人被困量子領域的時候,無意中幹擾了MCU的整個「系統」呢?
這取決於漫威是採用「多重宇宙」還是「動態時間線」。
「動態時間線」的情況要簡單一些,蟻人不會干擾到整個系統,只會發現「時間隧道」。只要復仇者穿越回過去,提前摧毀掉其中一顆寶石就能阻止滅霸。
「多重宇宙」的故事顯然要更加精彩,但能不能讓觀眾更容易理解是成敗的關鍵。萬一又弄出一個像之前時間線那種錯誤,無異於給DC宇宙送了個助攻。
若想給別人帶來幸福,就避免不了犧牲。——《蝴蝶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