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語家園」將河南民居的門窗輪廓結合漢字形成一個鏤空的景觀牆。
▶河南館的設計是一次歷史與現實、花卉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吸引眾多遊客駐足拍照。
▼「華萃中州」的設計以漢字文化為核心,取「中」字作為主體雕塑原型。
本欄圖片均為本報記者蔡迅翔攝
□本報記者曾鳴陳慧
6月23日,北京市延慶區,雄偉的長城腳下,美麗的媯水河畔,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河南日」活動正式啟動。
進入河南園內,花團錦簇、絢麗多姿。在鮮花的掩映下,一個醒目的紅色「中」字雕塑映入眼帘。河南園設計以河南山地、水系、平原等自然環境和漢字文化等為要素,與園藝融為一體,形成「花語」主題,通過「幾」字形遊園路徑形成「九曲花河」觀賞帶,猶如蜿蜒的黃河將整個河南園串聯貫通。
為提高遊客體驗的豐富度,沿著觀賞路徑,河南園從空間及本土元素入手,設計了8個景點,分別為「江山如畫」「華萃中州」「花影廊道」「九曲花河」「艮嶽花藝」「花語家園」「百姓花林」「逐水飛花」。
「江山如畫」即為入口大門景觀。大門設計和園內的中心雕塑形成呼應,景觀圖案設計採用了河南的特色傳統名花蠟梅的形象。
「百姓花林」也頗有創意,通過100隻紙飛機迷你雕塑來展示百家姓,寓意中原的崛起騰飛以及對未來的嚮往。來自湖南的遊客黃女士在此仔細找尋自己的姓氏。「百家姓有多個姓氏起源於河南。這裡不僅展現了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還有最新的園藝成果展示,古老與現代完美交融。」她說。
河南館的設計是一次歷史與現實、花卉與藝術的完美結合。河南館的設計採用畫卷式,以商周青銅文化與現代繪畫藝術為載體,以牡丹、菊花、蠟梅等河南特色花卉為主要元素,通過一個半開放的遊覽空間,將各種元素集納排列,美不勝收。
展館入口是畫卷的開篇。大幅立體牡丹圖由燒制的牡丹瓷、手繪牡丹和盆栽牡丹虛實結合而成,流光溢彩,雍容華貴。展廳內部由「S」形展牆將其區分為3個區域,「S」形牆面上是鏤空河南地圖輪廓和青銅紋樣,牆體沿線擺放著河南各地的特色花卉。
「河南花卉栽培歷史悠久。花木種植面積、產值位居全國前列。河南園、河南館充分展現了河南花卉與文化的獨特魅力,是北京世園會最具特色、最吸引遊客的展園展區之一。」中國花卉協會秘書長劉紅對世園會「河南日」活動高度評價。
借著「河南日」的東風,眾多林特產品、非遺文化紛紛亮相。牡丹花茶、麥秸畫、剪紙、香包等琳琅滿目,引得遊客紛紛駐足。在一個展示櫃前,記者見到了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洛陽民間剪紙代表性傳承人王秋雲。她手中堅硬的剪刀在柔軟的大紅紙上上下翻飛,不一會兒,一朵優雅的蘭花就在紙上綻放開來……
「河南日」讓河南園和河南館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看到國內外遊客紛紛點讚河南,來自新鄉的遊客趙立玲很是自豪。「作為河南人,看到老家河南的活動如此豐富多彩,河南園、河南館這麼漂亮,我感到十分激動。」她指著園區門口的紅色「中」字雕塑,由衷地讚嘆:「世園會『河南日』,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