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紀念中國關工委成立30周年暨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重慶市萬州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等17個單位榮獲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李朗等51名個人榮獲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此外,還有2人榮獲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突出貢獻獎,2人榮獲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榮譽獎。
5年來,重慶市各級關工委在支持和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組織「五老」(即「老幹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範」)開展青少年關愛服務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關心下一代事業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撐起一片藍天。
開展多項主題教育活動
在青少年心中播撒下信念的種子
去年,我市「中華魂」主題教育讀書活動吸引300餘萬青少年廣泛參與,經過層層選拔,去年年末,1150名青少年參加了「中華魂」主題教育讀書活動全市徵文比賽總決賽,339名青少年參加了全市演講比賽。
賽場上,青少年們圍繞「愛我中華—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主題,真情講述70年來我國在經濟、政治、文化、體育、科技等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唱響了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的主旋律。
5年來,我市關工委精心組織開展了「踐行核心價值觀、凝聚中華正能量」「遵紀守法,從我做起」「輝煌與夢想」「騰飛的祖國——改革開放四十年」「愛我中華——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主題的「中華魂」主題教育活動,堅持將「讀、寫、講、行」貫穿整個過程,全市累計徵訂讀本830萬餘冊,參加讀書活動的青少年達1600餘萬人次,其中6300名青少年參加了市級「中華魂」主題教育讀書活動徵文、演講比賽,1.4萬名師生獲得全國或市級表彰,600餘名參賽選手獲得《演講與口才》雜誌社全國青少年演講能力等級認定,我市37名「中華魂」主題教育讀書活動優秀學生代表參加了中日韓兒童童話交流活動,1400餘名優秀學生代表到北京、上海、浙江、深圳等地參加了夏令營、冬令營活動。
因將「中華魂」主題教育讀書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重慶市關工委連續5年榮獲全國「中華魂」主題教育活動先進集體,先後3次在全國關工委有關會議上介紹經驗。
「中華魂」主題教育讀書活動的成功開展,是我市各級關工委圍繞立德樹人宗旨,紮實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一個縮影。5年來,我市各級關工委還組織開展了「學黨史、頌黨恩、跟黨走」「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活動,結合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每年組織巡迴報告團和黨史國史教育專家深入區縣開展主題宣講,五年來到39個區縣和10餘所高校舉辦報告會70餘場,參與學生10萬餘人。
各區縣關工委深入挖掘、利用當地紅色文化資源,組織編撰青少年黨史國史教育讀本,舉辦主題徵文比賽,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組織2.9萬名「五老」開展主題宣講近5000場次,受眾學生達159.4萬人;創設教育基地397個,組織紅色夏令營、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社會實踐活動1800多場次,受益青少年36萬人次。這些活動加深了青少年對中國革命歷史的認識,增進了他們對紅色基因的情感,在青少年心中播撒下了信念的種子。
「授漁脫貧」項目
助191名貧困青年就業脫貧
「月薪過萬,這是我過去想都不敢想的!」來自豐都縣十直鎮的貧困學子廖聖是市關工委「授漁脫貧」項目第一期培訓班學員,廖聖自小父母離異,在爺爺奶奶的照顧下長大。2016年,他參加「授漁脫貧」項目,從重慶藝才技工學校結業後,被推薦到海爾集團工作,月收入4500元左右。2018年,他「跳槽」到格力集團安裝維修部工作,通過承接部分業務,現已實現月薪過萬,旺季可達2-3萬元。
培訓一人、就業一個、脫貧一家——這是市「授漁脫貧」項目目標。5年來,市關工委籌集資金107萬元組織實施「授漁脫貧」項目,選送21個區縣、191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到重慶主城參加汽車維修、電子電工、酒店管理、家政服務技能培訓。目前,這些貧困青年已全部通過相關技術考核並獲得執業資格證書,就業率98%,月均工資3500元以上。
我市各區縣關工委也創新思路,主動作為,發揮老專家作用,組織開展科技三下鄉活動,大力培養青年致富帶頭人,積極培育優質發展致富項目,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目前實施的「獻我愛心·圓你夢想」「圓我讀書夢」「生源地優秀貧困大學生助學獎勵金」「正科級及以上幹部結對幫扶」「情系山區教育·關愛留守兒童」等關愛項目,每年發放各類救助金2900萬元,受助青少年2萬人。
50萬「五老」
深情投入關心下一代工作
「孩子們,你們知道紅領巾為什麼是紅色的嗎?因為紅領巾是紅旗的一角,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染成的,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也是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希望你們能傳承革命先烈精神,好好學習,將來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今年8月,68歲的九龍坡區石橋鋪街道高廟社區退伍老兵辜明文,在「追尋革命足跡,傳承先烈精神」活動中向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辜明文1969年12月參軍入伍,現在是高廟社區關工委的一員。作為一名「五老」,他常把「要為孩子們做好榜樣」掛在嘴邊,經常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商討如何策劃青少年喜歡的文化活動。在今年年初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他還主動請纓參與社區排查,身體力行引導孩子們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與辜明文一樣,南岸區人民法院法官周俐莎也堅守在關心下一代工作的一線。多年來,周俐莎利用兼任中、小學校法治副校長、法律輔導員及市、區關工委法治報告團成員等身份,與校方一道,通過開設法治課堂、舉辦模擬法庭、組織旁聽庭審等方式,開展法治教育。她先後為市、區400餘所中、小學校、大專院校及社區、監所、教育關工委、司法行政單位、女性職業人員等講授法治課900餘場,受眾人數達110餘萬人。
周俐莎所作工作是我市關工委深化普法宣傳,推動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一個體現。五年來,我市各級關工委累計投入普法活動經費1000萬元,「五老」法治宣講員達4780名,累計開展法治報告1.2萬場次。
近年來,市關工委認真貫徹落實市委《關於進一步加強基層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見》,全市鄉鎮(街道)、村(社區)、機關(學校)關工委組織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農村、職業院校、企業和社區關工委加快完善,各地關工委「四到位」「四落實」情況較好,「五老」工作激情越來越高,關愛活動越來越多,基層活力也越來越強。
截至目前,全市各級各類關工委組織達17138個,同比增長24%。其中,區縣級關工委組織39個,鄉鎮(街道)關工委1018個、機關單位關工委1087個、村(社)關工委10323個、學校關工委3579個、企業關工委1092個,鄉鎮(街道)關工委組織機構實現了全覆蓋,大多數村社也相繼建立了關工委,部分區縣還將關工委組織延伸到醫院、村民小組、居民小區和樓棟,全市關工委組織的有效覆蓋面得到擴大,區縣、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網絡和機關、企業、大中小學校關工委組織得到進一步加強。
目前,全市參加關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達50萬人,骨幹11萬人,其中4人榮獲「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1人榮獲全國關心下一代「最美五老」榮譽稱號,16人榮獲「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終身成就獎」。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王乙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