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 | 圖說三極體,教你真正學懂三極體

2020-09-05 慧聰電子網

晶體三極體 —— 是半導體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電流放大作用,是電子電路的核心元件。在電子元件家族中,三極體屬於半導體主動元件中的分立元件。


廣義上,三極體有多種,常見如下圖所示。



狹義上,三極體指雙極型三極體,是最基礎最通用的三極體。本文所述的是狹義三極體,它有很多別稱:



三極體的發明


晶體三極體出現之前是真空電子三極體在電子電路中以放大、開關功能控制電流。真空電子管存在笨重、耗能、反應慢等缺點。


真空電子三極體


二戰時,軍事上急切需要一種穩定可靠、快速靈敏的電信號放大元件,研究成果在二戰結束後獲得。早期,由於鍺晶體較易獲得,主要研製應用的是鍺晶體三極體。矽晶體出現後,由於矽管生產工藝很高效,鍺管逐漸被淘汰。


經半個世紀的發展,三極體種類繁多,形貌各異。 小功率三極體一般為塑料包封;大功率三極體一般為金屬鐵殼包封。



三極體核心結構


三極體的核心是「PN」結,是兩個背對背的PN結。可以是NPN組合,也或以是PNP組合。由於矽NPN型是當下三極體的主流,以下內容主要以矽NPN型三極體為例。

NPN型三極體結構示意圖


三極體的製造流程圖



工藝結構特點


管芯結構切面圖


  • 發射區高摻雜:為了便於發射結髮射電子,發射區半導體摻濃度高於基區的摻雜濃度,且發射結的面積較小。
  • 基區尺度很薄:3~30μm,摻雜濃度低。
  • 集電結面積大:集電區與發射區為同一性質的摻雜半導體,但集電區的摻雜濃度要低,面積要大,便於收集電子。


三極體不是兩個PN結的簡單拼湊,兩個二極體是組成不了一個三極體的。工藝結構在半導體產業相當重要,PN結不同材料成份、尺寸、排布、摻雜濃度和幾何結構,能製成各樣各樣的元件,包括IC。


三極體電路符號


三極體電流控制原理示意圖



三極體基本電路


外加電壓使發射結正向偏置,集電結反向偏置。



集/基/射電流關係:

  • IE = IB + IC
  • IC = β * IB
  • 如果 IB = 0, 那麼 IE = IC = 0


三極體特性曲線


輸出特性曲線

集-射極電壓UCE為某特定值時,基極電流IB與基-射電壓UBE的關係曲線。



UBER是三極體啟動的臨界電壓,它會受集射極電壓大小的影響,正常工作時,NPN矽管啟動電壓約為0.6V;UBE<UBER時,三極體高絕緣,UBE>UBER時,三極體才會啟動;UCE增大,特性曲線右移,但當UCE>1.0V後,特性曲線幾乎不再移動。


輸出特性曲線


基極電流IB一定時,集極IC與集-射電壓UCE之間的關係曲線,是一組曲線。



  • 當IB=0時,IC→0,稱為三極體處於截止狀態,相當於開關斷開。
  • 當IB>0時,IB輕微的變化,會在IC上以幾十甚至百多倍放大表現出來。
  • 當IB很大時,IC變得很大,不能繼續隨IB的增大而增大,三極體失去放大功能,表現為開關導通。


三極體核心功能

開關功能:以小電流控制大電流的通斷。

放大功能:小電流微量變化,在大電流上放大表現出來。


三極體的放大功能


IC = β * IB (其中β≈ 10~400 ),例:當基極通電流IB=50μA時,集極電流為IC=βIB=120*50μA=6000μA。


微弱變化的電信號通過三極體放大成波幅度很大的電信號,如下圖所示:



所以,三極體放大的是信號波幅,三極體並不能放大系統的能量。能放大多少?哪要看三極體的放大倍數β值了。


  • 首先β由三極體的材料和工藝結構決定,如矽三極體β值常用範圍為:30~200,鍺三極體β值常用範圍為:30~100,β值越大,漏電流越大,β值過大的三極體性能不穩定。
  • 其次β會受信號頻率和電流大小影響: 信號頻率在某一範圍內,β值接近一常數,當頻率越過某一數值後,β值會明顯減少。
  • β值隨集電極電流IC的變化而變化,IC為mA級別時β值較小。一般地,小功率管的放大倍數比大功率管的大。


三極體主要性能參數


溫度對三極體性能的影響


溫度幾乎影響三極體所有的參數,其中對以下三個參數影響最大。


對放大倍數β的影響


在基極輸入電流IB不變的情況下,集極電流IC會因溫度上升而急劇增大。



對反向飽和電流(漏電流)ICEO的影響


ICEO是由少數載流子漂移運動形成的,它與環境溫度關係很大,ICEO隨溫度上升會急劇增加。溫度上升10℃,ICEO將增加一倍。雖然常溫下矽管的漏電流ICEO很小,但溫度升高後,漏電流會高達幾百微安以上。



對發射結電壓 UBE的影響


溫度上升1℃,UBE將下降約2.2mV。 溫度上升,β、IC將增大,UCE將下降,在電路設計時應考慮採取相應的措施,如遠離熱源、散熱等,克服溫度對三極體性能的影響。



三極體的分類



三極體命名標識


不同的國家/地區對三極體型號命名方式不同。還有很多廠家使用自己的命名方式。



三極體封裝及管腳排列方式


關於封裝


三極體設計額定功率越大,其體積就越大,又由於封裝技術的不斷更新發展,所以三極體有多種多樣的封裝形式。當前,塑料封裝是三極體的主流封裝形式,其中「TO」和「SOT」形式封裝最為常見。


關於管腳排列


不同品牌、不同封裝的三極體管腳定義不完全一樣的,一般地,有以上規律:


  • 規律一:對中大功率三極體,集電極明顯較粗大甚至以大面積金屬電極相連,多處於基極和發射極之間
  • 規律二:對貼片三極體,面向標識時,左為基極,右為發射極,集電極在另一邊


三極體的選用原則


考慮三極體的性能極限,按「2/3」安全原則選擇合適的性能參數。


  • 集極電流IC:IC < 2 / 3 * ICM,ICM 集極最大允許電流,當 IC>ICM時,三極體β值減小,失去放大功能。
  • 集極功率PW:PW < 2 / 3 * PCM,PCM集極最大允許功率,當PW > PCM 三極體將燒壞。
  • 集-射反向電壓UCE:UCE < 2 / 3 * UBVCEO,UBVCEO基極開路時,集-射反向擊穿電壓,集/射極間電壓UCE>UBVCEO時,三極體產生很大的集電極電流擊穿,造成永久性損壞。
  • 工作頻率ƒ:ƒ = 15% * ƒT,ƒT — 特徵頻率,隨著工作頻率的升高,三極體的放大能力將會下降,對應於β=1 時的頻率ƒT叫作三極體的特徵頻率。
  • 此外,還應考慮體積成本,優先選用貼片式三極體。

相關焦點

  • 圖說三極體的三個工作狀態
    大家都知道三極體是電流控制型元件,三極體工作在放大狀態下存在Ic=βIb的關係,怎麼理解三極體的放大模型呢?這兒我們拋開三極體內部空穴和電子的運動,還是那句話只談應用不談原理,希望通過下面的「圖解」讓初學者對三極體有一個形象的認識。
  • 手把手教你用萬用表測量三極體
    使用萬用表測量三極體好壞與判斷管腳是電子專業的基礎技能,你是否曾經為了判斷三極體管腳苦惱過? 記得大學考電工上崗證時,就有這一項判斷三極體管腳的操作,要當著考官的面測量三極體並分辨出三極體的3個引腳。 雖然平常可以很方便通過網絡查閱到三極體的管腳,但是我們也很有必要備多一項技能,畢竟,技多不壓身嘛!
  • 三極體原理大壩說——帶你通俗理解三極體
    當然,如果把水流比為電流的話,會更確切,因為三極體畢竟是一個電流控制元件。  截止區:應該是那個小的閥門開啟的還不夠,不能打開打閥門,這種情況是截止區。  飽和區:應該是小的閥門開啟的太大了,以至於大閥門裡放出的水流已經到了它極限的流量,但是你關小小閥門的話,可以讓三極體工作狀態從飽和區返回到線性區。
  • 功率管與三極體的區別是什麼 淺談三極體的特殊性
    三極體   三極體,全稱應為半導體三極體,也稱雙極型電晶體、晶體三極體,是一種控制電流的半導體器件其作用是把微弱信號放大成幅度值較大的電信號, 也用作無觸點開關。晶體三極體,是半導體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電流放大作用,是電子電路的核心元件。
  • 三極體的工作原理及三極體原理知識分析
    三極體,全稱應為半導體三極體,也稱雙極型電晶體、晶體三極體,是一種控制電流的半導體器件,其作用是把微弱信號放大成幅度值較大的電信號,也用作無觸點開關,是電子電路的核心元件。三極體是在一塊半導體基片上製作兩個相距很近的PN結,兩個PN結把整塊半導體分成三部分,中間部分是基區,兩側部分是發射區和集電區,排列方式有PNP和NPN兩種。
  • 三極體的結構,三極體的工作原理,三極體的三种放大電路電路圖
    什麼是三極體?   三極體,全稱應為半導體三極體,也稱雙極型電晶體、晶體三極體,是一種控制電流的半導體器件其作用是把微弱信號放大成幅度值較大的電信號, 也用作無觸點開關。晶體三極體,是半導體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電流放大作用,是電子電路的核心元件。
  • 三極體來源,及NPN與PNP區別
    3.三極體三極體,全稱應為半導體三極體,也稱雙極型電晶體、晶體三極體,屬於電晶體中的一種。三極體是一種控制電流的半導體器件。其作用是把微弱信號放大成幅度值較大的電信號,也用作無觸點開關。三極體是半導體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電流放大作用,是電子電路的核心元件。
  • 三極體各種封裝的引腳順序你知道多少 淺談三極體封裝及引腳定義
    三極體各種封裝的引腳順序你知道多少 淺談三極體封裝及引腳定義 工程師譚軍 發表於 2018-08-17 10:04:20 本文主要是關於三極體的相關介紹,詳細介紹並分析了三極體的封裝及其引腳排列順序
  • 達林頓三極體
    達林頓三極體由兩個普通的雙極型三極體(BJT)組成,其中一個三極體的發射極連接到另外一個三極體的基極,形成電流增益更大的複合三極體管。Sidney Darlington(1906~1997,10)下圖顯示了兩種達林頓管的具體的連接方式,左邊的是由一對NPN型雙極型三極體組成的NPN型的達林頓三極體,右邊則是由一對PNP型的三極體組成的PNP型的達林頓三極體。在這種配置下,達林頓三極體的電流增益近似等於組成它的兩個三極體電流增益的乘積。
  • 貼片三極體有哪些封裝 淺談貼片三極體的選型
    貼片三極體識別與使用 貼片式三極體可分為雙極型三極體及場效應管,一般稱為片狀三極體及片狀場效應管。為增加安裝密度,進一步減小印製板尺寸,開發出了帶阻三極體、組合三極體。近年來,通信系統的頻率越來越高,又開發出不少通信專用三極體,如砷化鎵微波三極體及功放管等。 本文主要介紹片狀三極體的基本知識、片狀帶阻三極體、片狀組合三極體(複合三極體)、通用片狀場效應管及應用指南。 有關通信用的一些專用三極體將在另文發表。
  • 大功率三極體有哪些 中功率三極體型號有哪些
    大功率三極體有哪些 中功率三極體型號有哪些 工程師譚軍 發表於 2018-08-15 15:17:36 本文主要是關於三極體的相關介紹,詳細描述了大/中型三極體的不同型號,希望本文能對你有所幫助。
  • 萬能三極體:三極體開關電路之達林頓電路圖分析
    三極體是以B極電流IB作為輸入,操控整個三極體的工作狀態。若三極體是在截止區,IB趨近於0(VBE亦趨近於0),C極與E極間約呈斷路狀態,IC=0,VCE=VCC。若三極體是在線性區,B-E接面為順向偏壓,B-C接面為逆向偏壓,IB的值適中 (VBE=0.7V), IC=h F E I B 呈比例放大,Vce=Vcc-Rc Ic=Vcc-Rc hFE IB可被IB操控。
  • 三極體的三隻腳如何區分 常用三極體的管腳定義
    三極體,全稱應為半導體三極體,也稱雙極型電晶體、晶體三極體,是一種控制電流的半導體器件·其作用是把微弱信號放大成幅度值較大的電信號, 也用作無觸點開關。晶體三極體,是半導體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電流放大作用,是電子電路的核心元件。
  • 三極體有哪些種類
    (1)根據結構不同,三極體可分為NPN型三極體和PNP型三極體兩種。(2)根據功率不同,三極體可分為小功率三極體、中功率三極體和大功率三極體。(3)根據工作頻率不同,三極體可分為低頻三極體和高頻三極體。
  • 三極體測量之萬用表判斷三極體前必看
    使用萬用表對三極體測量引腳相信對各位讀者來說已經不是什麼難事,但萬用表不僅能夠對三極體進行測量,還能對三極體的工作狀態進行判別
  • 8050NPN型三極體引腳的排列方法 淺談8050三極體
    本文主要是關於8050三極體的相關介紹,描述了其引腳的排列方法,並詳細闡述了8050三極體的特點及作用。 三極體8050 三極體8050是非常常見的NPN型晶體三極體,在各种放大電路中經常看到它,應用範圍很廣,主要用於高頻放大。也可用作開關電路。
  • 三極體開關電路,三極體驅動電阻應當如何選擇?
    一、三極體基本介紹三極體是一種電流控制器件,可以作為無觸點開關,經常被用於開關電路當中,通過輸入信號來控制三極體的導通與斷開,進而接通和切斷電路,三極體具有3個電極:發射極(E)、集電極(C)、基極(B)。
  • s9013三極體封裝及參數介紹 淺析s9013三極體電路應用
    > S9013三極體是一種NPN型三極體,以矽為主要材料,屬於小型的功率三極體,這種三極體在電路中隨處可見,那麼關於你了解多少呢?你知道它的封裝及相關參數嗎,本文就帶你一覽s9013全貌。 9013三極體 s9014,s9013,s9015,s9012,s9018系列的晶體小功率三極體,把顯示文字平面朝自己,從左向右依次為e發射極 b基極 c集電極;對於中小功率塑料三極體按圖使其平面朝向自己,三個引腳朝下放置,則從左到右依次為e b c,s8050,8550,C2078 也是和這個一樣的。
  • 三極體結構解析
    圖2(a)為一pnp三極體在此偏壓區的示意圖。三極體和兩個反向相接的pn二極體有什麼差別呢?其間最大的不同部分就在於三極體的兩個接面相當接近。以上述之偏壓在正向活性區之pnp三極體為例, 射極的空穴注入基極的n型中性區,馬上被多數載體電子包圍遮蔽,然後朝集電極方向擴散,同時也被電子複合。
  • 三極體之——PNP與NPN
    9013三極體  9013是一種NPN型矽小功率的三極體它是非常常見的晶體三極體,在收音機以及各种放大電路中經常看到它,應用範圍很廣,它是NPN型小功率三極體。也可用作開關三極體。注意:9013功率小於9014,相互替代時應考慮電流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