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冰沼土,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冰沼土的有機質含量低,陽離子代換量低,呈微酸性至酸性反應,營養元素缺乏。
近代,地圖才作為文檔印刷出來。地圖通過在在紙或羊皮上等其它材料上繪製道路、居民點和自然要素等。
(一)冰沼土(Tundrasoils)
又稱苔原土,我國把冰沼土這一土壤名稱,改為冰潛育土,分布於極地苔原氣候區和我國黑龍江北部。
冰沼土是凍土中具有常潮溼土壤水分狀況,具有碳氮比>13的潛育暗色表層和pH<4.0的斑紋AB層的土壤。
冰沼土土層淺薄,剖面由泥炭層和潛育層組成,土體構型為O-Oi-Cg或Oi-Cg型。
按布裡奇斯(E.M.Bridges:WorldSoils)的材料歸納成以下幾個亞類:
1.極地荒漠土(Arcticdesertsoils)相當於原始冰沼土。美國分類中的典型冰凍潮溼新成土(Typiccryaquent),聯合國分類中的冷凍粗骨土。
分布於北半球最高緯度地帶,在北美的北極島群北端、阿拉斯加和格陵蘭北部、亞洲的北地群島北部等都有分布。土壤粗骨性強,表層有極薄的粗腐殖質層(Ah),其下即為礫石或巖石(R),沒有明顯潛育化現象,由於巖石風化以冰凍風化為主,表土多裂為多邊形,因此,也稱多邊形冰沼土。
2.極地潛育土(Arcticgleysoils)相當於典型冰沼土,我國分類的典型冰潛育土,美國分類中的冷凍潮溼新成土(Cryaquents),部分冷凍有機土,聯合國分類中的冷凍潛育土,冰凍有機土。
廣泛分布於前蘇聯、加拿大北部,系低地永凍層上發育而成。具有泥炭層(Oi),厚約8釐米左右,其下為帶有赭色斑點和暗色有機質花紋的淺藍色潛育層(Bgsh),母質富含粘粒。荷蘭格爾島的極地潛育土的潛育層可厚達44釐米,A層有機質含量達50克每千克。
3.極地棕色土(Arcticbrownsoils)相當於灰化冰沼土。美國分類中的冷凍淡色始成土(Cryochrept),聯合國分類中的冰凍始成土。
總結:在地勢較高處,發育程度稍高,除了泥炭層和潛育層之外,還有灰化現象阿拉斯加極地棕色土,土色暗棕色,A層細碎屑呈塊狀結構,B層是暗黃棕色的砂壤土,其下是破碎砂巖。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1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1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