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統計局預測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91億

2020-12-05 東方網

  東方網7月10日消息:在第20個「世界人口日」來臨之際,世界人口問題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德國聯邦統計局10日公布的統計數字顯示,目前全球人口總數約為68億,到2012年,全世界人口將超過70億,而到2050年,全世界人口總數將達到91億。

  統計顯示,儘管目前全球人口增長率出現了下降趨勢,但不同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了全球人口增長速度的不平衡,全球人口總數仍將緩慢增長。預計到2050年,非洲人口將增加到20億,幾乎是現在非洲人口數量的兩倍。屆時,非洲人口將佔到世界總人口數量的21.8%。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歐洲地區的人口,其人口總數在未來幾十年將有所減少。而根據聯合國的報告,到2010年,將有733萬人生活在歐洲,到了2050年,歐洲人口總數將減少至691萬。

  在亞洲方面,到2025年,印度總人口將會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到2050年,印度總人口數將由現在的13.48億增加到約16.1億。

  為紀念1987年7月11日地球人口突破50億這個特殊的日子,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在1990年6月決定將每年的7月11日定為「世界人口日」,以喚起人們對人口問題的關注。

相關焦點

  • 柳葉刀:2100年世界總人口將達88億 2050年中國GDP超美國
    《柳葉刀》發文稱:2100年世界總人口將達88億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近日在英國《柳葉刀》雜誌發表文章稱,到210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88億,比聯合國目前的預測少20億,而且,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會塑造新的全球力量格局。
  • 2017世界人口排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排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十個城市及2050年世界人口排名
    三、2050年世界人口排名預測    2050年世界人口排名預測    美國人口普查局國際數據基地對2050年世界5000萬人口以上國家的預測。從數字來看,到2050年,世界人口總數將從2009年的67.64億上升到92.02億。
  • 聯合國報告: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98億 7年後印度人口總數將超中國
    人民網聯合國6月22日電(記者 殷淼)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6月21日發布《世界人口展望》報告的2017年修訂版,報告對未來全球人口的趨勢和前景做了全面分析。報告稱,世界人口在2050年將達到98億,而印度人口總數將在2024年首次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 全球人口將達80億 2019年世界人口總數統計數據
    近日,德國全球人口基金會發布統計數據:至2019年底,全球人口總數將達77.5億,至2023年全球人口將達80億。聯合國人口預期報告估算稱,2050年世界一半人口將聚集在印度及非洲等國,2027年印度人口或超中國(中國人口數量 全國總人口各省人口排名)。
  • 外媒: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99億 中國或減少3400萬人
    參考消息網8月31日報導 外媒稱,美國人口資料社的最新預測顯示,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99億,與現在74億的人口數量相比增加33%。據拉美社8月29日報導,人口資料社負責人傑弗裡·喬丹表示,儘管全球生育率下降,但預計人口增長還將持續,且程度足夠強勁,到2053年全球人口將增長至100億。
  • 聯合國最新報告:2050年世界人口將增加到97億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7日報導,聯合國秘書處經濟與社會事務部(UNDESA)在名為《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重點》的最新報告中指出,儘管世界人口正邁向老齡化,且增長速度放緩,但預計仍將從目前的77億增加到2030年的85億、2050年的97億,到本世紀末可能達到近110億的峰值。
  • 《柳葉刀》刊文:2100年世界總人口或達88億
    《柳葉刀》刊文:2100年世界總人口或達88億 科技日報7月24日消息,一個國際研究小組近日在英國《柳葉刀》雜誌發表文章稱,到210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88億,比聯合國目前的預測少20億,而且,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會塑造新的全球力量格局
  • 世界人口2050年將達97億 2019年世界人口排名前10國家
    至誠網(www.zhicheng.com)6月21日訊  目前,世界上的人口數量是77億,不過根據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17日發布一份報告顯示,2030年世界人口將增至85億,2050年達到97億,2100年或將達到110億。
  • 2100年世界總人口將達88億
    【2100年世界總人口將達88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近日在英國《柳葉刀》雜誌發表文章稱,到210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88億,比聯合國目前的預測少20億,而且,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會塑造新的全球力量格局。
  • 聯合國專家預測2050年世界人口可能達100億
    法國著名人口學家卡特琳·羅萊日前指出,據聯合國人口學家預測,到本世紀中葉,世界人口將達到90億至100億。人口、環境和健康將成為人口問題的核心內容。  羅萊在自己的新書《世界人口》中指出,截至2005年6月,世界人口已接近65億。人口增長速度在20世紀一直呈加速狀態,在60年代曾達最高峰。不過,21世紀的人口增長速度將減緩。
  • 世界人口排行榜:2027年印度人口超中國
    近日,德國全球人口基金會發布統計數據:至2019年底,全球人口總數將達77.5億,至2023年全球人口將達80億。聯合國人口基金用「黃金標準」推算第80億人口將出現在2025年,第100億人口將出現在2100年前,並表示誤差不超過1%。聯合國人口預期報告估算稱,2050年世界一半人口將聚集在印度及非洲等國,2027年印度人口或超中國。
  • 聯合國預測報告:2050年世界人口將增加20億,中國數據卻很突出
    人口問題成了當前各國最關心的問題,這是人類自身生產和再生產與物質資料生產和再生產兩者的相互適應問題。聯合國大膽預測:到了2050年的時候,全球人口將增加20億,但是中國的數據卻很突出。我們都知道,世界上的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世界人口的不斷增加,也出現了資源不夠用的問題。特別是一些經濟不發達國家的人口過度增長,已經嚴重影響了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給人類生活帶來許多問題。此前,聯合國作出了預測:到了2050年,世界人口將增加20億,不過,中國的數據有點突出。
  • 《柳葉刀》發文稱:2100年世界總人口將達88億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近日在英國《柳葉刀》雜誌發表文章稱,到210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88億,比聯合國目前的預測少20億,而且,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會塑造新的全球力量格局。此外,研究還發現,隨著全球生育率下降和預期壽命增加,5歲以下兒童的數量預計減少40%以上——從2017年的6.81億減少到2100年的4.01億;65歲以上人口的數量將達到23.7億;80歲以上人口的數量將從今天的約1.4億激增到8.66億。
  • 研究報告: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百億,非洲人口翻一番
    研究報告: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百億,非洲人口翻一番 報告顯示,到2050年,全球人口或將增加三分之一,從75億增至100億。
  • 210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110億 世界人口排名前十的國家
    2030年世界人口將從目前的77億增至85億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17日發布一份報告說,2030年世界人口將從目前的77億增至85億,2050年達到97億,2100年或將達到110億。
  • 聯合國最新預測2100年人口,全球將達110億,中國數字讓人堪憂
    距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全球人口總數為75.95億,聯合國大膽預測,到210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110億。結合當下的實際情況來看,各個國家隨著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重,出現大面積勞動力減少情況,因此面對這個數字,可以說是非常喜人。
  • 聯合國預測2100年人口:世界人口將突破110億,中國數字令人擔憂
    根據聯合國頒布的世界人口展望數據可知,預計到210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110億人,真正達到了「人口爆炸,所以我國的人口增長速度依然沒有很大的改變,於是在80年代,我國正式將計劃生育定為基本國策,並且寫入憲法,我國人口增長速度得到了抑制,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的提高。
  • 統計數據:年底全球人口將達77.5億
    2019年全球人口將達77.5億!據德國全球人口基金會,至2019年底,全球人口總數將達到77.5億。據估算,2019年全球人口增長將達到8300萬,相當於德國人口總數。全球每分鐘約有156人出生,該基金會估計至2023年,全球人口將達到80億,未來20年非洲人口可能翻倍。今年6月,聯合國發布《全球人口預期》報告,稱2050年人口或將達到97億。到時全世界一半的人口都將集中在印度、奈及利亞、巴基斯坦、剛果、衣索比亞、坦尚尼亞、印尼、埃及以及美國。
  • 2100年的世界人口可能比聯合國的預測低20億
    巴黎(法新社)-周三發表的一項重大研究預測,到2100年,地球將有88億人的家園,比聯合國目前的預測少20億人。該研究預計,新的全球力量結盟將由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形成。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柳葉刀》雜誌上報導說,到本世紀末,除非有大量移民湧入,否則195個國家中的183個國家將降至維持人口水平所需的替代門檻以下。
  • 聯合國報告:2030年全球人口將達85億
    聯合國17日發布的一份報告稱,預計到203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85億;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97億。但未來數十年內人口增速將減慢。  這份名為《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的報告稱,未來30年全球新增人口中約半數集中在九個國家:印度、奈及利亞、巴基斯坦、剛果(金)、衣索比亞、坦尚尼亞、印度尼西亞、埃及和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