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抗疫」成為了肇慶人民最深刻的記憶。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肇慶果斷決策、精準施策,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凝聚起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
56天實現確診病例零新增,66天實現確診病例治癒「清零」,全市從「開」到「封」,再從「封」到「開」,前三季度GDP由負轉正……在這次大考中,肇慶交出了一張漂亮的答卷。
人民至上▶▶築起疫情防控銅牆鐵壁
2020年1月1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確認廣東首例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肇慶迅速行動,成立以市委書記任組長、市長任常務副組長的疫情聯防聯控領導小組,組建疫情防控指揮部,實行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調度。
全市抗疫大幕由此揭開。
肇慶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第一時間建立健全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的「戰時指揮體系」,先後召開81次市疫情防控形勢研判會,形成統一指揮、全面部署、立體防控的工作格局。
出臺外來外出人員管理、疫情防控、社會管理等30多個肇慶版工作指引,構建社區(村居)管控、通道口排查、發熱門診篩查、大數據排查「四張網」。從「開」到「封」,全市上下令行禁止,築起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
1月22日,肇慶通報首例確診病例。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對所有來自疫情重點地區人員和疑似病例100%採樣送檢,指定定點救治醫院並成立醫療專家組,推動最好的專家和最好的救治方案進病房、到一線,打出中西醫結合救治組合拳,最大程度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
1月31日,僅歷時9天,該重症病人治癒出院。在去年年初疫情最吃緊的時候,肇慶僅用56天實現確診病例零新增,用66天實現確診病例治癒「清零」。
在疫情防控中,肇慶逐步摸索出「上級政策+外地經驗+肇慶實際」相結合的決策模式,和工作會商制、牽頭單位負責制、一線工作法等工作方法,形成了城市治理的寶貴經驗。
肇慶溫度▶▶用大愛書寫偉大抗疫精神
面對大戰大考,廣大醫務人員白衣執甲、逆行出徵,用血肉之軀築起阻擊病毒的鋼鐵長城。
全市2.3萬名醫務工作者臨危受命、主動請纓,持續奮戰在抗疫一線,生死救援情景感人至深。945名一線醫務人員同病毒短兵相接,夜以繼日、捨生忘死挽救生命。454名疾控人員毅然奔赴疫情前線,認真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加強傳染源管控,及時切斷傳播途徑。64名臨床一線醫務人員籤下決心書、按下紅手印,緊急奔赴湖北、會戰武漢、馳援荊州,在荊楚大地與病毒展開生死較量。
面對大戰大考,肇慶人民風雨同舟、眾志成城,構築起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堅固防線。
266名市縣領導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奮戰在抗疫一線。9400多名公安幹警枕戈待旦、敢打硬仗;交通、衛健、醫療等部門平均每天超5000人在全市120多個入肇通道口聯合檢疫點和測溫點夙夜值守、風雨無阻;廣大市民群眾識大體、顧大局,春節期間主動居家過節、微信拜年,主動為防疫人員贈送物資、輸送溫暖;廣大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日夜駐守在城鄉各地、奔忙在防控一線。
面對大戰大考,全市黨員幹部捨身忘我、衝鋒在前,黨旗始終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17.8萬名黨員幹部自願取消春節假期帶頭拼搏,3083支「西江黨旗紅」黨員突擊隊、225支「鄰裡先鋒」服務隊、99支「鄰裡紅管家」下沉農村、社區,全力當好信息員、宣傳員、服務員、監督員。「我是黨員我先上」的鏗鏘話語響徹肇慶大地,黨旗始終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涓滴之力匯聚成磅礴偉力,在這場戰役大考中,每個人都了不起。
逾越寒冬▶▶「雙統籌、雙勝利」交出合格答卷
沒有一個寒冬不可逾越。
度過去年年初疫情防控最吃緊的時刻,肇慶逐步將社會面管控從「13個不能松」調整為「6個不能松」再到「5個不能松」,有序可控把握好從「開」到「封」、從「封」到「開」的節奏,確保疫情防控穩得住、經濟社會轉得好。
2020年2月26日,一場「雲授信」在肇慶市與交通銀行廣東省分行的兩個會議室裡同步舉行。通過遠程視頻,雙方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交通銀行廣東省分行向肇慶授信600億元,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當天,肇慶市13家金融機構與24家企業集中簽訂113億元的授信貸款協議。一天兩場集中金融授信讓企業備受鼓舞。
「堅持服務、扶持、監管三結合,出臺實施65個行業復工復產必備、支持企業共渡難關『16條』等硬措施,『一企一策』解決企業原料、物流、用工等難題,全力推動復工復產、滿工滿產。」緊跟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一條條精準到點的指令從疫情防控指揮部中發出,吹響全市經濟復甦的號角。
用時不到一個月,肇慶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到91.8%,規下工業企業復工率94.1%,297個省市重點工程100%復工。
7月13日,肇慶電網負荷迎來2020年第一次創新高;前三季度,肇慶GDP增長0.5%,實現由負轉正;截至10月底,全市新引進產業項目327個、計劃投資總額774億元,新增開工、竣工產業項目219個、151個。肇慶經濟走出一條令人振奮的復甦曲線。
如今,面對依然嚴峻的冬春季疫情防控形勢,肇慶有信心和底氣,繼續交出完滿的抗疫答卷,並將偉大抗疫精神轉化為加快綠色崛起、爭當灣區新秀的強大動力,奮力開創高質量加快發展新局面。
南方日報記者 餘秋亮
通訊員 梁愛玲 鄒凱斐
觀察眼
做好「雙統籌」
奪取「雙勝利」
回望剛過去的2020年,肇慶在抗疫大考中交出的成績單,令人感動、令人振奮。
從黨委政府到街道村社,從醫護人員到各行各業,從黨員幹部到廣大群眾,450萬肇慶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打了一場漂亮的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取得艱難卓絕的階段性勝利後,我們更應清醒地看到,常態化防疫工作絲毫不能放鬆警惕。近期,國際疫情快速蔓延,國內多地出現零星散發疫情,冬春季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必須把做好疫情防控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提,堅持防疫「5個不能松」,全力築牢「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線。
防控不能松,發展不能停。去年年底召開的肇慶市委十二屆十四次全會提出,把握大勢大局,搶抓發展窗口期,努力在「十四五」中前期實現GDP超3000億的目標,在廣東實現總定位總目標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站在「十四五」的起點,全市上下更應珍惜來之不易的抗疫成果,將偉大抗疫精神轉化為加快綠色崛起、爭當灣區新秀的強大動力,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精準到點、穩紮穩打、善作善成,穩步走對走實走好高質量加快發展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