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當中,燙傷的事情時有發生,如果沒有進行緊急的處理不僅會疼痛難忍,稍有不慎還會造成感染,並且會留下難看的傷疤,給身體和皮膚帶來十分嚴重的影響。
1、冰敷緩解疼痛
無論燙傷的皮膚表面有沒有起水泡,都可以用冰敷來進行緊急的處理。冰敷可以進一步的驅散熱源並緩解疼痛,但是,在冰敷的過程當中,需要加以小心,防止用外力刺破水泡,不易於後續的傷口處理,也會抑制冰敷的效果。
2、消炎防止感染
如果燙傷的皮膚表面已經形成水泡,用消毒針將水泡刺破,並將水泡內的物質慢慢擠出,不要將水泡表皮弄爛,否則將會加劇疼痛;如果水泡已破,則需要用消毒棉球將其擦拭乾淨,並等待傷口風乾後採取下一步治療。而這一步是對傷口進行消炎的關鍵性步驟,防止傷口因水泡而被細菌感染需要尤為注意。
3、勤換藥防止留疤
無論是哪一種程度的燙傷,勤換藥是必不可少的。為了防止細菌感染以及皮膚潰爛,勤換藥可以有效的抑制傷口與藥物接觸時產生的真菌,為創口的癒合創造較好的條件,不僅恢復得更快,傷口也不易留疤。另外一方面,燦爛的傷口不可以接觸水,否則將會引發傷口紅腫,對後續的傷口治療十分的不利。
4、飲食規律早恢復
在燙傷恢復之前,飲食也需要加以選擇。海鮮、牡蠣、蝦蟹等寒性食品不易於傷口的恢復,辛辣、油膩、高甜度等食品會阻礙人體的新陳代謝,抑制傷口分泌可促進傷口癒合的有效物質,給燙傷恢復緩慢。因此,保持規律的飲食,並多吃蔬菜和水果,能夠使傷口更快地恢復。
除此之外,由於燙傷程度有所不同,在選擇處理方式時,不能只是一味的生搬硬套,而是應該根據創傷面的程度進行判斷,從而採取進一步的治療。一般而言,輕微的燙傷會產生紅腫狀況,較為嚴重的燙傷則會產生水泡,兩種情況都可以採用冰敷的形式對創傷表面進行降溫,隨後再採用燒傷膏進行外部的塗抹,使傷口儘快癒合。
需要注意的是,塗抹藥膏之前需要用碘伏創口表面進行消毒,燙傷較為嚴重的人需要到醫院進行更為專業化的處理,以防皮膚表面留下難看的燙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