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山東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2020-11-29 騰訊網

學院簡介

山東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簡稱電信學院)成立於2013年12月,由電子信息工程等特色專業和學科優化組合而成,中國科學院院士劉盛綱擔任學院名譽院長。目前,電信學院已成為培養高素質電子信息類、物理學類等教學及科研人才的重要基地,為山東省及國家建設培養了大批高水平專業技術人才。

學院現有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應用物理學等5個本科專業,具有較高的教學質量平臺,其中電子信息工程為國家一流專業、特色專業;通信工程為山東省一流專業,接收全英文授課國際留學生;應用物理學為山東省特色專業;《數字圖像處理》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和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通信原理》、《隨機信號分析》為國家級來華留學英語品牌課程,《數字圖像處理》團隊為國家級教學團隊,同時擁有共建的電工電子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等多個國家級教學質量平臺,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群獲批山東省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專業對接產業項目,物理實驗中心為山東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部分教育與學科平臺

學院擁有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導航、制導與控制、光電檢測與控制等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電子信息碩士專業學位類別。信號與信息處理為山東省重點學科;智能光電感知與信息處理是山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太赫茲技術實驗室為山東省高校重點實驗室、青島市重點實驗室;智能傳感器網絡為青島市重點工程實驗室。擁有礦山安全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礦山生產安全檢測技術與設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學院擁有教育部-中興通訊ICT產教融合創新基地、青島市智能信息檢測處理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學院教學與科研固定資產達4059萬元。

教育部ICT產教融合創新基地

學院有較強的科研實力,在物聯網、無線通信、通信網絡安全、集成電路設計、嵌入式系統、微納傳感器、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虛擬增強現實、計算機視覺、光纖傳感器、微波天線、生物醫學信息處理、太赫茲技術、智能傳感器網絡、智能儀器儀表、物聯網應用技術等領域具形成特色研究優勢。近年來,主持承擔國家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重大關鍵技術)項目等縱向科研課題80餘項,在Nature Phot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Nanoscale、Optics Letters、Sensors等國內外知名期刊發表SCI論文年均40篇左右,同時承擔了大量企事業單位委託的應用開發項目,先後獲得山東省科技發明一等獎在內的省部級科技獎15項,年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0項左右。

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大數據)人才培養工程培訓基地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116名,專任教師103名,其中雙聘院士1名,教授14名(包括9名博士生導師),副教授28人、高級實驗師3人、高級工程師1人。有多名教師獲得全國模範教師、省部級優秀教師、山東省十大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專家、青年專家各1人、有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山東省教學名師1人、校級教學名師4名。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山東省教學團隊2個,校級科研團隊3個和校級教學團隊3個。

信息與通信實訓基地一角

學院現有在校生2089人,其中本科生1620人,研究生407人(含博士生12人),國際留學生62人。學院先後榮獲「山東科技大學就業先進集體」、「山東科技大學學生科技創新工作進步獎」、「山東科技大學五四紅旗團委」等榮譽稱號。多人獲評全國三好學生等先進個人、國家獎學金等,全國電子設計競賽、全國智能汽車競賽、挑戰杯課外學術作品競賽等中取得優異成績。

虛擬實境教學實驗室

學院近幾年應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7%以上,考研率年均35%左右。保送升學院校主要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等,同時大量畢業生考取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四川大學等「雙一流」大學及科研院所繼續深造,湧現出「泰山學者」等優秀人才。就業單位遍布國內四大運營商、政府機關及其他高新技術企業等多個領域,遍及全球十幾個國家,我院各專業畢業生正逐步發展為各單位高管層中堅力量。

專業簡介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一)專業特色和優勢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成立於1998年,經過20餘年發展和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豐碩的成果,具有「根植煤炭、擁抱海洋、融入地方」的鮮明的行業和區域特色。本專業為國家一流專業、特色專業,《數字圖像處理》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和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數字圖像處理》團隊為國家級教學團隊,同時依託電工電子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開展基礎實驗、電子信息工程中央與地方共建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開展專業實驗,依託教育部ICT產教融合創新基地、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發改委工程研究中心等進行創新能力培養,基於信息與通信一級碩士點、電子信息專業學位類別進行碩士培養,基於導航制導與控制、光電檢測與控制博士點進行博士培養。以本專業為核心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群獲批山東省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專業對接產業項目。

(二)師資隊伍

該專業目前有教師27人,其中教授7人(含2名外教)、副教授5人、博導3人,有11名教師有國內外訪學經歷;有省級教學名師1人,山東省突貢專家2名;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校級優秀教學團隊3個。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2009),山東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3項(2009,2014,2018),山東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2018)。先後承擔國家863課題、總裝備部863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際科技合作項目(中-南非)、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國家重點支持項目子課題等國家級科研項目12項,承擔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科技攻關計劃項目等省部級科研項目11項,授權發明專利20餘項。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2008)、山東省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2017),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2007、2010)、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2017)、中國商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2017)、山東省物聯網協會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項(2018)。

(三)專業就業方向和前景

我國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一2020年)》中將信息技術列為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技術之一,處在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的首位;「十三五」以來,我國信息產業體系不斷完善,成為我國創新發展的先導力量、驅動經濟持續增長的新引擎;隨著中國製造2025、網際網路+等國家戰略出臺,以光電信息探測、信息處理和系統應用為核心和主線的光電信息技術起到越來越重要的基礎作用;《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將新一代信息技術作為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首位,提出進一步培育前沿信息產業;2016年以來,全球信息技術圍繞人工智慧掀起了新一輪創新高潮。因此社會對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學習本專業具有很大的優勢和很好的前景。

畢業生可從事電子信息及相關領域中系統、設備和器件的研究、設計、開發、製造、應用、維護、管理等工作,近幾年就業率(包括考研)都在95%以上;從畢業生就業的企業性質上看,包括電子類企業、移動、聯通、電信等通信公司、網際網路及軟體行業等,華為等硬體製造企業的需求也非常大,還有廣播電視、銀行、軍隊、醫療、鐵路、電力等部門;除了直接就業外,還可以進一步深造,即出國或在國內繼續讀研。

通信工程專業

(一)專業特色和優勢

通信工程專業2000年開始本科招生,2006年通信工程專業招收英文授課的國際留學生。2010年列為校級特色專業,2016 年通信工程專業入選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群支撐專業,2018年獲批山東省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群建設骨幹專業。2009年獲批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目前在校學生430人,國際留學生69人。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與經濟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同時也是具備良好學習能力、團隊意識、創新意識和國際視野,能夠在通信專業或相關領域勝任系統開發/應用、工程實施、工程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的工程技術人才。專業建有投資1000萬元的教育部-中興通訊產教融合創新基地、信息與通信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室、軟體無線電實驗室等各種實驗室。滿足通信工程專業學生的課程實驗及創新創業實踐需求。

(二)師資隊伍

本專業具有雄厚的師資隊伍。現有教授4人,博士生導師2人,副教授5人(含高級工程師1人),有9名教師有海外訪學經歷。《通信原理》、《隨機信號分析》為國家級來華留學英語品牌課程。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10餘項。授權包括國際發明專利項目在內的發明專利15項。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省部級以上獎勵5項。

(三)專業就業方向和前景

通信工程專業考研及推免研究生佔畢業生總數的35%以上,去向是北京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985、211院校及中科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等研究機構。

畢業生就業單位有中國移動通信的四大運營機構,華為、中興等為代表的通信信息設備製造公司,阿里巴巴、京東等網際網路運營企業。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一)專業特色與優勢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始建2001年,2006年獲批電路與系統二級學科碩士點,2017年獲批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點。該專業是寬口徑專業,培養學生具備嵌入式系統軟硬體開發和集成電路設計方面的知識,能在嵌入式和集成電路領域中從事研究、設計、製造、運營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生畢業後可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國防工業中從事嵌入式和集成電路方面的研究、設計及開發等工作,也可從事相關的教學和技術管理工作。本專業注重學生專業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培養,每年都組織學生進行專門的培訓指導,開設相關培訓課程,提升專業素養。近五年以來,學生在科技創新競賽中取得省級以上獎勵200餘項,其中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獲全國一等獎2項;在4萬餘名選手參加的第八屆「藍橋杯」全國軟體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中獲得嵌入式組唯一一項全國特等獎。申請國家級和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0餘項,國家專利10餘項。出現了一大批優秀校友,如09級學生陳聰在吉林大學讀博士期間,獲得了2018年度寶鋼優秀學生特等獎(全國包括港澳臺地區僅25名)。

(二)師資隊伍

該專業目前有教師1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博導2人,泰山學者1名,泰山青年學者1名,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名,山東科技大學教學名師1人;近年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省部級項目20餘項,主編教材5部,授權發明專利26項,在國內外刊物及會議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其中被SCI、EI收錄檢索100餘篇。

(三)專業就業方向和前景

目前在校學生近300人。學生一次性就業率穩定在95%以上,每年免試推薦、考取985和211等高校的研究生佔畢業生總數的30%以上。往屆畢業生保研和考取的高校主要有:中國科學院大學、復旦、浙大、北航、北理、北交、北郵、北科、東南大學、山大、電子科大、西交、西電、吉林大學等。往屆畢業生就業單位有:華為、阿里、騰訊、高通、新浪、移動、聯通、電信、建行、工行、海爾、浪潮、濟南鐵路局、山東中創軟體、國家電網、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等。

應用物理專業

(一)專業特色與優勢

應用物理學專業是山東省特色專業,本專業培養掌握物理學基礎理論知識與物理實驗方法,具備物理學、光電子技術、光電檢測技術、傳感技術、半導體材料等相關領域知識和實踐應用能力的專業人才,並基於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碩士點進行碩士培養,基於光電檢測與控制博士點進行博士培養。注重培養良好的數學基礎和實驗技能,受到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以及工程技術的初步訓練,適應高新技術發展的需要,具有較強的知識更新能力和較廣泛的科學適應能力,並能在物理學或相關的科學技術領域中從事科研、教學、技術開發和相關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本專業主要課程有《力學》、《光學》、《電磁學》、《熱物理學》、《原子物理學》、《數學物理方法》、《電動力學》、《量子力學》、《固體物理學》、《應用光學》、《雷射原理》、《半導體物理與器件》、《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傳感器原理與檢測技術》、《光電子器件》、《光電檢測技術》等。

(二)師資力量

專職教師4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4人、高級實驗師1人。教師中有博導4人、博士23人、青島市創業創新領軍人才1人、山東科技大學教學名師2人、山東科技大學傑出青年教師4人、教學能手7人。近五年來,物理系教師在各級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300餘篇,其中SCI檢索的論文有250餘篇,數十篇高水平的研究論文發表在包括PRD、PRA、APL、JCP等國際權威物理期刊。物理系教師先後主持承擔了14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其中面上項目5項)、8項省級科研項目。

(三)專業就業方向和前景

本專業畢業生可到企業、公司、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以及事業行政部門等單位從事與物理學有關的開發應用、科學研究、教學工作,也可繼續攻讀物理學、材料科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等相關專業研究生。

名師介紹

劉盛綱,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現擔任山東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名譽院長,青島市太赫茲技術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為微波電子學、等離子體物理、太赫茲科學與技術等,曾提出一種新的複合式靜電強流電子光學系統並進行嚴格的理論分析,建立了廣義的強流電子軌跡方程和以電子迴旋中心坐標係為基礎的電子迴旋脈塞動力學理論體系;近年來又提出了電子注-波-等離子體三體互作用理論、離子通道混合不穩定性理論及離子通道電磁波泵自由電子雷射及其理論,取得了大量開創性成就,是我國等離子體微波電子學和太赫茲技術領域的先驅者和學術帶頭人。發表了學術論文300餘篇,被國內外同行引用超過千次。獲國際K. J. BUTTON獎,是我國第一位獲此殊榮的科學家。受聘為University of Tennessee、College of William & Mary和Old Dominion University三所美國著名大學的傑出客座教授,英國利茲大學、德國漢堡大學、韓國浦項大學、義大利米蘭大學著名大學的客座教授。受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的邀請,1999年-2001年為諾貝爾物理獎提名人,2000年國際愛因斯坦科學獎提名人。

劉盛綱教授於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現為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成員。曾任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真空電子學會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審組成員和「電子科技大學學科」組組長、國家「863-410」主題專家組成員、國家863-8領域專家委員會成員、顧問,並在「863計劃」中做出了重大貢獻。

曾慶田,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專家、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曾任山東科技大學信息學院副院長、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院長、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院長兼黨委副書記,2019年12月任山東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主要從事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物聯網應用軟體、無線傳感器網絡、業務流程管理、應急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現為山東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學術帶頭人,山東省智能光電感知與信息處理工程技術中心主任、青島市「智能傳感器網絡」重點工程實驗室主任,中國計算機學會高級會員、中國自動化學會網絡信息服務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農學會計算機農業應用分會理事、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煤炭工業技術委員會信息化專家委員會委員、山東省人工智慧學會理事、山東省計算機教學研究會副秘書長、青島市物聯網專家工作站入站專家等。2005年4月畢業於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2005年6月至8月,德國人工智慧研究所和德國薩爾大學訪問學者。2005年10月至2006年9月,香港城市大學做訪問學者。2008年6月至12月,香港城市大學資訊系統學系訪問教授。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國家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防治關鍵技術科技項目、教育部博士點基金、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山東省科學技術發展計劃項目等省部級項目20多項。已在ACM 彙刊、IEEE彙刊、《計算機學報》、《電子學報》等刊物上發表論文148篇,其中SCI索引23篇,EI索引105篇。2013年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一)、山東省研究生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排名第一);2014年獲得青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一)。2015年獲得山東省青年科技獎。2016年獲得中國商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排名第一)。2017年獲得山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排名第一)、中國商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排名第一)、煤炭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排名第一)。2018年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一)。獲得的榮譽稱號包括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015年)、山東省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2015年)、山東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2016年)、山東省電子信息行業優秀科技工作者(2016年)。

陳達,教授,山東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帶頭人,山東省泰山學者青年專家,山東科技大學領軍人才團隊骨幹成員。

主要研究方向為微納傳感器和柔性電子器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優秀中青年科學家獎勵基金、青島市科技計劃等科研項目10餘項,發展了基於微電子機械系統的高頻超聲探針晶片,對血清中極低濃度的疾病標誌分子具有高度靈敏性,有望應用於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早期篩查,自主研發了具有極佳柔韌性的微納結構「金屬蛛網」電子紋身傳感器,應用於特殊人群24小時心電監測,能夠成為未來運動、醫療「體」聯網的實時健康信息終端,發表SCI檢索論文40餘篇(第一/通信作者),其中一區論文10篇,授權發明專利8項,出版學術專著2部。在國際上微電子機械電聲領域的研究團隊中,國際論文發表總量第四位,研究成果多次獲得山東省高校科研成果一、二等獎,曾被英國電子工程協會會刊以頭條封面專題形式報導。擔任山東省集成電路人才培養聯盟課程體系委員會委員,曾獲得全國高等學校物理基礎課程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二等獎、山東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孫農亮,教授,博士生導師,1986年7月本科畢業於南開大學物理系光學專業,2002年6月和2007年6月分別碩士和博士畢業於山東科技大學信電學院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業。現擔任山東科技大學國家級特色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建設負責人,國家級精品課程及資源共享課「數字圖像處理」協助建設負責人,國家級教學團隊核心成員,青島市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青島市智能信息檢測處理國際聯合研究中心」負責人,山東省研究生教育聯合培養基地負責人,山東科技大學優秀教學團隊負責人;曾任山東省十二五重點學科「信號與信息處理」的帶頭人,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電子信息工程實驗室」的建設負責人。

主要研究方向為圖象處理、模式識別、虛擬實境、超聲檢測、機器視覺、自動控制等。參加國家863課題「基於物理模型的複雜場景動態演化技術」(2015-),並主持國家863項目子課題「礦井災害動態演化技術驗證平臺」1項(2015-),曾作為第二負責人承擔總裝備部863項目4項,作為核心成員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國際科技合作項目1項,以及省基金等項目20餘項;擁有發明專利10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發表論文80餘篇,副主編教材2部。目前主持山東省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計劃建設項目3項(2017)、全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在線課程建設項目1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1項(2016),主持完成山東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和山東省教學改革項目各1項(2015、2012);目前擔任IEEE會員,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圖像應用軍民融合專委會副主任,山東省電子學會理事。先後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2008)、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2007、2010)、山東省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2017),獲山東省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2014、2018)、二等獎1項(2018),其他獎勵多項。2007年在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做訪問學者3個月、2009年出訪韓國生產技術研究院和崇實大學,2010.8-2011.8在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做訪問學者,2017.10到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和伍倫貢大學做學術交流。

王卓鵬,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通信工程系主任。1994年畢業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專業獲碩士學位, 1986年畢業於武漢大學電子工程系無線電電子學專業獲學士學位。在山東科技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從事科研教學工作。曾於2000年在香港城市大學短期訪學。

研究方向:微波射頻及無線通信天線。微波射頻電路及小型化模塊設計。各種無線通信天線的研究與設計,包括MIMO天線、智能天線、可穿戴天線、物聯網近場天線、液態金屬天線等。作為負責人承擔科技部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山東省信息產業發展專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10餘項。與清華大學、省科學院等橫向合作項目10餘項。在國際國內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授權國際發明專利1項,國內發明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30餘項。編著教材1部。教育部「來華留學英文授課品牌課程」Principles of Communication(通信原理)的課程負責人。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第一位),山東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

學子風採

校電子設計競賽暨國賽選拔賽盛況

「信仰青年說」——「我的這三年」電子學院學生經驗交流會

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

電信學院升旗儀式

部分體育活動

歡迎加入山科官方新生諮詢群

相關焦點

  • 南昌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成立於一九九九年二月,由下設電子科學工程。1985年2月原江西大學物理系無線電物理專業(58年設立的)獨立出來,成立江西大學電子科學系,1993年5月南昌大學成立後,與原江西工業大學電機系無線電技術教研室(58年成立的)合併,更名為信息科學工程系。
  • 電子科技大學,985工程、雙一流大學,信息高校的首選
    一、學校簡介 電子科技大學(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簡稱電子科大,坐落於有「天府之國」之稱的成都市,是一所以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為核心,以工為主,理工滲透,理、工、管、文、醫協調發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學,「211
  • 長安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怎麼選?
    我國有很多實力強的985、211雙一流大學,對於身為211雙一流大學的長安大學和普通本科院校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你會怎麼選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校園佔地面積約2000畝,設有22個專業學院,開辦68個本科專業,擁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萬餘名、碩博研究生近4000名、留學生1600餘名。南信大優勢學科:天氣動力學、大氣探測與大氣遙感、農業氣象學、氣候學、海洋科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公共管理、環境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山東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協辦 2020全國人工智慧與機器人關鍵...
    由中國電子學會嵌入式系統與機器人分會、安徽工程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等聯合主辦,《機器人技術與應用》雜誌社承辦,江南大學物聯網工程學院、南京師範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學院、山東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等協辦的「全國人工智慧與機器人關鍵技術大會」於2020
  • 大學工學專業介紹:機械電子工程
    主幹學科:機械學、電子學  主要課程:工程力學、機械設計、電工與電子技術、機電傳動控制、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測試技術、自動控制原理、軟體工程、機械製造工程、數控技術、CAD/CAM等。
  • ...四川|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四川大學錦城學院|西南交通大學...
    具體到四川,省教育廳官網顯示,截至目前,四川還有8所獨立學院: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四川大學錦江學院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西南科技大學城市學院西南交通大學希望學院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他們將怎麼轉設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是由原北京機械工業學院和原北京信息工程學院兩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合併組建的一所以工管為主體,工管文理經法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北京市管並重點支持建設的大學。學校是學士和碩士授權單位。2008年5月學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並獲得評估優秀的結果。
  • 電子科技大學(四川)機械工程專業考研信息匯總(含報錄比)上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電子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專業,希望能夠幫助大家,趕緊來看看吧! 電子科技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和「985」大學,也是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也是電子信息
  • 2020陝西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人才招聘公告
    學院不斷加強物理學與光電信息工程的交叉融合,在目標與環境光電特性、光電子技術等領域具有優勢地位。設有物理學、光學工程2個博士授權一級學科(4個博士授權點)以及物理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6個碩士授權點:光學工程、物理電子學、無線電物理、光學、等離子體物理、凝聚態物理。
  • 臺北科技大學校長訪問山東科技大學
    華夏經緯網訊:8月下旬,新上任的臺北科技大學校長李祖添博士專程來山東科技大學訪問,受到山東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曹書剛、校長王春秋、校黨委副書記李曙光的熱情接待。     山東科技大學校長王春秋向李祖添校長介紹了學校的總體情況和青島校區建設的歷程,特別介紹了學校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社團活動、對外對臺交流等方面的優勢和成就。李祖添校長介紹了臺北科技大學的辦學情況,表達了進一步加強兩校交流與合作的強烈願望,並由衷地讚嘆山東科技大學建設青島校區的勇氣、決心和魄力。
  • 山東體育學院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山東體育學院考研信息網-研究生...
    2010年山東體育學院科研人員承擔完成的山東省重特大專項《山東省備戰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科技奪金工程及科技服務信息平臺建設》項目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目前學院擁有《山東體育學院學報》和《山東體育科技》兩個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其中《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4年、2008年和2012年連續三次被評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山東體育科技》2012年被評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 國家工程實驗室落戶山東科技大學
    走進山東科技大學泰安校區南門,一座紅色教學樓便映入眼帘,「國家工程實驗室」,七個大字使它顯得與眾不同。記者了解到,它的全名是「煤礦充填開採國家工程實驗室」,除此之外,它還是煤炭充填開採方面「國內唯一一個專注於『綠色開採』、高度契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國字號實驗室」。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訊工程的就業前景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通信工程專業非常強大,在我國開設本專業的351所大學裡,排在第3名。具有極其鮮明的專業特色和以取代的專業實力。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是具有紅色基因傳承的我國電子信息類的頂尖級大學,它開創了我國IT行業的先河,也是全國首批開設35所軟體學院的示範院校之一。
  • 國內「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最牛的6所大學,學得精大企業搶著要!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是一門很寬泛的專業,屬於工學,涉及電子和信息工程兩個方面,主要學習和掌握信號的獲取與處理、電子設備信息系統等方面的知識,培養能夠從事各種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製造、應用和開發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 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學學院面向海內外誠聘博士人才
    學校下設13個學院和1個研究所,地域覆蓋湖南長沙、江蘇南京、安徽合肥、湖北武漢、陝西西安等多個城市。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學學院,前身是「哈軍工」電子工程系,是「哈軍工」按學科設立的系,位於湖南長沙。學院擁有信息與通信工程國家重點學科(A類,併入選教育部首批雙學科建設名單),以及電子科學與技術湖南省重點學科(B類),兩個學科均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且均已納入國家「雙」專項建設。
  • 學院巡禮 | 走進管理學院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院長帶你走進管理學院·1學院概況管理學院以國家戰略為引領,服務電子信息行業和浙江地方需求辦學。尚倩,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浙江大學管理學博士,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訪問學者(2019.02-2020.02),主要從事神經管理學、神經營銷學、電子商務、消費者心理與行為等方面的研究。
  • 溫州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兩岸合作辦學項目)專業:發揮兩校合作授課...
    本項目為溫州大學與臺灣地區中華大學聯合舉辦,是首個經教育部備案、浙江省教育廳批准的兩岸合作辦學本科學歷教育項目,納入浙江省普通高校統一招生計劃,於2013年開始招生,設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辦學地點在溫州大學。
  • 山東科技大學泰山科技學院176人關注
    答:有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省政府獎學 金、省政府勵志獎學金、優秀學生獎學金、泰科勵志獎學金和社會各界對山東科技大學泰山科技學院優秀學生的各種獎勵。 答:學校有兼職嗎?學院設立 了勤工助學崗位,優先安排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 答:學校勤工儉學一般是做什麼工作?
  •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考研方向詳細解析
    電路與系統、集成電路工程、自動控制工程、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電子與通信工程、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光電信息工程、物理電子學、精密儀器及機械簡介、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01.電路與系統   電路與系統學科研究電路與系統的理論、分析、測試、設計和物理實現。
  • 專業解碼|山東科技大學測繪科學與工程學院簡介
    山東科技大學測繪科學與工程學院(測繪學院)依託「測繪科學與技術」博士一級學科,設置測繪工程(含海洋測繪方向)、遙感科學與技術、地理信息科學等3個本科專業,其中測繪工程(含海洋測繪方向)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遙感科學與技術為山東省一流本科專業、地理信息科學為特色建設專業。官方公布的最新全國學科評估中,我校測繪學科位居全國同類學科前7-10位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