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比強度是鋼4倍、伸縮性高於聚醯胺的合成蛛絲如何製造?
【3D印表機原理】(三)材料選擇
【3D印表機原理】(二)支撐結構
【3D印表機原理】(一)層疊截面
米蘭國際燈飾展:LED照明正從技術開發回歸對造型設計的追求
又到了蚊子橫行的季節。「蚊香」是人們熟知的產品,但其技術的進步卻鮮為人知。
「熒熒驅蚊火,映得伊人嬌顏紅。」
與謝蕪村的這首俳句寫於1780年。「驅蚊」是指,通過焚燒草、木和香,用煙燻的方式驅趕蚊子。由此可見,早在古代,《日本書紀》和《古事記》中就出現了關於驅蚊的記載。在氣候潮溼悶熱的日本,與蚊子的戰鬥從古至今一直是夏季一景。
在與蚊子的長期戰鬥中,1890年迎來了歷史性轉折點。在這一年,以金雞品牌而聞名的大日本除蟲菊公司推出了蚊香。
蚊香是將「除蟲菊」的粉末混入線香中製成的產品。大日本除蟲菊的創始人——上山英一郎經由恩師福澤諭吉介紹認識了美國種苗家H·E·Amoa,獲得了日本當時沒有的除蟲菊種子。當時是1886年,第二年,上山開始在日本栽培除蟲菊。收割後將乾燥的除蟲菊粉末與木屑和糊狀成分混合併凝固,蚊香由此誕生。
蚊子是「興奮」而死
那麼,蚊香為何能殺死蚊子呢?蚊子接觸到除蟲菊中所含的天然殺蟲成分「除蟲菊酯」後,除蟲菊酯會經由表皮進入蚊子體內。雖然只有極其微量的成分,但除蟲菊酯能瞬間刺激蚊子的神經,蚊子因過度興奮而「氣絕身亡」。換句話說就是興奮死的。由於蚊子是被燻倒的,因此使用除蟲菊酯的殺蟲劑還稱為「擊倒劑」。
最初蚊香是利用除蟲菊的粉末製造而成的,不過二戰後開始使用與除蟲菊酯具有相同化學構造的化學合成「擬除蟲菊酯」。目前銷售的蚊蠅殺蟲劑有約9成使用的都是擬除蟲菊酯。
擬除蟲菊酯的最大特點是見效快。蚊蟲能瞬間陷入興奮狀態。不過,有時光憑擬除蟲菊酯並不能殺死蟑螂等抗藥性強的蟲子。
不知道各位讀者是否有這樣的經歷:接觸到殺蟲成分的蟑螂雖然會彈著腿昏厥,但不久就會甦醒過來爬走。因此,為了殺死蟑螂,在擬除蟲菊酯中組合使用了雖然見效慢,但毒性更強的殺蟲成分。利用擬除蟲菊酯使其陷入興奮狀態後,再通過毒性更強的成分將其殺死。
蚊香是第一代驅蚊產品。大日本除蟲菊公司最初上市的蚊香為棒狀,長約20~30cm,約1小時就會燃盡,因此在睡夢中仍會被蚊子叮咬。於是,1902年,該公司開發出了現在的盤香。
很多人都以為是蚊香的煙有殺蟲效果,其實不然。點燃蚊香後,燃燒部分的溫度會達到700~800度。距離頂端6~8mm的位置約為250度,擬除蟲菊酯就是從這個位置開始擴散的。擬除蟲菊酯與蚊香燃燒後升起的煙一同向周圍擴散。重點在於點燃後立即擴散的即效性。
通過製成漩渦狀,燃燒時間延長到了約6小時。但有些人不喜歡蚊香燃燒時發出的煙和焦油。於是,第二代「蚊香片」誕生了。
Fumakilla公司1963年上市的「VAPE MAT」將浸有擬除蟲菊酯的無紡布「蚊香片」放在約170度的電熱板上。通過用加熱器加熱來散發擬除蟲菊酯。
由於蚊香片無需點火,不會發出煙和焦油,因此一上市便十分暢銷。但蚊香片的功效只有約12個小時,需要每晩更換。而消除了這種麻煩的,是第三代「蚊香液」。
蚊香液在含有擬除蟲菊酯的液體中插入能適量吸上液體的碳棒。通過用環形加熱器對碳棒上部加熱來散發擬除蟲菊酯。只要通著電就能持續發揮功效。
安速製藥1984年上市的蚊香液「EARTH NO MAT」一經推出便迅速走紅。安速製藥商品策劃部系長飛田憲一稱,「碳棒的選擇和製造方法的討論共花了約8年時間」。
1970年金雞壟斷市場
在第一代蚊香推出後直到第二代蚊香片面世的約70年裡,蚊香指的就是盤香。即便是在今天,盤香的人氣依然很高,在蚊香市場上佔有三分之一的份額,而這三分之一的份額被大日本除蟲菊的「金雞蚊香」一手壟斷。
另一款主力商品是蚊香液,也佔有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其中EARTH NO MAT的份額最大。剩下的三分之一是蚊香片和第四代以後的商品。
包含滅蟑螂等用途在內的殺蟲劑市場規模2012年約為1100億日元。其中約400億日元是滅蚊商品。據安速製藥介紹,2012年市場份額高居榜首的是安速,約為50%。大日本除蟲菊約為25%,Fumakilla以10~15%緊隨其後。殺蟲劑市場長期以來一直被這三家公司壟斷,三公司均生產從第一代直到最新一代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