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4日至8日,2017年全國中學生天文奧賽在新疆伊犁舉行,此次比賽共有來自全國的122名選手參賽,經過三天的角逐,共有9名同學獲得一等獎,15名同學獲得二等獎,32名同學獲得三等獎,23名同學獲得鼓勵獎。
這是軒轅十四隊第六次參加全國天文奧賽,12名隊員中1人獲得一等獎,7人獲得三等獎,4人獲得鼓勵獎。這是六次競賽中隊內唯一一次沒有二等獎,但同時也是唯一一次所有隊員全部獲獎。
當然,作為所有學科奧賽中唯一不與升學掛鈎的競賽,獎項本身並不能夠為同學們帶來更多的現實收益。與此同時,無論獎項如何,很多同學最後的感受都是不想離去,其原因不去深究,僅用兩個詞彙去形容這個比賽本身——真實、晴朗!
就像伊寧的天氣與氣候,在中國大西北的荒漠與雪山之外,卻可以感受到來自大西洋的溼潤空氣。這裡比北京更晴朗,比南方更乾燥,沒有烈風,沒有酷寒。僅僅上過中學地理課的人是很難理解這樣一個地方的。雖然初中就會講到這片河谷,但對於大多數生活在東部地區的人們來說,光憑想像還是很有難度的。
一種真實在於,很多人對於天文無用的認知,有用無用的衡量本身就在於客體之於主體的效用評價,主體不同效用自然不同。不懂天文,自然不知其有何用,即便你每天都在享受著前人的研究成果。天文的效用永遠在乎未來,而其研究卻會溯及到最初。
你永遠無法讓一個沐浴在陽光下的人去仰望星空,當然,這裡更多的是霧霾……
而比賽本身,亦可以用真實來形容,在真實的星空下,真實的去辨識那些雖然遙遠卻在那裡清晰可見的各類天體。另一種真實在於,參賽的學生大都沒有輔導老師,無法猜題,無法應試,而即使獲獎也沒有任何可物化的利益,人性本身的好奇衝動便成為唯一的動力。
傍晚的氣溫逐漸降低,幾朵浮雲慢慢散去,一臺臺望遠鏡和一個個年輕的身影在盈凸月的照耀下在操場的綠茵邊忙碌著各自的蹤跡,夜空中繁星閃耀,上中天最亮的那顆星是軒轅十四。
開幕式軒轅十四隊合影
軒轅十四隊成績
感謝李春雨老師提供部分照片
本文轉自西城天文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