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舉綱三專《耳盲》:實驗先鋒藝術的防彈衣 別有用心的音樂 聲響很大

2021-01-10 Yes娛樂

Yes娛樂5月31日綜合報導 你得認識一個真正在玩音樂的人——白舉綱,作為一個有點搖滾的「少年」,最大的快感就是能夠寫出不太一樣的音樂,會把如少年心性常規的頑烈、隨性的態度融合在音樂的律動當中,製造出臆想出的色彩斑斕的音樂,只有這樣鮮豔的音樂,會徹底的將你我內心世界的共鳴和盤託出。恰恰白舉綱一直更擅長用重彩濃墨的音樂風格書寫熱烈的青春。小白是特別愛吉它的,吉它也需一個有靈魂的少年抱著它,從心靈的每個角落掃出音符 。而鋼琴只能端坐它的面前,不能造次不能輕浮。小白是一個並不「安靜」的少年,所以他的音樂也是無時無刻不闖入你的耳朵、你的腦海、最後流竄進心房。

記得《某某》這首關於關愛兒童的歌曲,你會意外的發現有人在用音樂與這個社會對話。想要把那些比他小的孩子全部擁入懷中,保護起來。英式獨立氣質的吉它掃弦,你可以猜測到,一會兒就要爆發。歌詞中「噩夢會生長」,「童話會說謊」,這樣的話語你不得不思考。迄今為止樂壇中,似乎能夠探討人性的表達除了汪峰、崔健這些搖滾大大們,似乎更多人只願意分享愛情的故事。以至於我們錯誤的認為只有傷感的情歌才能感動自己,稍微漸入佳境的一點現況是,民謠在泛濫的此一時,諾貝爾文學獎距離我們更遠了,還有彼一刻依然在歌唱的,萬能青年旅店、五條人、野孩子他們都在長大,能夠給我們足夠的生理享受。

白舉綱《耳盲》第三章《青》封面

《野草》輯的出沒,讓白舉綱的音樂內核放出肆意生長的曲線。可能是從未想過關於音樂之外的。所以白舉綱似乎在詞、曲創作是按照自己的「方言」思維——越來越自我,越來越地域,越來越血氣方剛。「借顆不安分的心,繼續升溫未燃盡的勇氣…」磁性的少年聲音,原以為這個天生一副三好學生的鄰家孩子面孔,一張口就要「滋事」,專輯中新金、硬核的器樂流,周而復始的衝擊著耳朵,躁到無法安放青春,直到撩到有人熱血澎湃,有人熱淚盈眶。午夜12點隨手聽了《三季》,我慫了,「漫舞如花…想要死在你懷裡,把人生耗盡….」詩常規的歌詞的揉進眼底跟沙子一樣鋒利,木吉他太催情了,甚至蓋過了大提琴的哀思。白舉綱的聲音此時也太安靜了。高級的音樂氛圍裡,只得像個孩子一樣不好意思的哭出來。

白舉綱新專《耳盲》請你捂住耳朵,扣心而聽

三專《耳盲》來了,憑誰都忍不住想去聽,因為有太多的期待,或者是太久沒有被什麼感動,或是誘惑,然後緩釋出自己內心的壓抑情緒。或許就是需要一股勁兒,讓你在驅車下班的時候,情緒高漲。所以我們等到白舉綱,沉澱之後的少年歸來。原本一個玩音樂的孩子,願意花很長的時間去搞清楚3、5、7、9、12品格上的小圓點與和弦之間的秘密,已經很難了,但是在白舉綱的身上你會發現,他找到的不僅是音樂的答案,更是找到了扞衛心靈的方式——而後聽懂這個世界所有的生命體,並且與之張牙舞爪的交流。

白舉綱《一拳》MV花絮圖

《耳盲》專輯命名可以看出自我程度加劇,眼盲耳聾,失聰、失明不失心。可是方言思維的白舉綱。又一次洩露了少年的心機。解讀專輯命名立刻設局請君入甕。只要你按照他的方式,捂住耳朵,幾十秒後安靜下來。你會驚恐萬分——真切的聽見自己的心跳。在命運的漩渦裡迷失的你我,跟終日守著洞穴裡的彩色玻璃彈子球數時間的孩子是一樣的。白舉綱,我們在熒幕上電影【老炮兒】看到的他是問題少年、我們在音樂的舞臺上看見他是痴心少年,我們在馬拉松看見他是瘋狂少年掛著燦爛的笑容。多年以後依舊如是的少年,潛能無限。

白舉綱{衣著}實驗先鋒藝術的防彈衣,回遊理想後花園

白舉綱與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的行為驚人的近似。時隔多年中國內地終於有年輕的音樂人,具備社會藝術家的潛質,或者說聲音行為藝術理念。聲音能帶來前所未有的一切感官體驗的高潮。白舉綱——少年自然變聲的產物。卻愈發的具有張力,爆發力。很多偶像在始終如一日保持著充沛的膠原蛋白的臉上,得到粉絲興奮的顏值消費欲,而白舉綱卻通過他的聲音,一次次敲擊了粉絲內心的平靜。發人思考;坦白的說,他的音樂不簡單,像一隻萬花筒。埋下了很多態度和心智。少年白的嘴巴被封條徹底封住,但是封條上卻赫然寫下scream!令人不解,他是想要尖叫還是他的尖叫被扼殺了!正如拉莫維奇,閉上眼睛任由蠍子爬行在臉上,沒有一絲畏懼還是因為畏懼不再反抗。這些足以讓我們陷入思考。

白舉綱個人第三張原創音樂大碟——《耳盲》專輯別有用心的音樂,聲響很大

這是一張關於時間和年齡的顏色主題專輯,無論大人還是孩童。顏色都是最直觀的心理反射。通過顏色解讀內心情緒。所以巧妙的「四色印刷」——赤|藍|青|?串起12首音樂。寫意《敘》述【赤】與裸,理想與現實之間的交錯,一段兩分多的intro,冗長的畫面、霞光滿天就像要把這天炸裂,一切都在蓄謀進行。白舉綱的音樂是有格局的,這個格局一開就很大。輕而易舉的視覺色彩力量傾瀉。初聽{赤}章《觥籌》、《別》中西合璧勁道融合,尤其是《別》之中古箏的遊走一二,瞬間十面埋伏,與西方及金屬器樂猶如兵戎相見,塵土飛揚之中醉臥沙場君莫笑的男兒氣勢蕩滌五洲。《觥籌》詞曲其實很浪漫,峻岭之中 ,合聲器採樣、鋼琴音色、沒有違和感,到是鋪襯出萬端思緒,杯酒之間的矯情。

{藍}章中《耳盲》、《著陸》、《Saochi boy 》幾首歌聽下來,酣暢淋漓。可能是高樓大廈之中,電子,合聲器arp、吉它riff這些編曲的小動作刻畫了生活中被叮咬的感覺。始終統一的重型音樂以態度示人。5.4號杭州和西安的音樂節,這幾首作品,從現場的視頻來看,不用贅述。就是掀翻了年青的粉絲們,心中壓抑和麻木。這《一拳》確是讓人更清醒起來。聽從內心的聲音,鼓起勇氣去面對未來。上周隨機而來的{青}章之曲《一拳》、《安排好的人生》、《陷》、歌詞我覺得很像涅盤的感覺,但又特別不像。因為沒有一絲憂傷和絕望,全都是自我對抗。旋律線好聽,這點我覺得小白很狡猾。很多用力過猛的音樂,除了pogo無法互動,除了葉子和烈酒無法飛。但小白給自己獨特的嗓音留下了無限釋放的空間。真假音色轉換用到這些作品裡,已經算是很棒了。又把更多的音樂態度扎進了更多的其中,體積很多。耐人尋味。

作品發布不足數小時,有些爭議很真性情,白舉綱與歌迷之間的互懟和友愛的衝突,無疑又成了一次矛盾行為藝術。喜愛白舉綱的歌迷,對於久盼而來的音樂除了震耳欲聾的氣勢感染之餘,還是多了幾分摸不著邊,給出的章節封面加劇懸念,反應是有些突兀。細品一下,超越主流音樂配圖手法,粉絲需要時間來消化,通常放大藝人通過人臉識別出隱藏專輯背後的故事。但這次白舉綱和先鋒設計師毛婷的思想結合,選擇了偏激且囂張的插畫來表達行走的荷爾蒙。必須說這是高級的,獨立的、先鋒的音樂人,才會有的靈感。他愛他的粉絲,所以要用更真實的具有品味的作品來給予對話。即便氣氛不算融洽,也無所謂。

從融合藝術性來看,白舉綱這張專輯整體起點非常之高。藝術裁剪拼接元素豐富至極,我必須誇讚。很多會唱歌的人,並不是藝術僅僅是娛樂不值一提。從章節封面圖來看詭異!看完截止當下的8張歌詞插圖,我想說值得收藏的詭異。因為具有藝術審美和審醜的同時存在。美在高飽和度的豔麗色彩,「醜」在將我們內心的脆弱、恐懼、迷茫、糾結甚至更多的心理形狀誇張的變現出來。你俯瞰與正視絕對會感官扭曲。有漫畫的變形跡象,有插畫的敘事痕跡,寫實印象,抽象,和具象似是而非的拼湊。塗鴉隨性張揚的自我藝術價值觀也是淋漓盡致。單憑一顆牛油果,我得說就是別有用心。所以還是無法輕易定義這一次白舉綱和他的先鋒藝術。我只知道他將先鋒藝術製成了防彈衣保護初心。這些超想像力的碎片重組於大腦,不是反達達(法文譯:木馬)風或波普風,而是一個完整的寫實主義旅行插畫。

藝術巡展全國高校畢業季 /聽/

無論是音樂和平運動、陳坤的行者力量,都倒出一個很淺顯的道理,藝術與青年心理健康緊密聯繫,安迪沃霍,通過圖片倒出人們內心的無助和空虛,疏離和重複的生活模式,白舉綱的三專《耳盲》也是暗藏一劑《良藥》的。

白舉綱能夠跑回校園,做一件如此簡單純粹的事,這個音樂人的潛能讓我感到震撼,了解他以不同的方式在北京10所大學,邀請了畢業季約2000名大學生以「捂住耳朵,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傳遞,夢想初心的燎原火種,以此來鼓勵一起同行的青年。很多大學生在白舉綱留下的免費明信片上寫下了自己的畢業季心聲。

「我想當兵……」「我想去西藏…」「我想談戀愛」「我想回老家了」…… 這些「幼稚的」但卻彌足珍貴的只言詞組,留在青春裡。這張專輯的真的來勢洶洶,停筆之際還是不忍說一句,他憑藉什麼讓格萊美的頂級音樂製作團隊與之合作?除了流利的英語,更需要流暢堅實的民族文化素養來證明自己令他們信服。

少年不負青春。略微有點可怕的真空地帶,需要用閒聊和空談來填滿它。

白舉綱《耳盲》可以窺探一下,倦頹的時候更適合一個人聽一下。

相關焦點

  • 白舉綱:大玩實驗先鋒藝術 別有用心的音樂聲響很大
    白舉綱新專《耳盲》請你捂住耳朵,扣心而聽三專《耳盲》來了,憑誰都忍不住想去聽,因為有太多的期待,或者是太久沒有被什麼感動,或是誘惑,然後緩釋出自己內心的壓抑情緒。或許就是需要一股勁兒,讓你在驅車下班的時候,情緒高漲。所以我們等到白舉綱,沉澱之後的少年歸來。
  • 白舉綱:開心是成功的話 那我成功了
    當時,擔任《快樂男生》評委的陳坤非常看好白舉綱,稱白舉綱給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還讓他保持乾淨、激昂的狀態。而白舉綱也將這句話牢牢地記在了心裡,所以出道這些年以來,白舉綱一直都秉持著倔強、認真,無論參加綜藝也好,還是創作也好,我們百分之百能在他的作品和行動裡感受到那股韌勁。
  • 防彈衣真有用?哪怕防不住子彈,防彈衣再差也比沒有強百倍
    一些軍迷總會有這麼一個疑問:為何明明許多武器都能貫穿防彈衣,但是美國軍隊卻要求每個士兵都裝備?為何我國也要花費大力氣和數億預算為士兵們裝備防彈衣呢?用這個錢去生產東風飛彈它不香嗎?Halo,各位觀眾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聊防彈衣的重要性。
  • 英發明液體防彈衣 僅有傳統防彈衣一半重
    英發明液體防彈衣 僅有傳統防彈衣一半重 2012-04-23 11:28:01 來源:網上輕紡城 在科幻電影《終結者2:審判日》中,一個未來機器人身體全部用液態金屬製成
  • 防彈衣的迭代史:從絲綢到高分子化學纖維
    穿了防彈衣就一定能抵擋子彈的衝擊嗎? 防彈衣從誕生至今,一直在更新迭代。從早期的絲綢防彈衣到如今的聚合物防彈衣,阻擋子彈並緩衝動能的初衷並沒有任何改變。但防彈衣的防護能力在數十年間卻發生了飛躍性的提升,防彈衣的進化史也是一部材料科技的發展史。
  • 尚雯婕現身科技展 攜手先鋒藝術開啟音樂狂想
    今日未來館是由全球近30位頂尖當代藝術家參與創作,旨在探索最先鋒、最具未來性的空間概念,開啟虛擬實境以及對未來藝術形式的實驗性討論。今日未來館是由全球近30位頂尖當代藝術家參與創作,旨在探索最先鋒、最具未來性的空間概念,開啟虛擬實境以及對未來藝術形式的實驗性討論。今日美術館館長高鵬博士表示,電子唱作人尚雯婕在音樂領域勇於突破的氣質與先鋒藝術大膽、充滿實驗性的基因不謀而合。因此特別邀請尚雯婕探訪觀展。
  • 知新科普:液體防彈衣是什麼?它真的能防彈嗎?
    隨著從冷兵器時代進入到火器時代,直至發展到現代武器,由皮革、金屬製成盔甲也演變成了複合材料製成的防彈衣。然而,儘管有了不少的改進,現代防彈衣仍然有一些與古代盔甲相同的缺點。無論盔甲是由金屬板、皮革還是織物層製成的,通常都很笨重。而且,許多類型是剛性的,所以它們不適合用於手臂、腿和脖子的防護。
  • 世界最牛防彈衣在我國!子彈打中後,水洗5分鐘就能自動修復
    現代戰爭中,大多士兵都會穿上防彈衣。由於受到無良神劇影響,大家都自然而然地認為防彈衣所向披靡,只要穿上就萬事大吉。其實不然,現在的槍械威力很大,防彈衣能夠保命,但是並不能消耗掉子彈攜帶的動能。因此,就算士兵穿上防彈衣,子彈打在身上依舊痛不欲生。槍中之王火力兇猛,讓它打一下,不死也得脫層皮。
  • 防彈衣能抵擋槍彈直射嗎?有了防彈衣仗還怎麼打?
    這是一個網上撕了很久,謠言也相當多的話題,防彈衣是否真的防彈?或者說防彈衣能否抵擋槍彈直射?很流行的一種說法是說防彈衣不防彈,只能防爆炸物破片,如果穿了防彈衣被子彈直接射中,彈頭穿過防彈衣後會變形,翻滾著擊穿人體,造成的傷害比不穿防彈衣還大;即使防彈衣擋住了槍彈沒有穿透,彈頭的衝擊也會震斷肋骨和內臟,造成「鈍傷」,內出血;能抵擋步槍彈的高等級防彈衣的確有,但成本極高,重量極大,一般士兵不會裝備,blablabla……
  • 防彈衣的前世今生(圖)【4】
    原標題:防彈衣的前世今生 連結 隨著槍彈性能越來越先進,各國科學家也開發了一些特殊的防彈衣進行防範。 防電子防彈衣: 不僅能夠防彈,還能捕捉來襲炮彈發出的信號,並在幾微秒內處理產生幹擾信號,使炮彈引信受騙上當,在距離目標幾百米的地方提前爆炸。
  • 科技改變世界:石墨烯還能做防彈衣?
    石墨烯英文為Graphene,自從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二人由此獲得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成功地在實驗中從石墨中分離出石墨烯後,廣泛應用在太陽能電池、抗癌治療、海水淡化、單分子氣體偵測等多個領域。
  • 解放軍採購140萬件防彈衣,劃重點,防彈衣質保期2-5年
    加強型防彈衣的採購招標書眾所周知,解放軍軍改完成後,總兵力約為200萬。其中,很多軍種,是用不上防彈衣的,例如火箭軍、海軍水面艦艇。需要配備防彈衣的,是處於短兵相接的一線環境作戰部隊。2006-03-03 中國國防報《伊戰中美軍80%死於劣質防彈衣 士兵自己掏腰包購買防彈衣》此前,一些駐伊美軍士兵為保命曾自掏腰包購買防彈衣。早在伊拉克戰爭開始不久,一些美軍士兵就請求補充防彈衣。
  • 防彈衣可以防得住子彈為啥防不住刀槍?
    當士兵們遂行作戰任務的時候,為了延長自己的戰場上的生存能力,他們總是會穿著防彈衣,但是我們也從一些影視劇或者紀錄片中發現,防彈衣並不是什麼都能防的,正常能防住殺傷力不是很大的小口徑子彈與小塊彈片,但要說一些口徑較大的子彈,或者是一些炮彈爆炸後產生的大型彈片,還有匕首等刺刃武器。
  • 液體防彈衣 你見過嗎?
    面對著子彈的威脅,大多數人可能不會對他們身穿的防彈背心裡的材料給予過多的考慮,只要他們能在防彈衣所提供的保護中安然無恙就好了。如果是安全和風度兼具,還可以選擇美型的防彈西裝。但是日前Moratex這家專注於安全技術的研究所卻用一種不同尋常的物質來製造防彈衣——液體。
  • 防彈衣新型「超級材料」問世
    防彈材料是製作性能優越的防彈裝備的基礎,從早期皮革裡鐵的甲冑時代到今天的合成材料時代,防彈材料歷經了3代的發展。但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恐怖分子作戰武器的破壞力越來越強,警務人員對防護裝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提高產品防護性能,是一項技術上的考驗,為此,世界各國不斷研發各種優質防彈材料。
  • 防彈衣連子彈都能擋住,為何卻防不住刀槍這種冷兵器?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發展,防彈衣應運而生成為了防護力較高同時又輕便的防護用具。但是穿上防彈衣並不代表著士兵可以高枕無憂了,它的防護作用局限性很大,比如面對坦克射出來的炮彈就不可能有防護效果,而且也抵擋不住刀槍的突刺。
  • 防彈衣都不一定擋得住的子彈,「硬幣」能擋住嗎?
    所以人們就開始研究可以阻擋子彈威脅的防彈衣來,可是在有限的材質上發現沒有非常完美的防彈衣材質,重量輕的材質防彈效果就不行材質重了,就會影響機動性,這個也是非常致命的。所以,到現今都沒有可以防禦任何槍子彈的防彈衣出現。
  • 曾國藩試製「防彈衣」
    曾國藩近讀《曾國藩日記》,看到一段曾國藩試製防彈衣的記載:「國藩初辦水師時,嘗博求御炮子之法。清朝鹹豐、同治年間,曾國藩領導的湘軍,特別是水師,在河道中無遮蔽,船與人的防禦就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看以上所引日記,可以知道曾國藩也很注重試驗,只是受科學和新材料所限,試來試去,竟沒有找到一種合適的防彈材料。
  • 防彈衣可以防彈,為何不用其材料做頭盔?英專家說出真相
    聲稱防彈衣能夠防彈,而頭盔在戰場上並不能起到防彈作用,那麼為何不使用防彈衣材料做頭盔呢?那樣會不會比現有的頭盔防禦性更強呢?對此,在知名論壇上,英國專家做了詳細的分析。充分證明,如果使用防彈衣製造頭盔,那士兵更沒有活路。我們都知道,士兵之所以帶頭盔,真正意義上並不是為了防彈,而是為了防止戰場上被炸彈彈片波及。
  • 穿著防彈衣被子彈擊中,真實感受是什麼?現實和電影完全兩回事!
    防彈衣在現如今的戰場上隨處可見,幾乎成了士兵們人手必備的防護裝備。然而在很多人的觀點裡其實一直有一個誤區,認為只要穿著防彈衣,那麼在戰場上就什麼都不用怕了。就算是敵人的炮彈飛過來,防彈衣都能起到作用。殊不知這樣的觀點不僅是不現實的,同時也是非常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