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有吃東西塞牙的煩惱,比如肉、芒果、金針菇等纖維性的食物就容易塞牙,牙籤只會將牙縫越弄越大,牙線一不小心就弄傷牙齦,刷牙也不起作用,在又一次經歷了吃肉肉塞牙後,筆者忍無可忍,決定選擇一款最近風很大的口腔衝洗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衝牙器。為了口腔健康,筆者可沒少在這方面下功夫,衝牙器好處多多,筆者必須來安利一波~
被你忽略的牙齒清潔 可能會導致嚴重後果
在了解衝牙器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一下我們的牙齒以及其日常清潔。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筆者對口腔清潔做了詳細的介紹,刷牙是我們最常見的口腔清潔方法,早晚各一次兩分鐘以上的時間搭配標準的巴氏刷牙法,能夠強效清理口腔。
但無論多麼整齊的牙齒之間都會存在縫隙,加之牙齦溝處的牙齦不完全貼合牙齒,牙刷很難清理乾淨這兩處的縫隙和死角,即便很少會出現塞牙的情況,一些細小的食物殘渣也會堆積在各個縫隙中,成為細菌的儲備糧。至於牙齒不整齊的朋友,更是苦不堪言。隨著清潔死角內的食物殘渣越積越多,牙菌斑便開始形成,繼而逐漸在幾周內發展為堅硬的牙結石。
如果牙結石僅僅是存在於牙齦上還好說,但事實上牙結石是向下發展的,筆者去洗牙時,牙醫就警示筆者:牙結石導致了牙齦炎,如果不進行深層清理,未來會出現牙齦萎縮,牙齒也會提前脫落。這樣看來,之前經歷的口氣、牙齦出血都是小問題了。所以,牙刷不能滿足筆者以及大多數人群的口腔清潔需求,無論是為了解決塞牙的痛苦,還是為了加強日常口腔清潔,衝牙器的使用都勢在必行。
降低患上牙科疾病 需要衝牙器來助攻
衝牙器這種口腔清潔工具,已經存在了五十年之久,但直到近年才真正走進大眾的視野,這和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密切相關。衝牙器的工作是通過電機帶動水泵,產生脈衝水流,搭配不同噴頭產生不同的清潔功能,具體效果如何,我們不妨來實際使用感受一下。
筆者拿到手的是一款可攜式口腔衝洗器,抽拉式一體水箱無需拆卸,下置加水口;
五檔模式可供調節,牙齦本身有問題的人群可以選擇最輕柔的模式;
噴頭安裝便捷,且能夠進行360°旋轉,便於照顧到口腔內的各個角落;
為了滿足不同使用需求,衝牙器一般都會匹配多個噴頭。
標準噴頭是日常使用的基礎噴頭;舌刮噴頭則是用來清理舌苔;牙周袋噴用來進行深層清潔,肉眼可見其水柱要遠細於標準噴頭;另外還有為牙齒矯正用戶準備的正畸噴頭。
對衝牙器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後,我們來實際體驗一下最常使用的基礎噴頭的清潔效果。(為了更為真實模擬清潔牙齒,衝牙器距牙齒模型極近)
普通汙漬很容易清理,筆者準備了千島醬,並使其深入到牙縫、牙齦溝裡面。開啟衝牙器的最小檔位,就能夠輕鬆將每一處死角的汙垢清理出來,即便是牙刷難以清理牙齦溝內部,也無肉眼可見的醬汁殘留。
為了加大難度,筆者將碎糖塞進了牙縫內,讓它們牢牢卡住,再次進行衝洗測試。
效果依舊沒有令人失望,僅僅是最低檔位,就能快速將塞在牙縫中的碎糖衝洗出來。
在使用時,筆者用手感知了一下衝擊力度確實很大,繼而選擇一枚雞蛋為大家直觀展示。即便是最低檔位,也只是瞬間就擊穿了蛋白,足以見證力道之強。
衝牙器功能雖強大 卻也不能盲目迷信跟風
通過實際測試可知:衝牙器的清潔效果十分明顯,日常生活中,除了正常刷牙外,我們也可以使用兩到三次洗牙器,做進一步清潔。兩張毛爺爺,就能有效降低我們患上牙科疾病的概率,何樂而不為?不過衝牙器雖好,我們使用時也要注意,儘量從最輕柔的模式開始嘗試,逐步提升至最適合自己的力度,避免過激水流傷害牙齦。
另外我們也不能相信謠言,有一些帶貨的網紅表示衝牙器能夠美白牙齒純屬信口胡謅。衝牙器只是清理了牙齒牙齦上的汙漬,露出來的是我們牙齒本來的顏色,和我們洗澡洗臉是一個道理。而我們牙齒本來就是微微發黃的,外面包裹透明的牙釉質,所以呈現出來的顏色就會微微偏黃,想要美白牙齒還是要進行正規的醫美。
內容的最後,相信大家心中還存在一些疑惑:
1:牙齒模型牙縫較大,實際使用效果會不會比測試效果差?
2:在刷過牙後是否能夠做到進一步清潔?
3:衝擊力如此之大,是否會損傷牙齦?
本著對大家負責的原則,筆者在此立誓:後期會做一個為期至少十五天的使用體驗分享給大家,求關注求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