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武清區迅速響應落實中央、市委部署要求,全區上下齊心應對、精銳盡出,以「戰時狀態、戰時機制、戰時思維、戰時方法」,切實承擔起防控疫情、拱衛首都的政治之責、工作之責,在雍陽大地打響了一場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報
>-->上馬臺鎮北五村網格員冒雪為入村村民測量體溫
>-->天津英華國際學校開展複課演練活動
>-->武清區多措並舉推動企業按下復工復產「快進鍵」
>-->武清醫務人員集結出徵奔赴武漢
>-->武清愛心企業捐贈蔬菜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武清高速口執勤人員堅守疫情防控一線
>-->投資102億元的中國電信京津冀大數據基地項目在武清開工建設
天津北方網訊: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武清區迅速響應落實中央、市委部署要求,全區上下齊心應對、精銳盡出,以「戰時狀態、戰時機制、戰時思維、戰時方法」,切實承擔起防控疫情、拱衛首都的政治之責、工作之責,在雍陽大地打響了一場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戰區制 主官上
「要充分認清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性和複雜性,堅決克服麻痺僥倖心理,以更嚴更實的作風、更加有效的措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疫情發生之初,武清區委書記戴東強這樣說道。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發生後,武清區第一時間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建立並落實視頻調度、每日例會、文件轉辦、督查推動等工作機制。一條條作戰指令,由指揮部發出,並快速傳遞到基層、落實在基層,在全區織起了一張護佑人民群眾健康安全的大網,築起了層層阻擊疫情的堅強防線。
「疫情防控是一場必須打贏的戰役,我的任務就是帶領全鎮黨員幹部衝鋒在前,追著問題跑,盯著問題幹,確保各項防控工作從嚴從細從快落實。」在高村鎮,鎮黨委書記張朝陽和全體機關幹部主動放棄休息,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以「辛苦指數」換取了廣大群眾的「安全指數」。
這是一場綜合治理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的「大考」,武清各級領導幹部率先垂範、靠前指揮,區級領導同志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各鎮街、園區、委辦局領導幹部既當群眾的「主心骨」,也當群眾的「領路人」,履職盡責,勇挑重擔,精準有力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用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
早發現 早報告 早隔離 早治療
應對疫情,臨難不怯。作為全市首批47家指定發熱門診,武清區人民醫院、武清區中醫醫院、武清區第二人民醫院等三家醫院立即加強醫療人員配備,嚴格執行「封閉式」就診要求,同時開通線上發熱門診,全天24小時提供諮詢服務,最大限度減少人群聚集、避免交叉感染。
「田氏兄弟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經市專家組分別確診為我市第70例、第88例患者!」情況萬分緊急,但更需要頭腦清醒、果斷應對。2月4日凌晨,田氏兄弟被診斷為疑似病例後,武清區立即採取應急處置措施,第一時間對患者所在病區及住院樓進行封鎖,23名醫護人員星夜轉移至天鵝湖隔離觀察點,234名患者「一人一病房」住院隔離治療。針對現有隔離點已經飽和狀況,武清又連夜對奧藍際德國際酒店進行改造,739名需隔離觀察人員全部實現應隔盡隔。
無論是在武清區人民醫院,還是在兩個隔離觀察點,臨時指揮部、臨時黨支部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每名工作人員、醫護人員為所有隔離人員精心做好健康管理、心理疏導和服務保障等工作。隔離期滿,隔離人員無一感染,區人民醫院解除隔離,武清速度、武清溫度和武清力量在這一刻得到充分彰顯。
「天津動車客車段內部封閉工作區內的166名施工人員全部轉移到武清進行集中隔離觀察……」
「部分首都機場分流天津機場入境人員轉移到武清隔離觀察……」
「來到武清是個意外,但也是一段特別珍貴的回憶,感謝武清人無微不至的照顧,有時間我一定回到武清對這次經歷做一次回顧。」提起在武清的經歷,一名入境人員這樣說道。
武清識大體、顧大局,堅持「一盤棋」思想,堅決落實中央、市委指令,各隔離點臨時指揮部連夜完成各隔離點改建任務,抓緊組建醫療防控組、後勤服務組、用餐保障組等專項工作組,對隔離人員提出的各種需求、問題和困難,隔離點臨時指揮部都認真對待、全力解決,讓每一名隔離人員都得到了家人般的關懷。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形勢,武清堅持迅速推送、精準核查的原則,將重點地區返區人員的預警信息第一時間推送至相關鎮街、園區,全面核查行程軌跡、返區時間、密接人員並實現閉環管理,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不斷一天,堅決遏制疫情在轄區內蔓延。
白衣勇士 逆行出徵
「救死扶傷是醫務工作者的天職。在武漢的每一天,我們都使出全身力氣,與病魔和死神作鬥爭,看見病人好轉、出院是我們最開心的事。」武清支援武漢醫療隊員徐麗嬌說。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武清先後選派11名醫務人員馳援湖北。他們舍小家、為大家,惜別年邁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湖北人民送去愛和希望。支援武漢的9名「巾幗英雄」深入「紅區」,用專業、堅毅、勇敢、樂觀交出「患者零死亡、零復陽,醫療零差錯、零投訴,全員零感染」的答卷。支援恩施的2名好男兒全面參與到當地流行病學調查等工作中,為切斷疫情傳播途徑貢獻著武清力量。
淚溼請戰書,浸染家國情。跟隨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醫療隊,在「紅區」救治危重症患者的「90後」肖婷是武清陳咀鎮人,當她在前線與疫情搏鬥的時候,父親突發腦梗去世,得知噩耗的她含淚寫下「留在武漢繼續戰鬥」的請戰書,詮釋著「醫者仁心」的大愛情懷。
前方戰「疫」有你,後方守護有我。武清著力織密一線醫務人員的「關愛防護網」,區委、區政府以最高禮遇迎接支援湖北醫務工作者回家,區領導同志帶隊慰問支援湖北醫務人員家屬,宣傳系統向一線醫務工作者送去慰問品……全區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積極行動,樁樁件件,細緻入微、溫暖入心。
打一場群防群控的人民戰爭
阻擊疫情,守土有責。武清與北京通州、河北廊坊接壤,處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關鍵節點。天津市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後,武清第一時間啟動「通武廊」小京津冀工作協同機制,加強重點人員軌跡追蹤和監測預警,確保疫情防控無縫對接、不留死角。
疫情之初,武清在天津市率先實施交通卡口管控,公安、交通、衛健等部門及屬地鎮街組成聯合檢查隊伍,在全區範圍內57個卡口進行24小時出入雙查,確保「五個100%」疫情防控要求落實。同時,區內鄰京「口子鎮」強化社區村街管理,織密「防護網」,築牢「防火牆」,堅決做好北京「疫情隔離帶」。隨著疫情形勢發生變化,武清針對跨區往返通勤人員,僅需固定路線、固定時間、固定交通工具並提供兩地認可的健康證明、返崗證明的「三固定兩證明」,即可正常往返通行。
「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作為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社區、村街成為控制疫情蔓延的第一道關口。武清區防控指揮部一聲令下,全區622個村、411個小區全部實行封閉管理,每個村街、小區全部執行進出體溫檢查、證件查驗等措施,同時由社區、村街工作人員與黨員志願者組成工作專班,入戶宣講疫情防護知識,細緻排查人員流動信息,跟進居家觀察人員生活保障,進一步築牢了基層防控防線。
與此同時,武清堅決落實公共場所管控要求,除藥店、超市等群眾生活必需品涉及的公共場所外,其他公共場所一律關閉,所有集會和大型活動一律取消,企事業單位、學校一律延遲開工開學,將疫情擴散風險降到最低。
疫情出現在哪裡,黨員幹部就奮戰在哪裡。從寒冬到暖春,武清處處可見鮮紅的黨旗迎風飄揚……疫情發生後,武清區委第一時間面向全區廣大黨員發出動員令,一時間黨旗飄了起來、黨徽亮了出來、橫幅拉了起來、紅袖標戴了起來、大喇叭響了起來、黨小組的牌子立了起來。937支黨員先鋒隊、7902個黨員先鋒崗、1.2萬餘名黨員幹部積極響應「千軍萬馬下基層」號召,在疫情防控一線扮演著安全員、宣傳員、示範員等重要角色。
豆張莊鎮西洲村已故老黨員王爾唐在疫情防控一線連續奮戰30餘天,用生命譜寫了一曲新時代共產黨員的讚歌;城關鎮博雅軒小區臨時黨支部平均年齡63歲的黨員隊伍承擔起防疫宣傳、物資配送、卡口執勤等任務,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入黨時的錚錚誓言;區政務服務辦李惟將兩個年幼的孩子託付給家人照顧,主動擔負起感染風險大、工作強度高的出租戶排查任務,母親摔傷也沒有請過一天假;河西務鎮黨建辦主任甄秀潔腰椎活動受限,仍然堅持站崗執勤、督查督導,被大家稱作「鋼鐵女戰士」……千千萬萬的黨員幹部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成為全區打好打贏這場阻擊戰的重要生力軍。
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疫情當前該如何抉擇?武清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作出最堅定的回答:身著「藍色制服」的公安幹警日夜巡查,測溫消殺,用實際行動踐行鐵一般擔當;身穿「橙色工服」的環衛工人早出晚歸,不畏艱辛,全力做好鎮街安置點和居家隔離區域生活垃圾及防護廢棄物處理工作;身戴「紅色袖標」的志願者站崗執勤,協調物資,「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在此時煥發別樣光彩。
兩戰並重 雙勝雙贏
阻擊疫情,物資先行。武清各有關部門多措並舉、多管齊下,一手抓好口罩、醫用防護服、消毒水、測溫儀等醫療物資供應保障;一手裝滿「米袋子」、配齊「菜籃子」,與區內沃爾瑪、海達家樂、華潤萬家等大型連鎖超市和9家快餐企業籤訂動態儲備協議,篩選確定9個、共9180畝的蔬菜保供基地,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疫情發生後,為保障京津兩地「菜籃子」,北國之春農業示範園內5家農企的396個蔬菜大棚陸續恢復種植生產,日產量達1.5萬斤。「我們臨時調整種植計劃,翻整105個大棚搶茬種植葉類菜,眼前的這批很快就能上市了。」園區負責人張兵說。
為堅決落實中央、市委部署要求,武清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推動春耕備耕、復工復產和復學複課等工作,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同志多次深入基層一線進行檢查、指導、推動,為全區全面加快恢復經濟社會秩序注入強大動力。
沉睡的武清大地漸漸甦醒,田間地頭的農民搶農時、快行動,抓緊種植春小麥、鮮食玉米等農作物……全區27家農資企業全力保障農資供應,47.3萬畝在田農作物春管春護和5.3萬畝農作物春播春種有序推進,市、區兩級保供基地搶種菠菜、油菜等速生葉菜5000餘畝……武清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備耕,廣大農民的「錢袋子」也鼓了起來。
為有力有序有效推進企業復工復產,武清建立「8541」復工復產工作體系,全面落實市「惠企21條」「27條措施」和區「金融支持實體經濟15條」等政策,打出電商、就業等惠企「組合拳」,為全區經濟發展注入「強心針」。同時,充分發揮「132」駐企工作組作用,全面梳理、協調、解決企業用工、資金、原材料、上下遊產業銜接等各類難題……外資企業、規上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中小微企業以及重大在建工業項目陸續復工復產,各鎮街、各園區一派繁忙景象。
在丹佛斯武清工業園區車間內,工人們正在趕製一批「爆款」GBC球閥和TG膨脹閥,裝配、隧道焊、雷射焊、質檢等工序平穩運轉。「從申請復工到正式復工,我們只用了一天時間。駐企工作組對我們復工復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第一時間響應,效率非常高。我們有信心將受疫情影響耽誤的工期追回來。」丹佛斯武清工業園區負責人戴鍵說。
除此之外,武清區圍繞加速商貿服務業和個體工商戶「重啟」,優先打造161家試點形成示範帶動效應,並在全區範圍內推廣防疫工作標準、要求和方法。經營者的開業信心、居民的消費信心大幅提升,小餐館、菜市場、購物中心重新回歸到武清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進校時,請同學們從校門口東側排隊,保持1米以上間隔,等候測溫、登記。進校後,按照指定路線進入學生公寓,中途不停留、不並肩、不拉手。體溫異常的同學,請聽從醫務人員引導,進行再次核驗。」4月12日,英華國際學校開展了一場特殊的複課演練活動,由家長、學生共同組成「第三方檢驗督察組」,並面向全社會進行線上直播。
此次複課演練活動只是武清高標準做好復學複課各項工作的一個縮影。區有關部門和區內各學校將全區廣大師生的健康安全放在首位,全面摸底排查,配齊防護物資,強化應急處置……每一項準備工作都從嚴從細落實到位,確保萬無一失。
春回大地,萬象更新。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武清區蹄疾步穩,勇毅篤行,著力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繼續以堅定的決心、昂揚的鬥志、十足的幹勁譜寫建設「京津明珠、幸福武清」的華彩樂章!(津雲新聞編輯劉穎)
【來源:天津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