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做的電子版天象歷,我感覺還算比較實用。很多朋友來問今年做不做,我說還是要做的,雖然個人能力有限,對天象的篩選和時間精度不夠權威,但能對各位同好提供一點參考也是好的。
不過拖到現在才推出,一是年前患了嚴重的感冒沒有精力,二是我考慮在基礎的天象匯總上增加一些嘗試,做了兩個版本。大家可以根據需求選擇安裝:
一個是基礎版,文件名是:2018AstroCal_base.ics,收集了比較基礎的月相、月亮與行星/恆星/深空、行星運行、日月食、流星雨等天象,適合一般性的觀測,共有149個。
另一個是擴展版,文件名是:2018AstroCal_pro.ics,包含了基礎版的所有內容,還增加了一些月球公轉近地點與遠地點、需要望遠鏡的深空天體等,共有243個天象。——這是我想嘗試一些新的模式,可能信息有點多,會招人煩,希望得到大家的反饋意見,以後不斷改進。
【操作說明】
以下介紹一下這個東西怎麼導入到手機日曆裡:
點擊最底下的「閱讀原文」進入下載頁面也可以,放置日曆文件的是星緣山風隊提供的伺服器,請放心訪問。
如果你用的是蘋果手機,這時:
1、請點屏幕右上角的省略號,選擇「在Safari中打開」。微信對日曆文件的支撐可能有問題,用Safari下載之後,可以直接打開日曆文件並導入手機。
2、然後切換到打開iphone自帶的日曆,點最底下一行的「日曆」,然後選擇「添加日曆」,給待會兒要導入的內容新建一個日曆。建新日曆的好處是如果用得不爽可以快速刪掉,蘋果以前可以在導入的時候新建,但是現在得提前建好才行。
3、回到Safari,點擊要下載的日曆文件,就會自動顯示天象列表。
4、點擊右上角的「添加全部」,選取要加入的日曆,再點完成,就OK了。
如果你用的是安卓手機,就有點麻煩——
按去年的使用方式,下載後選擇「其他應用打開」,並選擇「導入日程」就可以。
不過,這次我用華為手機來測試,下載文件後用「華為日曆」導入,出現一個很要命的麻煩:它以導入的這個時間點開始,每一條日程都設成一個延續24小時的計劃(也就是除非你在00:00做導入,不然每一條日程都會拖延成兩天的預報),而且導入時沒法新建日曆,想刪除都很麻煩。
參與內測的幾個人中,哈皮老師用的堅果手機導入沒問題,其他手機品牌的效果就不知道了。
我在網上找了很多日曆同步的攻略,都相當複雜,不過最後找到一個辦法,經測試比較簡單,如果各位用手機自帶的導入功能效果不好的話,可以試試這條途徑:
1、要預先裝一個大約2M大小的app,叫「iCal Import/Export」,可以到企鵝家的應用寶市場裡去搜。
2、下載完日曆文件後,回到桌面打開這個app,點 Import(導入)的選項
(頁面最下方的「active calendar」可以新建一個日曆)。
3、點「Search for file」,它能找出所有手機裡的日曆文件,選中剛下載的天象歷,然後 Continue下一步。
4、這時候再點擊 「Import」 按鈕,它就可以把日曆文件導進手機了。
另外去年有朋友反饋使用小米手機就沒法導入,後來有人說用谷歌日曆導入後,再做同步就可以。但我沒試過,有條件的朋友請自行嘗試。用這個app也可以,我在小米平板和華為手機上都導入成功了,看來還是靠譜的。
祝大家順利導入成功吧!
【鄭重感謝】
我在收集整理這份天象歷時,借鑑了不少信息來源,包括:
· easynight簡單夜空、
· 有趣天文奇觀網站interesting-sky.china-vo.org、
· 天文志願字幕組翻譯的IMO2018年流星雨預報、
· in-the-sky.org網站、
· NASA日月食資料庫等;
還得到了星緣山風隊、克留老師、哈皮老師、八一老師等眾多朋友的支持
在此表示鄭重感謝!!!
========================
如果各位覺得我的帖子不錯,歡迎把它分享出去(點右上角的按鈕選分享)
或邀請朋友來關注我的微信號: myAstro
(二維碼長按可關注)